京杭大運河旅游產業發展策略

時間:2022-06-03 09:31:43

導語:京杭大運河旅游產業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京杭大運河旅游產業發展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厘清了京杭大運河徐州段的各類旅游資源的稟賦價值和運營現狀;然后找出此區域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經過分析研究,提煉出京杭大運河徐州段旅游產業發展的路徑建議。

關鍵詞:京杭大運河;徐州段;旅游產業

一、京杭大運河徐州段旅游資源特點及存在問題

(一)運河徐州段沿岸旅游資源較為豐富,開發潛力巨大。(1)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由于徐州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城市,又是歷史文化名城,所以運河徐州段沿岸歷史遺存較多,旅游資源類型多樣、數量豐富、自身稟賦也較高;(2)當前,徐州是“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同時也進入了我國二線城市之列,旅游市場規模發展很快,所以對運河旅游資源的開發也具備了可行性和必要性。(二)紅色旅游資源具有較大特色,但推廣力度不足。徐州抗戰景區其核心景區是運河支隊紀念館,該紀念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全面反映蘇魯邊界運河支隊八年抗戰史實的大型專題紀念館,徐州會戰紀念館是國內不多的反映徐州會戰的紀念館之一,所以該紅色景區特色較為突出。另外當前一段時期隨著廉政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加強,紅色旅游方興未艾,也使徐州抗戰景區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由于景區宣傳力度不足,導致徐州各區域甚至賈汪區內大部分消費者對該景區都知之甚少,更無法輻射到淮海地區其他城市。所以應進一步加強宣傳推廣。(三)運河古鎮旅游資源突出,但開發檔次還有待提高。窯灣古鎮是蘇北地區京杭大運河沿線保存古建筑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古鎮,且窯灣古鎮具有一些非常獨特的民俗風貌。在清末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前的一段時期內,窯灣發展成為蘇北重要的經濟中心,商業和服務業發達,鎮內建成了5條繁華的商業街道,擁有600多家店鋪,18省商會開設了會館,10個國家的商人和傳教士建立商號和教堂以傳教經商,群眾也稱窯灣為“小上海”重要的歷史風貌基本上得到了有效保護,游客置身其中有穿越回古代之感。雖然古鎮的歷史人文景觀比較突出,但在開發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服務規范性較低、旅游資源密集度較低、當地居民參與度較低等問題,還需提升開發的水平。(四)生態旅游資源開發較快,但應盡快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運河岸邊的邳州銀杏時光隧道生態旅游特色鮮明,且其中又蘊含了民俗旅游元素,具有較高的旅游體驗價值。但此景區也存在著諸如旅游基礎設施不足、旅游服務不規范、旅游開發不充分等問題,所以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旅游開發,來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提高旅游景區品位,最終改善游客的旅游體驗。(五)港口旅游資源開發條件尚不成熟。由于運河徐州港港區的景觀價值不高,港區環境和周邊環境欠佳,且安全要求較高,所以開發港口旅游還暫時不成熟。

二、京杭大運河徐州段旅游產業發展策略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運河旅游資源保護開發機構。隨著國家層面階段性機構改革的結束,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已合并成立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徐州市的文化局和旅游局也已完成合并,這將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與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的有機結合帶來了重大契機。鑒于現在的運河文化遺產和旅游資源歸屬不同的部門和公司管理,客觀上在協調方面會存在一些困擾,所以應建立一個相對統一的經營管理部門,這樣有利于各種資源和政策的協調。徐州市也意識到了存在的問題,一個具有統一管理權限的文化旅游經營管理公司--文旅集團正在構架中,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運河旅游資源多頭管理的局面,也將有利于運河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工作。(二)對運河徐州段遺產資源應加強保護工作。首先,保護和繼承運河文化遺產,其本質是要充分發揮運河文化遺產的教育、啟迪、激勵和凝聚作用,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利用運河文化遺產,實現運河文化遺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對一些較為殘破的古建筑,如果其在安全上沒有問題,則不應主動去修復,應著力體現其殘缺美。如可以借鑒烏鎮在此方面的做法,烏鎮就對一些殘缺的墻壁沒有刻意去推倒重建,而是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反而體現了古建筑的滄桑感。另外,在對一些古建筑進行被迫的搶救性修復時,也應修舊如舊,保持原有的歷史風貌。(三)在保護的基礎上,加大運河徐州段旅游資源開發力度。應積極推進運河文化遺產科學合理利用,把保護傳承運河文化遺產與促進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加快發展運河文化產業,打造運河文化遺產知名品牌,充分發揮運河文化遺產的資源優勢和特色優勢,以點帶面,整合現有旅游資源,開發運河文化旅游精品,打造運河文化旅游示范區。首先,要深入挖掘運河徐州段旅游資源文化內涵。例如窯灣景區本身的運河古鎮文化非常豐富、且獨樹一幟,所以在開發時就應突出它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窯灣古鎮歷史鎮區非物質文化傳承現狀及載體環境的調查、分析及特色性與可發展性評價,確定窯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保護規劃項目,重點傳承和發揚窯灣古鎮悠久的傳統工藝,如綠豆燒、甜油等;挖掘地方傳統文化,展示窯灣古鎮商業、會館、宗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恢復或在發生地對部分地方傳統活動進行標識,如盂蘭會、夜貓子集、花挑子等系列活動,既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精神生活,又有助于旅游產品的開發。第二、要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通過調研,發現在運河沿岸各景區內,相關服務設施還不夠健全。所以,應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按照景區等級標準在相關景區建立停車場、餐廳、衛生設施、游客服務中心等;還應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項目,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第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服務和管理人才隊伍。由于運河徐州段沿岸主要景區都位于鄉鎮地區,離城市較遠,所以對吸引專業管理和服務人才相對困難。所以為了地區長遠發展,必須考慮自主培養人才。應加大對當地居民的人力資本投入,提高其綜合素質,以適應第三產業發展要求,形成長效機制。(四)各類景區應采取更積極的經營策略,并打造出獨特的旅游品牌。首先,應加強景區形象推廣力度。經調研,運河徐州段沿岸景區的特色是非常突出的。如徐州抗戰景區,是淮海經濟區不可多得的抗戰旅游資源,但由于推廣力度較小,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它。該景區應采取多種手段,來提高其知名度。如在周邊地區的主要客源市場加大廣告投入,讓消費者知曉其資源特色。其次要創造出消費者能耳熟能詳的標志性廣告語,如使用“徐州抗戰景區——運河兩岸抗日烽火的再現”,使消費者能夠迅速識別與其他景區的不同,從而提高認知度。還應順勢而上,在各類抗戰紀念日前,不斷進行形象推廣,進一步提高市場認知度。第二、推出具有較高體驗度的旅游產品。應進一步增加游客的聽、嗅、嘗、觸等其他感官體驗,使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運河支隊戰斗過程實景演出就獲得了游客的初步認可,為了滿足特定游客的需求,也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取訂制化的演出方式;針對康體館、拓展體驗園等休閑設施,可以通過增加模擬軍事訓練項目來增加體驗度。第三、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組合線路。針對不同的客源市場,可以推出不同組合的旅游線路。如針對企事業單位的教育考察培訓活動,可以推出“紅色旅游景區+生態旅游景區”的組合線路,既能夠滿足思想教育的需要,又可以滿足放松身心的需求;也可以針對家庭的親子游,推出“古鎮旅游景區+紅色旅游景區”,既可以讓孩子體驗到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也可以讓孩子受到一次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這樣的旅游線路可以設計成二日游線路,這么做也可以增加游客黏性,延長游客在景區逗留的時間,以刺激景區客房、餐飲、休閑等項目的消費。

作者:張寶洋 劉勇 單位: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