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
時間:2022-09-29 02:48:05
導語: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化城市環境,打造綠色城市,必須全面加強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通過植物造景來創建優美的景觀,調節城市氣候,促進水循環,改善城市環境,豐富城市綠化內涵。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創建優美的城市園林,必須制定科學的綠地規劃,設計完善的園林施工方案。文章將舉例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并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
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中國各城市紛紛致力于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工作,從整體上分析,中國城市園林有三大構成要素,即花草樹木、山水地形、園路建筑,其中,花草樹木在園林里最富生機,象征著欣欣向榮,起到了良好的綠化作用,而且,很多花木有特殊的文化象征,如梅花寓意為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竹子象征堅貞的氣節,蘭花寓意為高尚的品德,菊花是“寒秋之魂”和“花中隱士”等。本文將簡析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內涵,并分層淺談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方案。
1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內涵
中國城市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講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鑿的痕跡,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內涵的最大特點是一切要按照自然美的規律來進行,這與西方園林一切按幾何數學原則來造景的方法不同。城市園林少不了花草樹木、建筑、山水,其中,花草樹木最富有生命力和形象美,顏色最為自然、明麗,在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中,許多花草樹木被賦予了特殊含意,提高了園林景觀的審美價值。建筑在東西方園林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在西方園林布局中,建筑占有主導地位,園林只是建筑的延伸部分,推動了園林“建筑化”,因此,西方園林與建筑無法形成相互滲透。而在中國,建筑是園林內部的景物,園林設計能夠巧妙地使花草樹木、山石流水滲透或者映襯到建筑中,建筑設計會隨高就低,因山就勢,使建筑景觀與自然融為一體。此外,山在中國園林里是永恒與穩定的象征,如果園林規模比較大,就會用土山做主山,將山石用于重點部位,使之成為“山骨”;如果園林規模比較小,就要全部用山石堆疊造景,表現出自然山的局部,在山石旁邊栽種適宜的花草樹木,如用蘭花和翠竹營造“竹石蘭”的美景。水在園林里是智慧和廉潔的象征,水從山泉流出可以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感,水流再通過曲折的溪澗最后匯成清澈的小池,池塘里栽種著美麗的蓮花和其他水生植物以營造“水上花園”景觀,同時,會在池塘里飼養各色金魚和各種水禽(如鴨子、天鵝、白鷺、鴛鴦等),使園林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國城市園林的特色還在于園路要“曲徑通幽”,將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與自然的景物(特別是花草樹木)交織在一起,園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花木形成映襯,和主山池相對,使園林景色更加具有自然美。
2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方案
2.1優化城市園林綠地系統
加強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首先要構建完善的園林綠地系統,做好市級公園、區域公園、小區公園、歷史性公園、兒童公園、植物園、居住樂園、游樂園、花園、帶狀公園、生產綠地、街邊綠地、居住綠地、交通綠地、公共綠化帶和防護綠地的規劃工作,確保城市園林能夠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景觀審美效果,創設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其次,要增強園林綠地系統的綜合功能,通過精心栽培適量的綠色植物改善市內環境,優化城市水循環系統與通風系統,調節空氣濕度,凈化空氣中的雜質,涵養水源,改良城市土壤質量,維持城市氧平衡,降低風害與噪音的危害指數。不可忽視的是,城市園林綠地的綜合功能與城市的管理制度、傳統文化習俗、經濟實力、歷史事件、自然地理環境與科技發展狀況息息相關。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工作中,要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栽種適宜的植物,規劃綠地面積與形狀。再次,園林綠地建設離不開草坪這一分支體系?!掇o海》將草坪定義為“草坪植被,通常是指以禾本科草本或者其他質地纖細的植被為覆蓋,并以它們大量的根或者匍匐莖充滿土壤表層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及根系和表土層構成的整體”。在園林綠地草坪修建工作中,要選好草坪草,合理規劃草坪的占地面積。所謂的“草坪草”一般是指適應性較強的矮生科本科草,是能夠形成草皮或者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種,也有一些莎草科、豆科、旋花科等非禾本科草類。另一方面,園林綠地中的草坪草必須滿足以下七種條件:
(1)屬于草本植物,有小型、細長、直立和葉片多數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柔軟性和彈性。
(2)多為低矮的叢生型或者匍匐莖型,覆蓋力強,能形成美麗的地毯狀草皮。
(3)生長旺盛,分布廣泛,再生能力很強,損傷后能迅速恢復。
(4)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條件的好壞及其變化均能良好適應。
(5)對外力的抵抗力很強,耐低修剪和耐踐踏性強。
(6)草坪草結實率高,容易收獲,發芽性強,能經種子直播建坪,還可經匍匐莖、草皮、植株等進行營養繁殖,因此,易建成大面積綠地。
(7)所有綠草必須無刺無毒,無不良氣味,葉汁不易指出。
2.2做好園林樹木的栽植管理工作
樹木對園林綠地建設起到的綠化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在園林綠地規劃建設中,必須全面做好樹木栽植工作,營造綠樹成蔭的環境。通常,對于城市園林樹木來說,從栽植到成活期這段時期通常需要1個月,但最關鍵的是前半個月這段時間的護理,在此階段,城市園林管理人員要做好以下四步工作:
(1)定根水。該項工作是指栽完樹苗之后,要立即灌水,注意在栽后24h內澆第一遍水。水一定要澆透,這樣才能保持土壤吸足水分,并有助根系與土壤密接,提高樹苗成活率。在正常栽植季節,栽植后48h之內必須及時澆第二遍水,第三遍水在第二遍水的3~5d內進行。在高溫、干燥季節植樹,則需要每天向樹苗噴水。
(2)固定支承。對于樹干直徑大于5cm的樹苗,均需要設立支架,綁縛樹干進行固定,以防止樹干傾倒。
(3)做好樹體裹干作業。用草繩、蒲包、苔蘚等包裹枝干,可以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水分蒸騰,為幼樹保存足量的水分,與此同時,可以調節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樹干的傷害。
(4)科學施肥。園林管理人員應該在一個月之后開始為樹苗施肥,薄施一次復合肥或者有機肥,以后每個月最少施一次肥,保證樹苗健康成長。
2.3科學栽培露地花卉
目前,露地一、二年花卉是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中至關重要的美化材料,經常用于花壇、花墻、綠島等區域的布置。其中,一年生花卉大多不耐寒,進入深秋易受霜害,二年生花卉耐寒能力極強,有的能忍受0℃以下的低溫,但不耐高溫,花卉幼年期較長,苗期要求短日照,在0~10℃低溫下進行春化,成長過程需長日照,并在短日照下開花,像植物體春化型的風鈴草、毛地黃等。科學栽培露地花卉,首先要做好花卉的繁殖工作,通常,一、二年花卉多使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繁殖,如一串紅、牽牛花、彩葉草等。其次,要針對花卉的特性,選用最佳栽培方式,對于虞美人、矢車菊、花菱草等主根明顯、須根少、不耐移植的花卉,應采用直播栽培方式,也就是將種子直接播于需要美化的地塊。對于萬壽菊、郁金香等主根、須根發達又耐移植的花卉,應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2.4優化園林植物造景方案
加強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提升綠色植物景觀效果,首先要注重發揮植物造景的實用美,在不同場所配置不同的植物,例如,在城市公園內栽種各種花草樹木,為學校和小區種植櫻花、睡蓮、桂花與含笑花等植物以營造美麗、溫馨的空間環境,在城市各廣場與路邊栽種銀杏、女貞、梧桐、柳樹、黃楊、雪松等樹木,用月季、蝴蝶蘭、玫瑰、蘭花等花卉做陪襯以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此外,園林設計師在配置植物景觀時,要科學選擇花木,充分利用園內其他景觀,綜合運用對景和借景的方法使植物造景與城市文化環境能融為一體,從而充分體現植物造景的生活美。例如,在山石旁邊種植幾株翠竹和粉色的芍藥以形成映襯與良好的對景效果,借助建筑的鏤空圖案、門洞、窗洞或者間隙收納植物景觀,營造“框景”意境。另一方面,要做好露地花卉在園林中的綠化配置。一般來講,露地花卉是園林中最常用的花卉,具有種類繁多、色彩豐富的特點,在園林中常被配置成花壇、花徑、花叢、花群等形式,一些藤蔓性花卉可用以布置柱、廊、籬垣以及棚架等,而園林中的水面則可以采用水生花卉來布置,從而在園林中創造出花團錦簇、荷香拂水、空氣清新的景觀與綠色環境。
3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建設,美化城市環境,園林工程管理人員應協同施工人員不斷優化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做好市級公園、區域公園、小區公園、歷史性公園、兒童公園、植物園、居住樂園、游樂園、花園、帶狀公園、生產綠地、街邊綠地、居住綠地、交通綠地、公共綠化帶和防護綠地的規劃工作,加強樹木栽植護理,科學栽培園林花卉,提升園林植物造景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利利,潘路軍,李大衛,等.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寧德市綠地系統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2).
[2]賈浩洋.基于生態園林城市的小城鎮綠地系統優化與提升的研究——以楊凌示范區為例[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3]張浪.特大型城市綠地系統布局結構及其構建研究——以上海為例[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6.
[4]王穎.城市綠地系統結構的生態學分析——以珠海市綠地系統規劃為例[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6.
作者:王世勇 單位: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 上一篇:個人銀行賬戶實名制管理建議
- 下一篇:銀行經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