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設工程質量建設分析
時間:2022-05-09 08:28:14
導語:現代建設工程質量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建設工程質量的標準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政府在現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建設工程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對現代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建設作出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現代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建設
1關于現代工程質量政府監督
1.1現代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基本原則。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基本原則為:①保證建設工程的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使其主要目的;②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的強制性標準是其主要依據;③政府認可的質量監督機構的強制監督是主要方式;④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環境質量和相關的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質量行為是主要內容;⑤施工許可證知道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是其主要手段。1.2建設現代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必要性。1.2.1是建筑行業體制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體制改革已成為必然趨勢。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是建筑行業的重要工作,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建設不僅能順應建筑行業體制改革的要求,而且還能促進建筑行業的正常發展。在最新頒布的資質管理條例中,其明確規定需建立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三種層次體系并不斷進行完善。另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項建設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只有政府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才能確保各項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1.2.2是政府對建設工程實施宏觀調控的需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市場機制對經濟活動進行調整,從而減少政府的審批,提高經濟利益。可以說,建設工程質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實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和關心的核心內容,建筑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工程質量的好壞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聯系,它不僅會對建筑工程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也會影響到公眾財產安全和環境質量。1.2.3是規范建設工程質量行為,維護建設市場秩序的需要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要求,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等單位的資質和資歷進行審查,然后還要監督體系中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及時進行管理,這樣不僅能規范建設工程質量行為,而且還能提高建設工程的質量,維持建設市場良好秩序。1.2.4是建設工程質量形成的內在規律的要求建設工程質量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不僅施工工序相互交叉且復雜,而且其涉及到的單位和部門都較多,合同關系和工程質量的責任也很復雜。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實行可對工程質量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的、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從而為建設工程的最終質量提供保障。1.2.5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的需要現階段,在我國建設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公用事業建設所占的比例較大,這樣不僅能縮短城鄉貧富差距,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而且還能加速城市化建設,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公眾利益。
2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建設策略
2.1明確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內在聯系。2.1.1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第一層次三大體系的依存關系監督過程和監督決策是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主要實質內容,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理論體系便是由監督過程標準化體系和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構成,而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第一層次的三個體系還包括監督實施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貫穿于工程的項目的全過程,即包含工程的設計、審核、施工前準備、施工、竣工、驗收等過程。可以說,監督過程標準化體系和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是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理論構成,而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實行監督實施標準化體系則是對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理論體系的實踐應用和不斷改進優化,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加全面的促進三大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并發揮其效能。2.1.2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第二層次體系構成的內在條件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第一層次主要是由監督實施標準化體系、監督過程標準化體系以及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構成,而且這三大體系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和要求。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第二層次則包括監督主體標準化、監督內容的標準化以及監督實施過程標準化等方面。其中監督主體標準化是指按照監督的基本要求對監督人員提出明確的要求,監督內容標準化是指通過監督工作來規范監督行為,而監督實施過程標準化則是針對監督實施的過程提出相應的規定。在第一層次中,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由監督結果表達標準化、監督績效考核標準化和監督業務決策標準化三個方面組成,監督結果表達標準化是對監督過程的結果和最終形成的結果的一個統一標準,而監督績效考核標準化為監督績效考核的方法、流程和內容提供科學依據,監督業務決策標準化則是對監督決策行為如決策評價、內容、依據等進行監督。2.2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構建。2.2.1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框架構成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是針對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過程、內容、決策、結果以及其他監督行為等形成的一個科學、規范、統一的標準化體系,旨在提高政府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形成標準化的工作流程、規范以及相應的制度體系是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本質,可概括為監督過程標準化體系、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以及監督實施標準化體系,即對政府監督工作的過程、決策、實施手段、內容等進行監督,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框架便是由這三大體系構成。2.2.2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子體系的構建及內容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子體系的構建則是將三個體系進行細致的劃分,其內容都有著標準化的要求,見下。1)監督過程標準化體系的子體系的構建及內容監督過程標準化體系主要是由監督主體、內容和運行三個方面構成,因此其子體系就包括監督主體標準化、監督內容標準化和監督運行標準化。2)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的子體系的構建和內容監督決策標準化體系的子體系是由監督結果表達標準化、監督績效考核標準化和監督業務決策標準化組成。監督結果表達標準化的內容有:規范并統一監督結果表達和監督報告形式以及監督結論的表達形式、統一監督檢查表格、建立監督信息處理共享模塊、加強對監督檔案的標準化管理等;監督績效考核標準化是加強市場要素運行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包括建立全面、系統的監督管理績效評價標準、提高市場管理評價的科學性、加強對監督項目的動態評估等內容。業務決策標準化是提高政府監督工作有效性的關鍵,其主要內容有提高監督業務決策過程的科學性、為監督業務決策提供法律依據、提高監督業務的全面性和竣工備案決策的綜合性等。3)監督實施標準化體系的子體系的構建和內容監督實施標準化體系主要由監督程序標準化、監督項目標準化、監督方式標準化以及監督成果標準化幾個子體系構成。其中,監督程序標準化包括合理選擇監督人員并確定監督方案,提高監督手續辦理的科學性、實行現場監督檢查策略、及時上傳監督記錄并書寫完整的監督報告等方面的內容。2.2.3及時進行工程質量改進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構建完成后,應積極按照體系標準進行監督工作,發現質量問題時應及時改進,并在改進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優化體系內容和標準,更好的為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工作提供保障。
新形勢下,在監督管理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建設途徑是科學監督的實踐需要,因此相關人員既要明確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的內在聯系,更要明白體系中各部分的內容,從而應用現代化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并結合實踐不斷改進和優化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標準化體系,不斷提高監督效率和建設工程質量,促進建筑行業又好又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武.從ISO/TC176的戰略計劃探討中國質量管理標準化的新思路[J].中國質量,2010(08).
[2]郭漢丁,張印賢,馬輝.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徑[J].建筑,2010(14).
[3]潘延平.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思考[J].建筑施工,2009(12).
作者:張延風 單位:平頂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 上一篇:市政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探討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建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