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鄉鎮財政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11 09:40:38
導語:我國鄉鎮財政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勐臘縣鄉鎮財政基本情況
勐臘縣是地處邊境地區的貧困縣,鄉鎮財政所實行一般預算資金的收支管理,2011年鄉鎮機構改革,農經統計并入財政所,性質為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管理機制上屬雙管單位,行政上隸屬鄉鎮,業務上由縣財政局、縣農業和科技局、縣統計局分別指導。其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各項財經法規、制度和政策;編制鄉鎮財政預、決算;協調組織財政收入;管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賬及國有資產;財政補貼資金發放與信息化管理,鄉鎮綜合統計工作、村賬鄉管理,監管財政性資金,參與鄉鎮中心工作等。全面取消農特稅后,鄉鎮財政由原來“征管型”財政轉向“公共服務型”財政,財政管理職能嚴重削弱。
二、鄉鎮財政所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成因分析
1.財源減少以致債務化解困難。
自全面取消農特稅后,對于經濟來源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勐臘縣財政收入大受影響,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因素使得縣域經濟產業單一,工業發展不足,其他行業的發展也有所局限,財源建設難,因財力不足,嚴重制約著鄉鎮當地經濟建設發展的步伐,債務化解難。
2.機構隊伍建設需加強。
財政所人員編制空缺嚴重,人員老化,工作質量與效率難以提高,很多工作處于半癱瘓狀態,財政工作面臨青黃不接的嚴重局面。面對電算化的信息時代,不斷更新的法規制度,部分年齡較大的人對安排的工作無法完成,人浮于事的現象常有發生。
3.體制不順存弊病。
鄉鎮機構撤并,職能擴大整合,實行鄉財鎮管,村賬鄉管。事權明顯增加,因財政所人員不足而工作比較繁重,大部份有能力、有條件的職工已調出財政隊伍,現有人員大部份是農經站和統計站并入的非專業人員,財政管理監督職能不斷弱化。事業編制身份得不到解決,人員思想的不穩定,嚴重影響財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4.會計基礎工作待規范。
由于鄉鎮財政人員大部份是半路出家,沒有一定的財會專業知識,會計科目使用不當,資金分類不清,專項資金監管不力,資產管理不當,憑證審核不嚴,賬表不符、檔案管理不規范等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的現象屢見不鮮。為了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近兩年來縣財政局加大對行政事業會計制度和法規的培訓力度,但收效甚微,僅靠幾天的培訓而不加強自身學習,難以達到對財政法規制度及會計業務的熟練掌握。
5.財政監管職能待完善。
現在國家對“三農”、教育、衛生資金的投入量逐年遞增,這些資金的最終兌現點都在鄉鎮。一些涉農補助資金如糧食補貼,農資補貼,良種補貼等一系列補助資金通過財政所兌現,而這些數據的最初來源卻是由其他部門提供,對于數據的真實性財政人員要進行全面監督核實很難做到,因此錯、漏、冒領補貼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二是大量專項資金得不到有效的監管,除財政直接撥付的資金縣級財政會跟蹤監督,但還有大量資金分屬于農業、林業、教育、衛生等,資金分散,多頭管理,這些資金往往上級單位就是重撥付、輕管理,于是出現專項資金被擠占、挪用、套用。
三、加強鄉鎮財政建設的對策
1.發展縣鄉經濟以增收化債。
從勐臘縣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口岸大縣和“橋頭堡”建設前沿陣地的優勢,一是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后勁。二是科學引導,推進和扶持糧、膠、糖、茶傳統產業向名、特、優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升級,產品換代;三是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培植新的財源增長點。四是加速發展第三產業,培植新型財源。促進財政收入化解債務。
2.理順基層財政體制,強化財政管理職能。
對照《云南省鄉鎮財政標準化建設規劃》云財預[2013]272號文件要求、加快推進鄉鎮財政所標準化建設,實現“三個標準化”,即:機構隊伍標準化、業務工作標準化、履職能力標準化。明確鄉鎮財政職能,規范機構人員,不承擔或兼任其他部門職責,性質為行政建制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剝離農經和統計等其他職能,實行歸口管理,進一步強化財政管理職能,提高鄉鎮財政所管理服務水平和能力。
3.加強鄉鎮財政隊伍建設,提高業務素質。
一是盡快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二是建立健全鄉鎮財政班干部激勵機制,在縣鄉財政間建立人員交流的有效機制。通過考試、考核等方式,選拔政治素質高、專業對口、工作能力強的年輕同志充實到鄉鎮財政隊伍。三是建立健全業務培訓制度,以全面提高鄉鎮財政干部能力和素質為目標,對鄉鎮財政干部進行輪訓,常抓不懈。嚴格執行財會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四是建立財政所“評優創先”機制,建立完善鄉鎮財政所業績綜合考核評價機制,加快鄉鎮財政所標準化建設步伐。
4.加強財政監管職能,完善內控制度。
明確鄉鎮財政監管范圍,將各級政府用于本鄉鎮的財政資金的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全部納入財政監管范圍,同時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明確崗位監管職責,細化監管內容和工作措施;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建立鎮級財政季度互審制度;建立鄉鎮財政機構對各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巡查制度。確保下達鄉鎮資金按規定、按政策、按預算落實到位發揮效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結論
縣鄉財政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在縣鄉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必然現象,是體制不完善的具體表現。要擺脫縣鄉財政困境,必須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上著力,積極培植財源,完善財政管理體制,調整理順鄉鎮財政機制,妥善清理政府債務,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健全鄉村理財機制、改善辦公條件、進一步防范財政風險,才能更好實現鄉鎮財政建設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作者:鄧紅梅單位: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財政局
- 上一篇:質量財政建設論文
- 下一篇:我國生態城市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