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問題研究
時間:2022-06-21 02:45:47
導語: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進入新時期發展階段,我國城鎮化建設及新農村建設進程日益加快,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在國家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公共政策推行實施的背景下,要使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及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目標,應立足公共政策視角,就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集及使用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公共政策;農村公路;養護資金;要點
農村公路建設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也是國家公共財政投入較為集中的建設區域[1]。基于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要性,除了要在公共財政投入中加大農村公路投資資金比重外,還應重點圍繞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這一主線,對制約影響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使用及管理的因素加以分析,并著重解決養護資金短缺等問題。
一、公共政策視閾下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改革形勢
三農問題一直備受國家重視,為促進農業發展、穩定農村發展局面、增加農民收入,我國在2009年推行實施了公共財政資金,即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財政資金及國債資金多方投入的資金使用及管理措施,以更好地開展農村公路建設工作。而我國政府在2008年實施的交通稅費改革舉措,使公路養護資金在籌集、撥付來源上得以拓展,原先以養路費為主要養護資金來源的資金征收及撥付方式改為以燃油稅征收為主。而在公路養護資金的審批上也實現了單一的由省級交通部門負責到省級交通部門與省級財政部門協同審批的轉變。隨著各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的改革深入,在公路養護管理中,各地區逐漸采取了“縣道縣管、村道村管”、“養護管理承包”等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指明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籌措及補充方向,其實踐效果較好,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趨于規范。
二、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問題分析
首先,縣市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部門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重視不足。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熱度的增強,我國農村地區普遍出現注重公路建設,忽視公路養護的問題,一方面導致農村公路壽命周期受損,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后續養護的難度。其次,農村公路養護的責任主體較為模糊。具體到農村公路養護實踐,存在縣市政府、縣級交通管理部門、公路管理部門交叉管理的現象,引發農村公路養護主體不明確及重疊問題。第三,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較為狹窄,資金較為短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在籌集上更多地依賴于財政轉移支付及公共財政資金劃撥,各地區受限于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地方財政資金投入較為有限,農村公路養護資金自籌渠道主要依靠農民、社會企業的分散資金投入及捐助,來源不夠穩定。
三、公共政策視閾下強化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水平的相關要點
(一)健全公共財政體系,提高區域政府財權和事權的匹配性
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屬于社會公共服務范疇,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應將其納入到公共財政體系中,立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做好農村公共產品及公共服務需求的資金保障[2]。農村公路在屬性上帶有極強的公共性,當其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形式存在時,需要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通過公共財政體系的保障,提高政府部門財權和事權的匹配性,增大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公共財政投入力度,使農村公路養護資金能夠得到基本保障,最終發揮農村公路這一公共產品及服務的價值作用。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
在構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時,要針對前期養護管理實踐中出現的養護主體不明,責任不清的現象,在遵循“統一規劃,區域負責”管理理念的基礎上,構建“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管理機制,從而使縣級政府、鄉鎮政府、村級基層管理部門各司其責。作為區域交通管理部門,要圍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設置專門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監督機構,輔助鄉道養護管理專職人員及村道養護管理機構開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的保障下,各地政府可以針對農村公路養護,設置相應的養護基金管理項目,將日常積累的養護資金加以收集匯聚,用于短期內的養護工程資金投入[3]。
(三)拓寬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渠道,強化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監督管理
在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公共財政支出范圍更加廣泛,如單純依靠政府公共財政支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較為單一,不利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的穩定供給。因此,在明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的同時,地方政府部門應致力于拓寬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渠道,通過建立并完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集機制,形成政府公共財政轉移支付、鄉鎮基層組織資金自籌、社會資金捐助入股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模式。具體地說,省級相關部門應借助省級財政、公路養路費,燃油稅征收等方式劃撥專門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縣級地方財政應以農村公路養護費收取及縣級財政撥付提供養護經費保障;鄉鎮政府主要負責鄉村道的養護經費籌集。以北京通州區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及管理實踐為例,通州區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渠道涉及到市級財政,、地方區域政府財政、基層鄉鎮政府財政等多個環節。其中,針對鄉級公路,市財政采取4500元/公里年作為養護資金補助標準,地方區域政府補助標準為2060.5元/公里年,基層鄉鎮政府則為2060.5元/公里年。針對村級公路,相關補助資金依次為3500元/公里年、1760.5元/公里年、1760.5元/公里年。在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監督管理中,通過設置財政專戶的方式,落實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確保資金不被侵占及挪用。
四、結語
在公共財政體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公路養護資金管理愈發凸顯其重要性。針對公路養護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應注重結合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在公路養護管理機制構建、公路養護資金籌措、監督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實現養護職責分明,資金高效利用,確保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協調發展。
作者:趙素琴 單位:丹陽市公路管理處財務科
參考文獻:
[1]張彥娜.加強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2):362.
[2]田楠楠,肖紫薇.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的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5,(8):131.
[3]許文華.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運行機制探討[J].企業家天地:中旬刊,2012,(3):86-87.
- 上一篇:網絡技術在電力系統物資管理中應用
- 下一篇:項目物資管理與招標集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