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建設管理水平解決對策

時間:2022-02-05 09:14:17

導語:電網建設管理水平解決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網建設管理水平解決對策

摘要:對電網建設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并提出了電網建設精細化管理的策略。通過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由此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電網建設是以特高壓電網建設為主,而各類建設工程數量非常多,且涉及到的內容也比較多,因此,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對于提升電網建設管理的質量與效益,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模式;策略

近年來,隨著電網體制的改革,電網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對管理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并以出精品作為目標,做好電網建設的精細化管理,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對于提升電網建設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

1電網建設“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概述

1.1含義。精細化管理理念提倡科學化、信息化管理,以往電網建筑管理中極易出現質量失控的現象,這是由于粗放管理模式不合適,對此,如果采取有效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做好電網建筑全過程的管理,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那么,就能夠及時對質量問題進行處理,從而有效避免了質量與安全的事故,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1.2電網建設的特點。1.2.1投資規模大。電網項目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由于電網工程建設與民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工程質量的好壞對于國民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2.2物資量大。電網工程往往規模非常大,因此,要具備大量的物資與設備,涉及到的種類也是非常多的。據相關統計表明,所需物資與設備約占工程建設總成本的60%以上。由于所需要的物資量非常的大,因此,在管理方面往往會出現一些疏漏,對物資消耗去向也無法準確的進行把握,極易造成非常嚴重的成本浪費。在物資的供應方面也會出現浪費現象。1.2.3設備質量。電網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設備的質量,若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就會對整個工程建設帶來極大的損失,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影響設備運轉因素非常多,甚至一個小零件發生問題,也會對設備的運轉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就要精細化的去管理,從而降低設備故障的風險。設備的重要性同時也決定了對于設備投資金額非常大,一般在電網建設過程中,對設備投入資金占40~60%,所以,若供應商提高了價格,便會對整個項目資金計劃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設備損壞與維修也會增加成本。

2電網建設管理的內容

電網建設管理的重點是質量與成本的管理,而電網建設投資規模非常大,通常需要的建設物資也特別多。因此,物資的成本占電網建設總成本的60%以上,如果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使建設物資的管理更系統化,便可以及時掌握市場的價格,做好物資的供應與管理,進而,有效實現了成本的節約,避免了物資供應不均衡的問題。電網在建設過程中的物資管理,設備質量對工程質量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而成本占總投資的40~60%,如果設備產生了問題,那么直接會影響到經濟的損失。基于電網建設的特點,現在電網建設管理模式中,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設計深度方面。在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建設內容非常多,包括500kV特高壓線路、800kV和1000kV特高壓線路的建設等,在建設過程中,要對各類電氣設備進行安裝,因此,設計的質量對施工狀況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對此,就要強化設計環節的管理工作。②工程策劃方面。這里指的策劃,通常是電網的基礎建設的策劃問題,包括前期策劃不細致,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電網建設要與城市其他管網工程之間互相配合,從而形成了地下隧道管網,然后再統一進行規劃設計,雖然此項目尚沒有全面實施,不過在策劃過程中,要綜合進行考慮。③質量管理方面。質量管理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大,其中,包括設備質量、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等方面,因此,在管理過程中,要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并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通過各負其責,協調配合,來保證電網建設的管理效率,從而有效保證了電網建設工程管理的質量與進度,并確保了成本管理。

3“精細化”提升電網建設管理的策略

3.1轉變傳統模式。基于“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對電網建設進行管理,需要轉變傳統管理的思維模式,由全程管理向電網監管方向轉變。精細化的管理需專業化管理及協同管理,這對電網建設管理人員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挑戰,因此,還要做好班組內部的調整,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不斷優化建設流程,從安全、質量、進度和服務管理幾方面共同推進。可以借鑒其它單位管理模式,做好協同管理工作。保證電網建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專人進行負責,并對管理人員職責進行明確,確保管理流程以及信息的傳達更具科學性與實效性,充分發揮出班組的作用,積極做好業務的支撐工作。由于電網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廣,地點比較分散,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因此,為了有效提升電網建設效率,就要借助于信息化平臺,及時將現場施工情況進行上報,并及時配置施工資源。3.2構建電網建設信息化平臺。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應用,提倡借助于信息化平臺,做好電網的管理工作。為了全面提升電網建設的管理水平,電網建設單位就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推行全過程的信息化建設管理。在電網建設項目策劃與設計階段,通過3D可視化技術與RS遙感技術,做好選線工作,不但能及時獲取線路周圍的地形信息,還可以配合外業工作,進而大大提升了電網建設工作的設計效率與質量,通過設計分析軟件,做好線路的合理性分析,并及時掌握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在施工前,制定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并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了電網建設管理的水平。在電網建設過程中,通過信息化,對物資與設備進行管理,從物資進場到使用的全過程,實現了動態化的監管,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利用RFID技術與信息管理系統,并做好數據信息的收集,對采購時間點進行合理確定,做好物資的補給,配合現場的質量檢查,從而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此外,在電網建設質量與進度管理方面,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構建了管理架構,借助于終端設備,做好了數據信息的傳輸工作,從而讓管理人員及時準確掌握工程的進展情況,并及時對工作做出調整。3.3科學做好電網建設管理。電網建設管理工作推行精細化管理,因此,做好管理分析工作,并針對以往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比如:某電網企業建設了一個800kV特高壓電網工程,總投資1億元,配網項目工期緊、線路長,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則需要運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從設計、物料、驗收、結算等方面進行管理,并對各部門的職責進行分化,由各直接負責部門做好相應工作,其它部門負責監管,從前期立項深度及物料提報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精細的把握與控制,從施工到驗收環節,都要嚴把標準關,明確分工,從而順利完成了項目建設。3.4對項目規劃的精細化管理。(1)合理制定工期:工期對項目進度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工期制定不合理,就會造成效率低下,或偷工減料現象,對工程質量非常不利。因此,制定工期時,首先要對整個工程進度有一個合理預估,盡量把前半段工期安排得緊一些,給后面收尾提供更多的時間。(2)前期投入評估:由于電網建設需投入資金非常多,因此,要預先對投入成本進行評估,然后把實際花費成本與預估成本進行比較。若實際成本少于預估成本則要繼續保持,若實際成本大于預估成本,則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有效予以解決。(3)風險評估:電網建設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很多風險,如資金風險、設備故障等。因此,要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識別,并對可能產生的損失進行衡量,從而采取有效的規避風險的措施。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電網建設管理過程中,通過利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電網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強化了建設成本的管控。加強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并采取科學化與規范化的管理力度,從而更好的完成了電網建設的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姝,張慧麗.變電站精益化管理的研究與實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1):200.

作者:賀超 單位: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城步縣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