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麗江冰雪旅游發展探討

時間:2022-06-16 03:45:27

導語:云南麗江冰雪旅游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云南麗江冰雪旅游發展探討

摘要:冰雪旅游是近幾年中國旅游的一大熱點。以玉龍雪山聞名的麗江,冰雪資源豐富,但其依舊停留在“以觀光為主”的旅游模式中,冰雪資源的利用率不高。文章著重分析了麗江開展冰雪旅游的可行性,提出了麗江冰雪旅游市場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以期為麗江打造冰雪旅游品牌提供幫助。

關鍵詞:玉龍雪山;冰雪旅游;旅游資源

隨著我國國民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中高速平穩增長階段,國民的消費結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1月17日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的新臺階。這既意味著我國經濟規模會更大,也意味著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會增加。隨著我國消費規模的持續整體擴大以及消費升級的持續推進,用于旅游消費的比重也在增加。麗江作為知名的旅游城市,游客接待量持續增加,麗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麗江共接待游客超過4600萬人次。一方面體現了麗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預示麗江的旅游業也亟待轉型升級。針對玉龍雪山這種標志性的旅游景點,可以借助目前冰雪旅游的熱潮打造麗江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

1玉龍雪山冰雪資源概況

麗江打造冰雪旅游新品牌,必須依托于玉龍雪山。玉龍雪山(27°10’N—27°40’N,100°9’E—100°20’E)位于云南麗江市古城區北20公里處,海拔5596米,是橫斷山西云嶺山脈的主峰,屬于年輕的石灰巖斷塊裙皺山,有大小山峰六七十座,山勢由北向南,東西寬15公里,南北長40公里。玉龍雪山屬于中國季風海洋型冰川,是中國緯度最南的亞熱帶高山和歐亞大陸距赤道最近的冰川區,即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1]。我國海洋型冰川的山地氣候水熱組合狀況最佳,自然旅游資源類型多樣,人文旅游資源較多,生物多樣性豐富[2]。玉龍雪山氣候雪線在海拔5000米左右,地形雪線為4000—4500米,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主峰是扇子陡,海拔為5596米,是云南省第二高峰,其南北縱列,山頂終年積雪,山腰常有云霧,故可以利用其冰雪資源開展冰雪旅游。同時,玉龍雪山位于低緯度區,從金沙江面到玉龍雪山主峰的垂直高度差為4000米,使其具備完整的生態系統植被帶譜(見表1),生態環境優勢明顯,氣候環境相對舒適,是中國植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玉龍雪山主要包括現代冰川、高山積雪、雪山氣象、古冰川遺跡、高山動植物生態景觀等?;邴惤懦堑娜宋馁Y源,結合玉龍雪山的景觀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景觀組合度好、特色鮮明、知名度高等特點,應充分挖掘其冰雪旅游的潛力和優勢,打造麗江旅游發展的新形象和新模式。

2玉龍雪山開展冰雪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2.1優勢。2.1.1景區開發成熟。玉龍雪山旅游區是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能夠通過登山索道到達并進行觀光的現代冰川景區之一,該旅游區逐步發展成為國際精品旅游景區和冰雪旅游休閑度假勝地,這里有歐亞大陸距離赤道最近的國家級冰川地質公園。2019年6月,玉龍雪山景區累計游客突破5000萬人。依托玉龍雪山現代冰川資源以及其東麓的古冰川遺跡,已經開發了以觀光為主的“白水一號”冰川公園、牦牛坪、云杉坪三個景點,并相應建了三條索道;依托于白水河開發了被稱之為“小九寨”的藍月谷景點;開發了演藝娛樂項目,即由張藝謀導演的玉龍雪山原生態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雪山篇)》;建設了休閑度假項目,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且球道最長、亞洲唯一的雪山高爾夫球場———玉龍雪山高爾夫球場,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游客并滿足游客的旅游需求。2.1.2冰雪資源豐富。目前,玉龍雪山冰雪資源主要集中于白水河1號冰川。該冰川是玉龍雪山現存冰川中最大的一個,長度為2.70公里,面積為1.52平方公里。從低到高,可以針對不同的景觀特點進行冰雪旅游的開發:(1)海拔4300—4600米地帶,冰川流動性較為明顯,出現強烈的刨蝕、斷裂、堆積和搬運等,而且不同部位消融有差異,導致冰舌區冰面崎嶇不平,高低錯落,有些地方形成了較大的冰瀑布,凸起的冰體和冰裂隙交錯分布。游客可以借助棧道遠眺其千姿百態的“冰塔林”等冰川表面形態及獨具特色的冰川堆積和侵蝕的地貌。(2)海拔4600—4800米地帶是冰川積累區與消融區的過渡區,弧形裂隙和冰陡坎交錯分布,冰面呈波狀起伏狀,巨厚的冰川冰從粒雪盆流出,沿山谷蜿蜒而下,形成消融區下部的“冰舌”,由于融化強烈,冰川早已支離破碎,冰川末端形成冰墻、冰塔、冰橋、冰洞、冰下河道等,形成了冰川最為漂亮的部位。游客乘索道可以看到此處的冰舌,還可以徒步棧道觀看,在欣賞冰川雪海景色的同時,還可以感受高海拔帶來的身體體驗。(3)海拔4800—5000米地帶為積累區,廣闊平坦,面積約為1平方公里,該處被稱為“粒雪盆”,平坦開闊粒雪盆處有圈椅狀聚冰盆地,周圍刃脊環繞,山勢陡峭,其中的“扇子陡”是玉龍雪山的最高峰,狀如金字塔,也是游客能看到的積雪最多的山峰,清晨此處的“日照金山”尤為壯觀。玉龍雪山除了現代冰川外,還擁有豐富的古冰川遺跡。古冰川在高山區表現為冰川侵蝕地貌,游客可以感受雪山的雄峻。5000米雪線以上是以“玉龍十三峰”為代表的角峰、刃脊、冰斗等景觀;雪線以下、終磧堤以上是以槽谷、懸谷、側磧堤、冰磧丘陵為主的冰蝕冰磧地貌帶,游客可以感受雪山的善變;河谷區為冰川堆積地貌,U形谷為最典型的地貌特征,在U形谷地區廣泛分布著冰磧沉積物,區內大多數河流呈U形沿古冰川谷流淌,此處的水體變化最豐富,游客可以感知雪山的柔美。由此可見,玉龍雪山既有現代冰川也有古冰川遺跡,5000米以上有永久性積雪,冰舌部分的可達性也較好。玉龍雪山冰川地貌形式多樣,被譽為“冰川博物館”,它幾乎濃縮了全球中低緯山岳冰川的主要精華[3]。因此,玉龍雪山冰雪旅游資源整體上較為豐富。2.2劣勢。2.2.1冰川消融。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冰川正在以最大的速率融化。玉龍雪山現代冰川屬季風海洋型冰川(溫冰川),冰川累積和消融速度快,而其規模相對較小(永久性和季節積雪及凍土面積為200平方公里左右),對于氣候變化極為敏感。進入21世紀后,玉龍雪山的冰川也在迅速消失,與1957年相比,玉龍雪山地區6條冰川已完全消失,現存僅13條,總面積也在縮小,雪線不斷上升,冰川退縮明顯[4]。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氣象組織預測,在2030年左右,受溫室效應的影響,全球年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攝氏度,這對玉龍雪山現代冰川的影響將是非常致命的。因為按當地的氣溫垂直遞減率0.84攝氏度/100米計算,玉龍雪山的氣溫如果上升1.5—4.5攝氏度,則其雪線將上升180—350米,雪線以上的玉龍山體的面積將縮小2—8平方公里,以至衰退到不足2平方公里,那么,玉龍雪山的現代冰川將難以保存甚至完全消失。而冰川的縮小和消失,必然會在整體上影響玉龍雪山的冰雪旅游體驗。2.2.2旅游形式單一。自1998年以來,玉龍雪山景區針對日益發展的旅游市場和旅游需求,經過不斷地做出嘗試和創新,開發新的景點,如在棧道終點處設立滑雪項目、擴大藍月谷的規模等。但就目前看來,仍舊停留在以觀光為主的旅游方式上,游客“以看為主”,通過纜車、棧道、電瓶車欣賞高山雪景、冰舌、古冰川遺跡,高山草甸、湖泊等。雖然從旅游資源的角度來看能夠滿足游客的觀賞需要,但從麗江旅游產業轉型來看還遠遠不夠,不能提供更多的游客體驗,沒有達到建造冰雪旅游休閑度假勝地的要求,冰雪資源的利用率不高。2.2.3冰雪體育旅游條件不夠。從冰雪旅游的角度來看,氣候條件及冰雪資源稟賦是滑雪旅游發展的基礎。一般冬春季氣溫較低,且降雪量大多要達到600mm以上,積雪資源豐富,滑雪季就會較長。積雪日數介于120—210天之間,滑雪期可持續5個月左右,開設滑雪場才較為合理,而玉龍雪山很難滿足其條件。首先,玉龍雪山整體冰川在消融,雪線不斷上升,5000米以上環境脆弱,不適合大規模開發滑雪場;其次,玉龍雪山整體山體較為陡峭,依靠自然因素開發雪場的條件不具備;最后,玉龍雪山的氣候、降雪等條件均達不到要求,人工降雪或人工造雪的成本相對較大。因此,麗江玉龍雪山實際上不適合開展大規模的滑雪項目,這就使麗江開展冰雪旅游遇到了很大的瓶頸。

3麗江冰雪旅游發展思路

3.1冰雪體育旅游。在當年11月至次年4月,玉龍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帶積雪覆蓋的面積較大,雪質也相對較硬,適合滑雪,可以進行滑雪娛樂活動,但由于現實條件的制約,其規模較小,仍以體驗為主。同時,出于對生態環境的考慮,玉龍雪山上即使不適合開發滑雪項目,亦可適當作為拓展項目,在不影響雪山冰雪環境的情況下可增加旅游體驗項目。麗江若要打造冰雪旅游品牌,可以考慮在雪山腳下或麗江市區域內打造室內滑雪場(見圖1),以輔助麗江塑造冰雪旅游的形象。3.2傳統旅游項目的整合。提升玉龍雪山冰川的觀光質量,需要加大現有景區內旅游項目的資源整合。玉龍雪山包括冰川公園、云杉坪、牦牛坪、藍月谷、甘海子、印象麗江等多個景點,但各自為政,相互聯系性不強。一般情況下,游客在雪山的停留時間不長,約6個小時,游客體驗不足;雪山線路對于游客來說較為單一,“冰川公園—藍月谷—印象麗江”為一般主推線路,對于擁有415平方公里總面積的景區來說,其資源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是否考慮推出2—3天或1周的套票,結合麗江市政府提供的市內景點交通,增強游客進入雪山的次數,提高雪山景點的吸引力。3.3開發新的旅游資源。3.3.1氣象旅游資源。玉龍雪山氣象旅游資源豐富,如云海霧凇、日照金山、月色星空、雪山旗云等。玉龍雪山的垂直氣候景觀非常明顯,從山頂到河谷會依次出現寒溫性、溫涼性和暖性等山地垂直氣候類型。早在清代,就有六月云帶、瞑后夕陽、三春煙籠、曉前曙光、夜月雙輝、金沙壁流、晴霞五色、綠雪奇峰、銀燈炫焰、龍甲生云、玉湖倒影、白泉玉液等“玉龍十二景”的描述。因此,可以開發雪山的氣象旅游,增加冰雪旅游的體驗感。3.3.2高山植被旅游資源。玉龍雪山有著典型的山地垂直氣候帶譜,故而孕育了極為豐富的植被旅游資源。如目前開發較為成熟的云杉坪和牦牛坪,一個是位于海拔3200米的一片原始森林,一個是位于海拔3700米的一片高原草甸。但目前冰雪旅游中對于高山植被的利用不多。此外,玉龍雪山還擁有大量的杜鵑花,從河谷到海拔4400米處均有生長,其種類多達80余種,成林成片,在每年春夏交替之際,花雪交互掩映。3.3.3水域旅游資源玉龍雪山河谷地帶的水資源豐富,有多處的河、潭、泉、瀑布等,特別是白水河1號冰川下端至三岔河河谷,適宜旅游者在各個不同季節進入進行徒步探險。目前,僅僅藍月谷景區的開發較為成熟,很多游客以乘坐觀光電瓶車的形式游覽,體驗感不強。3.4體驗旅游項目。目前,玉龍雪山的冰雪資源和氣象、植被、水域等旅游資源結合得并不是很好,可以適度開展徒步、自行車旅游等形式將玉龍雪山的資源進行整合。開發不同的旅游線路,滿足不同的旅游者的訴求。同時,可以在甘海子等地開發露營地和房車基地,延長自主旅游者在玉龍雪山的停留時間,放慢在玉龍雪山的旅游速度,增加冰雪旅游的多樣性,如河谷溯源體驗旅游、高山植被體驗旅游、特殊氣象觀景、原始森林探險徒步等體驗項目,滿足不同消費層次和消費需要的旅游者。提高雪山高爾夫球場的知名度,打造冰雪旅游的高端體驗產品。3.5麗江的全域旅游。結合目前國家倡導的全域旅游,可將現有的麗江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麗江不僅擁有5A級景區玉龍雪山、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金沙江虎跳峽、老君山、瀘沽湖等旅游景點,而且還擁有摩梭文化、麗江納西族文化、馬幫文化等人文資源。保持其自然景物、人文景物的完整性和地域分布的連續性,有利于資源和生態的利用和保護。打造麗江冰雪旅游,可以統籌考慮旅游資源的區域整合,形成冰雪、植被、水體與古城文化為一體的麗江冰雪旅游圈。加強和大理、香格里拉等州市雪山的聯合,強化區域旅游資源整合力度,以期打造滇西北的冰雪旅游圈。

參考文獻:

[1]者麗艷,徐小榮,趙東升.云南玉龍雪山景區優質品牌戰略構建對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8(3):22-26.

[2]伍光和.沈永平.中國冰川旅游資源及其開發[J].冰川凍土,2007(4):5-9.

[3]王世金.中國冰川旅游資源空間開發與規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5).

[4]王世金,何元慶,和獻中,等.我國海洋型冰川旅游資源的保護性開發研究:以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55-57.

作者:李超 單位:云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