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務報表對企業會計核算影響

時間:2022-11-08 04:52:33

導語:新財務報表對企業會計核算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財務報表對企業會計核算影響

摘要:自2017年財政部了《財政部關于修訂印發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文件以來,我國非金融企業逐漸開始使用新版企業財務報表對企業財務進行記錄與核算,本文在對此次報表所發生的改變進行回顧的基礎上,對此次報表變動給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系統分析,以期為我國企業財會方面工作帶來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新財務報表;會計核算;影響

一、財務報表的基本格式的調整

2017年財政部對企業財務報表格式調整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整體來看,與傳統的財務報表相比,變動之處不是很多,然而,對于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等方面的意義卻十分明顯。財務報表的基本格式的調整主要表現為:第一,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項目設立了“持有待售資產”一欄。而在企業負債項目中,流動負債一欄中設立了“持有待售負債”項目;第二,利潤表中添加了“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等欄目。而且在凈利潤一欄中,增加了“持續經營凈利潤”和“終止經營凈利潤”兩個欄目。

二、新報表相關新項目的財務核算辦法

(一)資產負債表

1、持有待售資產依據新的文件的規定,增加的持有待售資產主要反映資產負債表日分為持有待售類別的非流動資產、持有待售類別的處置組中的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期末賬面價值。

2、持有待售負債在新文件的規定下,新增“持有待售負債”項目主要反映資產負債表日處置組中與劃分為只有代收類別的資產直接相關的負債的期末賬面價值。

(二)利潤表

1、資產處置收益依據新的文件規定,新增“資產處置收益”一欄中所包含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第一,企業出售被細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或資產組時確認的盈利或虧損金額;第二,企業處置未細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而出現的盈利或虧損金額;第三,企業債務重組中因處置非流動資產而而出現的盈利或虧損金額;第四,企業從事非貨幣資產交換而出現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其他收益依據新的文件規定,“其他收益”欄目必須反映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扶持資金等。即與企業日常活動相聯系的政府扶持資金,其既包括與資產有關的政府扶補給,也包括與收益有關的政府補給。

三、財務報表調整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一)促使持有待售項目核算方式調整

按照傳統的核算方式,非流動資產業務是作為企業非日常經營業務而存在的,因此在對非流動資產業務進行處理時,相關財務人員必須把將要進行處理的非流動資產首先在賬面上采取終止確認的操作,在進行項目處理的盈利或虧損情況的核算后,將處理所得到的盈利或虧損直接作為企業營業外盈利或營業外支出。如此一來,企業在進行在利潤表列報時,也是將非流動資產處置的盈利或虧損作為企業營業外收支項目列報,進而不會對企業整體的利潤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然而,依據新的文件規定,在目前的核算方式中,企業需要將利用銷售而非持續使用的方式對一項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進行處理,進而收回其賬面價值,因此,在這種方式下,企業所處理的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將被歸為持有待售一列。換言之,企業需要把將要銷售的或者將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銷售的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歸為持有待售類型。如此一來,這類資產就會被作為流動資產,而不是傳統的非流動資產。同時,在新的規定下,企業在對持有待售資產的核算方式上也與傳統的方式有所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持有待售資產的初始價值的核算原則一般而言,企業取得日被進一步細化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而企業在現行的規定下,需要在初始計量時對如果不細化為持有待售類別時的初始計量金額和其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后的凈額展開反復的對比,最終選擇二者中額度較低的一者核算其初始價值。2、持有待售資產的后續計量按照現行的規定,企業需要在資產負債表日再次核算持有待售資產或處置組的賬面價值。若賬面價值大于其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后的凈額的,企業需要將其賬面價值減記至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后的凈額。

(二)調整后的報表對其他企業相關項目核算的影響

從上文所提到的本次的報表調整的主要表現可以看出,調整后的報表對企業相關項目核算的影響不容忽視,關系到企業財務核算的眾多項目。報表修定后,“資產處置收益”和“其他收益”作為新的欄目出現在企業利潤表“營業利潤”項目之前,這將毫無疑問會對傳統報表中的“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計算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的報表中,企業對“營業外收入”計算時,將不會計入非流動資產處置所得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所得。另一方面,相較于之前關于政府扶持金額的計算方法,在新的核算規定下,企業將只會計算與企業日常活動不相聯系的政府補給模塊。

(三)影響企業財務報表數據的相關分析

由于核算方式的變化,企業相關財會數據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動,進而會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新的規定下,把持有待售資產從非流動資產中剔除,而將其作為一項新的流動資產項目,雖然對企業資產總額未產生任何影響,然而,隨著流動資產額度的上升,非流動資產額度則會相應地下降。而同時,在新的資產負債表中,由于持有待售負債的存在會導致流動負債額度的上升,非流動負債額度相應就會下降,從而會導致企業流動比率出現系列的變動。

而由于流動比率是根據企業流動資產除以企業流動負債而得出的,如果在新的報表規定之下,企業僅僅對持有待售資產進行確認,而對持有待售負債未做相應的確認,就會導致企業流動資產增加,而流動負債不變,進而導致企業流動比率增加。雖然財務指標反映了企業在短期經營中資金周轉效率提高,但如果企業僅僅確認了持有待售資產,而未對持有待售負債進行確認,那么利用此財務指標對企業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將成為一種誤導。

四、結束語

自2017年財政部對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調整以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格式和核算方式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動,而新報表對于企業的會計核算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持有待售等項目核算方式的影響及財務報表數據的相關分析的影響。因此,相關非金融企業需要對此次變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及時地采取相關措施以適應此次報表的調整。

參考文獻

[1]劉琰.關于新常態下企業會計核算問題分析與規范路徑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8(10)

[2]閆莉華.企業會計核算中的規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納稅.2018(14)

[3]鐘軍亞.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對策探討[J].中國市場.2018(17)

作者:張文佳 單位: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