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網站品牌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4-26 11:05:53
導語:地方新聞網站品牌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概念的提出,特別是移動端的興起,給地方新聞網站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新聞網站,在閱讀習慣上帶有傳統媒體的屬性,在表現形式上又具有新媒體的特質。處于紙媒和移動端媒體中間地帶的地方新聞網站該何去何從?地方新聞網站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化發展的道路是地方網絡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試從地方新聞網站現狀、發展誤區及發展建議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地方新聞網站的品牌現狀
地方新聞網站是什么?了解它的人,會認為這是個大型“超市”,里面門類俱全,除了本地新聞這個拳頭產品外,它還有國內外新聞、視頻新聞、圖片新聞等,以及論壇、問政平臺等服務性內容,此外,它還有視頻新聞、專題策劃,以及房產、汽車、教育、金融等行業性信息,可謂包羅萬象。但對于不了解它的人而言,地方新聞網站卻籍籍無名,其只不過是當地報紙的“電子版”而已。相比地市黨報、晚報等相對清晰(只是相對清晰)的品牌形象,地方新聞網站給人的品牌印象是有些混亂的:這到底是什么?這些表象體現了地方新聞網站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品牌形象不夠清晰。品牌形象是留給讀者的第一印象。為什么人們進行網絡購物時總選擇淘寶?用易趣拍拍而不是去一些其他的C2C平臺?為什么人們看新聞都首選新浪、搜狐等大門戶網站,而不愿去一些小門戶網站?搜索引擎比比皆是,但為什么人們更愿意用百度、谷歌?因為這些網站的定位清晰,一想到這些網站,腦海中總能蹦出幾個關鍵詞:搜狐、新浪是包羅萬象的;人民網、新華網是嚴肅權威的;知乎、好奇心日報是知識性的……地方新聞網站的關鍵詞是什么?目前似乎還很難用一兩個詞描述清楚。一個地方新聞網站又有本埠新聞,又有國內外時政要聞,同時還有各種社會新聞、娛樂新聞,似乎很難有幾個關鍵詞將之清晰定位。
二、單純追求流量可能是個誤區
不可否認流量、點擊量是一個網站的生命。但是不少地方網站在經營中陷入了這樣的狀態:一方面不得不發一些很難引起讀者興趣(特別是年輕網友興趣)的內容;另一方面為了提高點擊率,又要編發一些吸引眼球、“毀三觀”的社會新聞,或者是比較適合年輕人的話題。筆者認為,單純追求流量可能是個誤區。例如,一些自媒體,為了提高關注度、增加流量,什么吸引眼球就發什么,甚至將發生在外地的新聞進行“篡改”,“本地化”后播發。雖然增加了流量,但這種做法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媒體“什么吸引眼球就發什么”,這樣的品牌形象,也只能吸引一些低端的廣告客戶資源。單純追求流量,對還沒有形成清晰的品牌形象的地方新聞網站,同樣是一個誤區。地方新聞網站為提高點擊量而增加的一條吸引眼球的社會新聞,可能就會使自身的品牌形象減十分。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其核心能力,這種能力需要不斷開發、培養、鞏固、更新與完善。地方新聞網站要建立自身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必須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如何提高地方新聞網站的競爭力就成了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地方新聞網站核心競爭力必須具有獨特性,也就是說,地方新聞網站所擁有的核心資源是其他地方新聞網站所沒有的。因此,對地方新聞網站來說,當務之急并不是提升點擊量,而是梳理自身的內容結構,深挖一些獨家資源,并放大這些資源所能產生的品牌效應。在樹立清晰的品牌形象之后,再追求點擊量。
三、對地方新聞網站發展的建議
一是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就目前的媒體環境來看,地方新聞網站走向完全市場化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做到和市場化網站一樣沒有話題禁忌,什么吸引眼球就發什么。與其在嚴肅與活潑之間來回折騰,消耗人力物力,不如舍棄一端,將能把握的嚴肅、權威這一端做好,充分發揮其作用。目前,衢州新聞、通衢政民平臺是衢州新聞網獨有的資源,特別是通衢政民平臺,是衢州本地其他網站所不能提供的平臺。其應在現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政策解讀”、“網民聲音”等一系列欄目,進一步拓展平臺的服務功能。在視頻內容、外地新聞內容的選擇和專題策劃上,也可以形成一定的選稿標準和策劃標準,配合本地新聞進行選擇,多選擇一些有深度的、能引起共鳴的新聞和策劃;少選擇看似能吸引眼球但實質意義不大,對網站權威形象有影響的社會新聞、娛樂新聞。二是舉辦一些能樹立權威性、主流性形象的活動。能與讀者近距離接觸的地面推廣渠道是網站的弱環之一。目前的媒體結構比較偏向于大眾傳播渠道,在一些活動的推廣上,也傾向于大眾傳播渠道。舉辦活動能提高網站點擊量,又可以作為網站的一次自我營銷。可以選擇類似于“衢州好聲音”這樣一些衢州地區的大型活動,提升網站在網友心目中的主流印象。三是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形成一定的人才梯次。第一個梯次,需要我們借鑒品牌經理(產品經理)的做法,培養既懂新聞業務又懂技術的人才,專門負責新聞網站的品牌定位和研究,以及稿件選擇和專題策劃方面的工作。第二個梯次,是要培養對新聞事件、熱點話題敏感的專題編輯,在有熱點話題出現時,能整合相關素材,及時與技術、美工人員合作,形成專題。第三個梯次,要培養對熱點事件敏感、新聞專業素養好的一般內容編輯,及時豐富網站內容。四是在技術上,可以考慮向移動端作一定的延伸。目前一些網站的主頁、論壇等還不適合手機端、PAD端使用,注冊、回帖的操作相對PC端比較麻煩,因此要在技術方面做一些改進,以進一步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需要。
作者:祝金林 單位:衢州日報報業傳媒集團
參考文獻:
[1]謝金文.新聞學導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79-81.
[2]趙大偉.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198-199.
[3]柯蘭(英),芬頓,弗里德曼.互聯網的誤讀[M].何道寬,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97-102.
[4]施密特(美),斯普森:HTML5經典實例[M].李強,譯.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45-48.
[5]何修猛.現代廣告學(第七版)[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27-28.
- 上一篇:南京科院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
- 下一篇:市場經濟法制與民主法制建設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