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優選對策

時間:2022-04-27 09:03:54

導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優選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優選對策

摘要: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漸成為農村建設的重要一環,主要是通過對基本農田進行相關的治理,進而建立起符合現代農業生產的集中化、規模化、現代化設施齊全、糧食產量高且穩定、自然資源生態良好、防汛抗洪能力較強的基本農田,確保能適合現代農業管理模式。目前,實施高標準農田工程的建設進展并不順利,表現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項目優選方面,使高標準農田建設不能合適匹配。

關鍵詞:高標準農田建設;耦合協調度模型;問題;對策

糧食安全是國家治理的重中之重,糧食問題在國家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堅持最為嚴格的農村土地利用保護體系,堅持農村土地利用紅線,實施“地里儲糧、技術儲糧”策略,增強糧食生產能力。糧藏于地就是要時刻牢牢把握好耕地的紅線,確保耕種數量,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建設高標準農田。耕地作為國土資源的精華,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然而,目前耕種土壤逐步呈現出耕地層狀變淺、土壤板結、土壤酸化、土壤鹽堿性變差、水土流失、有機物質受到污染等情況,對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此,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生態與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積極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

1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特點

1.1涉及范圍廣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主要是為了全面提高農田的生產質量而需要組織實施開展的,包括農田的平整處理、農田灌溉、土地保護、生產道路以及其它農田建設問題,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涵蓋了農田土地、農業、水利、交通等許多專業工程技術應用領域。故該項目的專業工程建設人員需要與在建項目的工程設計、施工方案等單位、監理相關部門、建設項目中的經營生產管理相關部門以及相關單位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有效匹配。

1.2影響因素多

高標準農田項目施工是指在戶外進行的施工作業,項目的開始工期及其質量常常會直接受到項目地區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地形、地貌等環境條件的限定而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受到道路運輸狀態、天氣、當地村民生活需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由于相關的農田建設都是野外施工,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往往會出現各種不可避免的客觀影響因素,故而需要揚長避短,切實確保高標準的農田工程建設進度與質量

1.3管理難度大

由于高標準的農田生產建設項目所涉及的范圍廣,實施面積大,關系著當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存在著權屬劃分困難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協調點也比較多。并且當工程建設時,施工單位為了按期順利完工大都采取多個點同時施工的方式,增加其實施環節中的各種不可控性因素,提高了對于農田的高標準建筑施工和管理的難度。

2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田地整體性缺乏

現如今農村土地主要的經營方式還是農民的個體經營,在不同人員的經營管理下,同一地區的不同農田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每塊農田習慣性種植的農作物不同,會影響到農田土壤的肥沃程度以及松軟程度,以至于在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前的規劃時存在著8多種差異,致使無法進行集中化、規模化的農田整治。此外,在減小農田破碎程度的努力中,因為涉及到田地的并合以及灌溉渠道的統一管理,不可避免地損害原有農田管理人員的相關權益,而土地的范圍和使用權對于農民而言是極為敏感的話題,一旦處理不佳就容易產生較大的土地糾紛,進而直接影響到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而在相關政府部門的農田規劃實施之后,當地的農民在農田中建造籬笆等隔離建筑,甚至是建造定居點等,導致土地重新被分割破碎化,耕地數量因此大幅下降。

2.2管理的相對缺乏

高標準農田建設因為涉及到的因素眾多,所以涉及到的相關管理部門以及建設單位也眾多,同時在不同地區間流行著較多不統一的執行標準,使得在整個建設的過程中很難做到各方協調、標準統一,而且涉及到各個單位之間的權責問題,常常出現權責不清,進一步影響整個管理單位對建設安全以及建設質量的全面把控,無法達到預期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效果。在當前高標準農田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中,至關重要的是缺少綜合性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大多數的高標準農田工程的開展推進和管理都是由相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來組織實施,這些項目的管理人員本身對于高標準的農田工程管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低或不全面,無法真正積極、全面參與到該項目的建設之中,也無法完成該項目的建設。同時相關單位和部門在制定劃分具體職位和工作人員的方法上沒有按照其所對應的職位和專業性要求進行資金的分配,也沒有對其進行一次集中式的業務訓練,使得相關工作人員所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操作能力不夠完善,使得高標準的農田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2.3與農村整體建設不匹配

多年來,高標準農田建設把其主力精神集中到了農田生態建設上,對于整個村鎮的規劃整治、農民小區生態環境、農村道路交通的關注力度不夠。部分地區的鄉鎮農田附近配備了當地建設工程技術標準比較高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和當地的田間小徑,而與其它田間小徑相互對接的鄉鎮公路卻是高低不平,遭到的損壞也較為嚴重;農村道路周邊的雜樹、垃圾等各種惡化生態環境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都是與新農村建設與城鄉發展背道而馳的,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已經修建成功的鄉鎮中高標準小徑和農地帶來一定不良影響。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內涵還亟待進一步加深,有必要同農村道路、沼氣廠建設、危房改造、鄉鎮清潔等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共同統籌推進。

3農田高標準建設過程中的評估與耦合模型的建立

3.1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評價體系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一定的評價機制是保證整個建設和諧發展的重要措施,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因為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和當地自然環境、農田建設水平、農業政策、具體的建設規劃以及生態情況等息息相關,因此相應評價體系的建立也必須進行全方位考慮。在具體評價過程中,因為參與評價的農田地區來源不同,相關評價單位不同,涉及到的內容不同,故而在建立評價模型之前需要對相關的評價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30600—2014)的相關要求之下,依據評價指標屬性和內在特點,采用極差標準化法、閾值型賦值法及經驗法對評價指標進行標準化。

3.2耦合協調度模型的建立

將以往的熵權法和層次分析法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進而形成耦合評價法。耦合簡單來說就是系統之間或者是系統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一種相互關系,在全面了解系統的基礎上,分析其中的各個關系,如系統要素之間的聯合或者排斥等作用。耦合協調度是衡量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狀況的依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優選是解決農田選址問題的重要依據,在耦合評價體系之下,需要通過耦合協調度計算方法計算相關數值,進而結合實際與計算結構建立相關的優選模型,再用相關的模型對農田的各項指標進行計算評價,尤其是計算耦合協調度指數,進一步了解該農田在高標準建設下的各項指標尤其是適配性,從而確定不同農田的選擇順序,并為之后的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4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對策

4.1全面深化農田生產經營管理的工作開展

要想提高高標準農田生產和建設項目的管理水平,就必須提高高標準農田生產和建設項目的綜合管理水平。政府和相關的管理機構都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團隊的建設,積極引進一些先鋒和技術類型的人才。定期對企業現有的管理者和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以提高其管理者自身素質和技能。相關單位和部門應該要對農田環境污染防控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職責進行詳細劃分,根據各類專業人才特點和專長做出合理安排、調配工作崗位,從而增強和提升管理團隊的專業化,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實現對于高標準農田環境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高標準的農田生產建設項目管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條件的干擾,如天氣、地理資料以及生活中的民風習慣等,這種干擾會嚴重妨礙農田生產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進度。所以,為了保證一個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能夠順利實施,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對當地群眾做好宣傳工作,使得村民們真正認識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意義與其目的,知曉規劃的內容,進而優化項目規劃。同時,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結合本次施工地區的自然地貌、交通情況等現場實際條件,在盡量降低農民和群眾經濟損失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進行施工,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

4.2科學的項目規劃與標準的統一

想要完美解決在對高標準農田項目進行工地綜合整治時遇到的困難,最為關鍵的就是切實做好計劃。在開始具體進行規劃之前,要與當地村社領導班子和當地村民群眾等進行有效溝通,盡可能地向當地村民征求意見和建議想法,同時根據當地農田特殊的地理資源信息、產業發展需要以及具體自然條件等,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將規劃內容細化,使各種信息和所相應的想法得到充分綜合。并通過農田土地利用建設項目管理技術與科學和理論有效結合,最終研究制訂出一套符合農田利用建設的高標準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農田建設整治。此外,還應重視對統一設計標準的構建,轉變以往項目實施各自為陣的狀態,通過落實統一化標準保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值得注意的是,統一化標準的制定并非是標準完全一致。不同地域在項目設計時充分考慮水文、地質、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并積極采納農戶意見,確保項目設計在統一規范的同時與當地實際情況相契合。

4.3安全建設的必要設置

在具體落實高標準農田生產建設項目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對安全生產方面的監督與管理,也是項目區優化的核心內容。在實施前需要提前做好所有防范措施,特別重視對于建筑項目區內部的建筑物搬遷以及運輸路徑等各個階段的建筑物基礎情況、拓寬狀況等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將一些可能影響農田建設的安全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從而保障后續建筑物施工步驟均能穩定、持續順利進行。在此次運行操作中所有需要注意涉及到的各個裝置和配套設施都必須按照規定嚴格進行安全管理,及時停止或者關閉各個裝置的啟動器和開關,避免出現漏電等問題。設置各種警示標語,項目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在項目施工現場周圍、原材料堆放處、攪拌站周圍等處均勻拉好警戒線,設置良好的安全警示標語,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交通安全事故。承建單位需要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用電、安全使用相關設施的培訓,讓施工者明確了解安全施工的相關規范和常識。承建單位根據具體施工情況在具體施工現場配備相關安全防護工具,并且定期對這些安全防護工具和裝置進行檢查,及時更換或者增添安全防護工具和檢修裝置。

4.4強化監督與后期管理

項目質量控制和監督工作落實就是保障高標準基本農田生產建設和高效益的重要保證。對此,政府部門有必要加大對項目實施的質量監督力度,依據對當前我國農田生產工業建設現狀的調查和分析,構建一套完善的監管體系,確保在項目實施和推進過程中能夠落實質量安全監督工作。同時,政府部門應積極構建主管部門監管、監理單位與群眾監督的綜合監管體系,形成監管合力,保證項目建設高質量、高效率開展。另外,應積極引導群眾參與項目實施,提高項目實施的透明度與公開度,做到讓民眾對項目建設全知情。項目建設期間,政府部門需立足實際,協調配合,嚴控項目建設質量,確保基本農田建設滿足民眾的高標準、高要求。而且政府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聯動各個部門、群眾構建“部門聯動、民眾主體、政府主導”的統籌規劃工作機制,以保證項目順利建設。對于項目后期管護不到位問題的解決,需重視對后期維護工作機制的全面落實,并在此基礎上落實相應監管機制,確保項目竣工后能進行有效維護。這項工作的重要對象為當地群眾,在項目開始建設之初,就要加強對當地農民關于農田建設后期管理的重要性的宣傳,使其明白高標準農田不僅在建過程中關系到自身,建成后的后期維護工作也直接關系到農民自身的利益,且良好的后期維護也離不開農民,進而發動農民進行相關項目后期維護和管理,保證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長期進行。

參考文獻

[1]陳麟,吳克寧,馮喆,于兵,宋恒飛.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適宜性評價[J].土壤,2019,51(04):803-812.

[2]張合兵,趙素霞,陳寧麗,張秋霞.基于耦合協調度模型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優選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2018,49(08):161-168.

[3]孫茜,牛海鵬,雷國平,趙玉領,張捍衛,張合兵.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劃定與項目區選址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2016,47(12):337-346.

[4]曾福生.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理論框架與模式選擇[J].湖湘論壇,2014,27(04):61-68.

[5]薛劍,韓娟,張鳳榮,鄖文聚,劉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評價模型的構建及建設時序的確定[J].農業工程學報,2014,30(05):193-203.

作者:朱冬橋 張力 馬隰龍 朱海清 陳國存 單位:鹽城市農業資源開發規劃設計與評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