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屬性研究
時間:2022-10-30 03:23:25
導語: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屬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研究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工作屬性”“學校屬地”和“學校屬性”等各項特征,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不同工作屬性不影響高校體育教師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即人際型心理資本要素,但是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即事務型心理資本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的特征;不同學校屬地帶來交通物流、文化科技和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不同,以致他們只在事務型心理資本各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的特征;從學校屬性來看,我國重點高校的建設成效不僅體現在學校的硬件、科研和學科建設等優勢上,而且使他們在心理資本各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的特征.該結果對發掘教師個人的心理潛能、提高工作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工作屬性;學校屬性;特征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時代教育思想和高校實現“雙一流”目標的不斷推進,高校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而傳統人力資源的績效化管理,因其可復制化、普適化的原因所致,很難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絕佳境界,即個人的潛力和團隊發展有機結合,雙方效能都發揮到最大化.要實現這一目的,僅靠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是很難實現的[1].美國學者Luthans教授以積極心理學和積極組織行為學為依據,提出了心理資本理論,給人類實現這一目標找到新的有效途徑.心理資本是人們積極心理能力的集合,是提升工作績效與組織競爭優勢的一種積極心理資源,一種能使個體的心理潛能得以發掘,并能長久發揮作用的資源[2].因此,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面臨困境情況下,本研究不僅可以正確認識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一些特征,為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而且也豐富了心理資本的理論.
1研究方法和對象
1.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編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量表》,該量表整體模型的擬合指數分別是:X2=1331.6,df=693,X2/df=2.02,RMSEA=0.052,GFI=0.83,CFI=0.96,NFI=0.93,PGFI=0.75.信度檢驗,各維度α系數值均大于0.70,整體結構的α系數值為0.933.內容效度檢驗值為8.94,表明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3].運用SPSS18.0for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研究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進行差異檢驗.1.2研究對象.將中國高校體育教師進行分層,然后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先將全國劃分為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南、西北及東北七大區域,然后在每個區域中抽取1個省(或直轄市),結果為北京市、上海市、云南省、湖南省、甘肅省、廣東省、遼寧省和浙江省,共8個省份.每個省發放問卷120份,共發放960份,回收820,其中有效問卷660份,有效率為68.75%.其次,利用手機的QQ群,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發放電子版問卷.共收回102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的總數是762份[3].其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2結果與分析
前期研究表明,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內涵為高校體育教師所具有的能有效發掘個人心理潛能和促進工作績效提高的可開發干預的并能長久發揮作用的積極心理要素集合.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概念是一個多元集合的構念,其結構是2階雙因素8個維度,即事務型和人際型的2階及進取、自信、希望、堅韌和包容、尊敬、謙虛、奉獻的8個維度,具體如圖1所示[3].2.1不同工作屬性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特征.本研究把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屬性分為以術科教學為主和理論課教學為主(包括兼管理崗位)兩類.不同工作屬性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差異分析的統計結果見表2.從表2可看出,工作屬性不同的高校體育教師的心理資本在人際型心理資本和事務型心理資本上的差異也各不相同.在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即人際型心理資本的積極心理因素上不具顯著性差異,而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等積極心理要素構成的事務型心理資本上卻存在顯著性差異.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不同工作屬性造成了高校體育教師對工作的目標定位、工作的價值取向及目標實現的行為路徑的不同.具體從行為上來看,術科教師相對于理論課教師而言,在教學訓練中不僅要有語言的講解、評議、糾錯、掛圖、書寫等表現形式.同時,還要有動作技能的示范和比賽等肢體的(身體語言)表現.而理論課教師更多的是板書、口頭表述等形式,略顯得簡單一些[4].這些基本特征決定了術科老師相對于理論課老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情感會更近一點.從距離上來看,術科老師經常會和學生融合在一起,有時也經常會有肢體的接觸.而理論課的老師站在講臺上,盡管可以一覽所有學生的情況,但是與學生產生了距離,這種物理上的距離會演變為心理上的距離.所以,理論課老師相對于術科老師來講,與大部分學生會相對遠一些.除了上述與學生交往形式、交往距離、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以外,知識的傳授和認知形式也不同.從人格特征上來說,理論課的老師內向、沉穩、含蓄,注重語言的表達藝術,術科老師多數外向、直率、喜歡直來直去,語言表達喜歡簡單、直接.從價值觀上來講.理論課的老師更多的崇尚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長輩思想,而術科教師崇尚的是平等、公平等觀念.回歸到高校體育教師工作的校園人際關系的大環境來看,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所要面對的人際群體及其關系基本是一致的,面對的組織構架和組織關系也是相近的.所以,不同工作屬性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等積極心理要素即事務型心理資本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在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等積極心理要素即人際型心理資本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2.2不同學校屬地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特征.本研究將高等學校屬地按行政級別的劃分方式分為兩類,即直轄市及省會和地級市及以下[5].筆者對于不同學校屬地的高校體育教師的心理資本進行了差異比較,其結果見表3.從表3可知,不同學校屬地的高校體育教師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等積極心理要素構成的事務型心理資本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在人際型心理資本上不具顯著性差異.這個結果和現實情況也是非常吻合的.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直轄市、省會城市”的概念,直轄市是直屬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級行政單位,在行政上是國家一級行政區.行政的層級上,與省同級;省級行政單位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這4種行政單位,都是省一級的.省會城市是各省的政府駐地,是其政治經濟、交通通訊、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等的中心[6].自治區的行政駐地通常稱自治區首府,等同于省會城市,一般為自治區的政治經濟、交通通訊、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的中心.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不稱省會,直接稱為政府所在地,是由中央政府直接領導和管轄的[7].省轄市與地級市管轄區域相同,下轄區、縣等.地級市即指行政地位相當于地區和自治州的市,主要是省轄設區的市[8].在分稱“地級市”和“縣級市”之前,省轄市有3種類型,一種是由省直接領導的市,一種是由地區(專區)代替自治區領導的市,一種是自治州領導的市[9].其中省直接管轄的城市一般情況下,其城市規模較大,并多分設市轄區,這類市即是地級市的主體.推行市領導縣體制以后,地級市不僅設有市轄區,而且還領導縣.屬地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的高等學校,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交通通訊、信息物流、科技體育等諸多方面占有很多優勢的資源和地位.就政治而言,政治地位的優勢必然帶來政治權利、政策享用和政治利益的優越性.就交通而言,我國的道路、鐵路、航空和水路等交通形式的布局、投資、建設都是依據政治地位和行政級別來確定的.再比如通訊,政治地位高的地區,國內“三大”通訊運營公司的級別也會高一級,其布局的電訊資源也會高出其他地區.醫療、衛生、金融、司法、能源和體育等等都會因為其屬地級別的優勢而顯現出他們的資源優勢.高校由于屬地擁有的這些優勢必然會滲透到高校體育教師的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等積極心理要素上,使得他們在事務型心理資本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隨著網絡化在高校體育教師工作、生活中的深度融合,高鐵、私家車等現代交通的便利化及他們人際交往范圍的基本固定化,以致高校屬地對高校體育教師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的積極心理因素的影響不具顯著性.2.3不同學校屬性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特征.本研究將我國高等學校的屬性劃分為重點高等學校(211或985)和非重點高等學校.對于不同學校屬性的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差異性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4.從表4可知,重點高校與非重點高校的體育教師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即事務型心理資本上的差異具有顯著性,而在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即人際型心理資本上的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我國的重點高校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新中國成立以來,、等老一輩領導人對辦重點學校有過許多重要批示[10].改革開放時,鄧小平也提出“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辦重點小學、重點高中、重點高校.”[11]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的“211工程”和之后的“985”高校建設工程,再到“雙一流”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些都是我國重點高校建設的歷史足跡[12].重點高校建設是我國社會事業發展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而制定的,一第4期王斌,等: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資本的工作屬性、學校屬地和學校屬性特征974定時期的戰略規劃,其目的就是在資源有限的國情下,集中國家、社會的力量,讓一部分學校,一部分專業盡快走在世界的前列.使我國教育事業有個長足的發展,從而滿足我國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對人才的緊迫需求.另外一方面為我國高校的整體進步形成示范、樣板和帶頭作用[13].這些政策的保障和國家的支持,使得重點高校里的體育教師不僅在個人業務發展目標和要求上要高出普通高校的同行,還可以享受到儀器設備、工作生活環境、交通物流等“硬件”方面的優勢,而且還能享受到政策資源、文化信息等“軟件”方面的優勢.簡單來看,重點與非重點的區別有:資源的區別,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國家教育部都會給予很大的資金支持,對于學科的發展和課題研究都有重大意義.重點高校的各類經費會多于非重點高校.社會認可度不同,重點高校在全社會的認可度很高,求職還是繼續學習都相對于非重點高校要好很多,隨之帶來的就是人脈的優勢.人脈資源不同,重點高校的學生找工作一般來說也會好一些,層次也高一些,大學的同學會可利用的資源也更多一些.吸引企業的資助和招聘檔次不同,重點高校會吸引更多知名企業來招聘.所以,重點高校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物流、人才信息等諸多方面比非重點高校具有優勢,這些優勢不僅體現在學校的發展方面,也必然成為體育老師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及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等積極心理因素的顯著優勢.
3結論
1)不同工作屬性的高校體育教師在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等積極心理上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而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等積極心理要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在整體組織機構相同的學校內,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屬性不會影響到他們人際型的心理要素,但是在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即事務型的心理要素上會表現出顯著差異的特征.2)不同學校屬地對高校體育教師的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即事務型心理要素上具有顯著性差異,而在人際型心理要素上不具顯著性差異.可以認為學校屬地的不同,帶來的交通物流、文化科技、經濟政治及知名度等要素的不同,只導致了他們事務型心理資本的各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的特征.3)不同學校屬性在高校體育教師的進取、自信、希望和堅韌等積極心理要素上具有顯著性差異,而在包容、尊敬、謙虛和奉獻等積極心理要素即人際型心理資本上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說明我國重點高校的建設成效不僅體現在學校的硬件、科研和學科建設等優勢上面,而且使得高校體育教師在心理資本上的各個維度都存在顯著差異的特征.
作者:王斌 龔磊杰 朱新根 單位:1.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2.浙江師范大學圖文信息中心
- 上一篇: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創新思考
- 下一篇: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思政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