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與完善

時間:2022-07-10 09:30:54

導語: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與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與完善

摘要:因為我國企業自身的現況以及在中國大背景的環境影響下,企業在執行新會計準則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完善會計制度,提高和規范會計人員的工作水平,以保證會計準則的準確執行。

關鍵詞:會計準則的制定狀況;存在的問題;實施;對策

一、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概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會計準則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僅在我國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也對他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尋找出了一條轉型期國家會計國際化的途徑,得到了各個國家廣泛的贊譽。會計理論界與實務界大多數都對我國的會計準則給予贊譽。我國對會計準則的建設取得了最大成就。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實質性趨同,會計信息質量大幅度提高,滿足了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公司會計舞弊的情況仍然層出不窮。這說明會計準則要起到應有的作用,執行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尤為重要。因為高質量會計準則的最終目標是產生準確的會計信息,準確的會計信息是會計準則實施的成果,而準則的實施離不開高效有力的執行機制。雖然我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但是我國的現實環境有其特殊性。

二、我國會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主體模糊不清。我國企業的會計主體模糊不清。因為大部分的企業在國內環境的制約中,從企業成立之初,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的資金都是來源于親戚朋友。所以這樣的企業中的要職都是家庭成員以及親朋好友,以導致企業中的財產混亂,公私概念混淆。正是因為這樣的會計主體模糊不清,所以導致企業中的資金,產業總是會私有化,甚至被挪用等,而且很多費用與企業中混淆,分不清個人開銷還是企業開銷。企業中的權限較為集中,所以導致公司各項報表很難得出真實的經營狀況,從而導致影響企業正常發展所做出的決策。(二)企業自身會計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國企業規模較小的居多,卻又被家中成員以及親朋好友占有一大部分的職業,導致權力的集中化,財產的不分明,在這種結構下,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并且阻礙了企業中許多制度的制定與規劃,隨意性較為強烈。像這樣的中小企較多,因為規模較小,所以自身資金限制性較大,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會計機構,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會計專職人員,都是一身兼數職,由企業高層管理分工不明確,在一些發展時間較長中型企業中,雖然自身設有會計機構,但是結構簡單人員較少,單一化過強。以致在該種模式下的企業財務狀況經常會出現混亂的情況,假賬、錯賬的出現也是平常事。(三)會計信息質量不高我國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主要因為兩個方面,信息需求者對信息的需求層次不高,中小企業因自身的各方面原因無法提供優質的會計信息。(四)中小企業會計人員文化層次不高。現我國企業并沒有自己獨立的會計機構,大部分企業中的會計人員都是較為從簡化。

三、對應的完善策略

(一)明確區分會計主體。公司設立專門董事會負責,改善已經發現的問題,例如會計主體模糊不清。設立董事會并且分散董事會的權力,使權力得到分散化,并且使整個董事會變得獨立化,使其獨立性能夠改善會計主體模糊問題。董事會的設立就能夠高效避免個人與企業開銷分不開,職權過于集中,濫用職權等問題。提高企業中每個人的工作效率,使企業營業額提高。還可以成功避免企業走向家族化變為家族企業,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活力。(二)加強企業自身會計管理制度。促使企業建立屬于自身的文化,這樣就能夠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以及發展環境,也為企業自身發展加強會計制度的管理奠定了基礎。無論企業是大是小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會計機構,這樣才可以合理避免假賬、錯賬的出現,并且使企業財務管理的加強,大大降低了類似的財務風險。企業應當建立自身的會計制度,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對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三)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可信,是一個企業的經營基礎。我國最新的會計準則中要求企業的會計信息必須保證真實可靠,不應出現違背新會計制度的內容。應該大大加強對中小型企業會計準則制定方面的管理,還沒有設立會計機構的企業應當立馬設定,身兼數職,分工不明確的應當立即招聘會計專職人員,使權力分散化,減少權力的集中化,使其本身設立的會計機構發揮出自己應有的能力,保障企業財物安全。(四)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企業中的會計人員是否具有高素質是企業會計制度實行的根本。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可以快速地適應我國新會計準則以及準確使用其中的操作。引進新的人才,以及對人才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企業擁有一個符合標準的會計團隊才可以使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

四、我國會計準則實施的主要成效

(一)自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頒布以來,中國已構成了具備中國特色的會計律例系統我國會計體系呈現出以會計法為根本,以會計準則為指點,以行業會計制度為中間,輔之內部會計制度和其他會計制度為彌補的運行布局。已經采取了關鍵步驟。據信,只有在現階段,它才不具備完全按照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和報告的條件。作為一種過渡性措施,以行業基本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為指導的“標準+制度”的實施模式,反映了我國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會計法律模式的特點。由此可見,我國會計監管體系呈現出以會計法為基礎,以會計準則為指導,以行業會計制度為中心,輔以內部會計制度和其他會計制度為補充的運行結構。該系統具備條理布局清楚、內部關系密切、宏觀辦理與微觀辦理相結合的特色,有利于會計準則的將來成長和完美。這是現階段唯一可行的會計監管制度。(二)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擬定和履行中國會計準則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縮小中國會計準則與發達國家會計準則的差距,使會計信息盡量多地為列國所同享,增進國民經濟的彼此活動。在西方國家,“必要與適用”是擬定詳細會計準則的原則。我國制定會計準則為時已晚。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研究西方國家的會計準則。這樣,我國不僅要立足實踐,而且要有一定的先進性?!皩嵱孟冗M”已成為我國制定會計準則的原則。這為中國經濟國際化和參與國際競爭奠定了基礎。(三)增進中國經濟改革成長和對外開放。中國會計準則的實行有兩個特色:一是沖破行業和所有制的邊界;二是盡量與國際會計老例相調和。前者為會計信息在全國范圍內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締造了前提,后者為中國經濟融入國際經濟掃清了門路。中國會計準則的擬定和實行,為中國進入國際會計范疇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改變了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封閉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采用了國際通行的會計目標和原則、會計政策和方法、會計報告制度和會計報告結構,消除了這種趨勢。對國內企業的影響。在國際市場上,外資進入國內市場的空間障礙和阻力。在實行會計準則以前,海內企業在香港和美國發行股票是極為艱苦的。會計準則的實施使之成為可能。(四)促進會計理論的發展和會計實務的創新。在會計準則實施之前,我國會計界對西方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研究相對薄弱。隨著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會計實務逐漸與西方發達國家接軌。會計理論家和從業人員普遍認為,他們過去掌握的會計知識過時了,而且是經濟的。這種發展趨勢是不相容的,從而掀起了學習西方會計的高潮,通過中西會計的比較,使之與我國幾十年來有效的會計管理方法相結合,形成了“中外一體化”的獨特格局??梢哉f,如果不制定和執行會計準則,這是中國會計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恐怕我們將不得不在數百個部門、所有制和行業的會計體系中努力工作。我認為,現在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會計準則的制度和執行,確實使會計師擺脫了復雜無序的舊社會制度,為他們真正成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會計準則的深入建設,我國會計準則中的諸多問題已經逐漸得到了改善。我國將要使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本主義市場的完善程度相適應,使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相互平衡,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體系。這將是充分體現出投資者、債權人和企業管理者的要求,嚴謹的結構、完整的內容以及緊密的邏輯性和高效使用的會計準則體系。

參考文獻:

[1]劉峰.會計準則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曹偉.會計準則導論.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5.

[3]羅勇,李定清.會計理論體系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

[4]馮淑萍.市場經濟與會計準則.會計研究,1999(01)

[5]林鐘高,龔曉明.論會計準則.2005(02)

作者:袁天龍 趙爽 單位: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