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專業教學模式與教學團隊建設思考
時間:2022-06-22 10:29:27
導語:服裝專業教學模式與教學團隊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是根據社會需求,圍繞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院校。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離不開行業企業的現實需求和發展規劃,而在人才規格方面,對于每個高職專業而言,學生的技術技能是否達標無疑是檢驗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一把尺子,因此,專業的內涵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專業教學模式與教學團隊建設是構建課程體系、形成學生技術技能的關鍵因素。本文以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為例,針對金課與工作室制“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及建設“混編式、實踐型專業教學團隊”的理念和思路作嘗試和探討。
1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金課理念
建設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金課”是提升專業和課程的重要路徑,所謂“金課”是指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課。所謂高階性指的是將數字時代智能化服裝與服飾設計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和服裝與服飾設計技、藝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課程的教學中不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結合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引導、激發,針對能力和思維展開訓練。服裝服飾是隨著人們追求時尚美的腳步不斷變化的流行產品,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從來就是產品立于市場的生命支柱。服裝服飾又是最為與時俱進的文化載體,無論是款式設計還是結構與工藝,課程的內容應結合時代需求,有機融合前沿數字技術,創新設計思維和表達形式,通過師生互動展開對先進技術技能的研習,鼓勵學生發揮個性特長,探究符合自身知識能力和審美情趣的設計方案,推崇創新風格和創新面貌。就服裝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來說,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無非是“善設計、通工藝、能策劃、會管理”,其教學是通過服裝的設計、結構、工藝、產品策劃與管理的創新訓練,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呈現出探究性和個性化。在流行時尚越來越多樣化、風格化的今天,服裝服飾的創新創意就是要營造獨特多樣而有一定消費受眾的形式,因此培養本專業學生具有獨特的探究精神和個性特點至關重要。服裝與服飾的產品設計教學,是創造性思維和工藝技術經驗相融合的教學,教師在引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還需要將產品設計的工藝流程和技術經驗傳授給學生,而這個教學過程是貫穿在不同的項目任務中完成的;是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師生共研逐步形成的;是在不斷挑戰課程難度,尋求新知識新技能、完善新設計的過程中養成的,因此,建設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金課”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著重培養學生課上課下的挑戰性學習和創新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知識技能的簡單重復。
2現代學徒制服裝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
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是以實踐為主體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分解了理論和實踐,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兩者的互通互融,導致學生在接受知識、培養技能方面周期較長,不能滿足行業企業設備技術快速更新對人才的現實需求。因此,“教、學、做一體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于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而言是毋容置疑的。但在實際教學中能否落實落細,能否真正產生效果和作用,就需要在教學模式上有所對應。首先,設立服裝專業工作室是一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變更。所謂模式,是指事物的標準樣式,具有一般性、簡單性、重復性、結構性、穩定性、可操作性的特征。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服裝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自身的多項反饋的綜合型模式,是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項目為引領、啟發+思考、于實踐中求真知的教學模式。其次,服裝專業工作室是校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學校培養專業人才,企業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兩者的定位目標不同,利用校企合作方式助力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找到校企之間共同需求才能持久合拍,其中,少不了服裝專業工作室作為橋梁和紐帶。大多數服裝企業是以單一化產品為其生產生存支柱的,其人員的知識與技能要求相對單一,而學校培養人才的核心要求則是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系統化,使學生就業時能在相關領域選擇和遷移。因此,要讓校企合作真正發揮作用,則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而這個實踐教學體系的落實對于服裝專業來說就需要不同的工作室作為聯通學校和企業、知識技能與職業崗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因此,我們所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是:不同的工作室對接不同的服裝企業,通過校企合作的不同項目傳授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自身發展,在完全學分制的人才培養方案框架內,自主選擇不同的工作室開展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培養職業能力的個性化和特色化,為將來就業創業集聚資源、打下基礎。第三,服裝專業工作室是師生創新創業的孵化器。服裝專業的工作室既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和項目化教學基礎上的綜合性實踐平臺,也是師生創新創業最有效的孵化器。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師生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創意不斷得到生產實際的檢驗和實證,同時也推動了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革新,這種持續的產品設計創意合作可以使師生作品既融入社會現實,又高于社會現實,且能深入了解不同的市場需求和產品定位,從而極大地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行動,從而使人才培養達到新高度。
3建設混編式、實踐型服裝專業教學團隊
建立一支混編式、實踐型服裝專業教學團隊對于創新高職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起著關鍵的作用。支撐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在教學團隊的組成上需要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而在時尚潮流的原創策劃上則需要與世界一流的時尚設計院校或機構開展教學交流與合作,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途徑,讓師生們學習吸收先進的服裝設計教育思路、技術方法和創新理念。而且這種以工作室教學形式的校企合作、中外合作是具體的而有針對性的,是以完成某一個現實項目任務,以學習某一類、某一些知識技能而設立的,教學的主導者是以項目引領的校企、中外混編式的雙師或多師,教學的主體是依托學分制在各個工作室自主流轉的學生。建設混編式、實踐型服裝專業教學團隊需要根據服裝專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以項目引領下人員組合的基礎上,合理整合教學任務,仔細梳理知識點與技能項,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強化團隊教學的效率。具體的做法可以是多種多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理實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的現場教學方式。通過現場實操,所學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和應用,操作技能得到規范和提升,學習效果快速從了解到理解直至掌握。
綜上所述,在智能化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服裝產業的變化日新月異,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與時俱進開展人才培養的改革是必然選擇。金課建設、工作室制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和“混編式、實踐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等作為專業建設中一脈相承的連貫整體,已經成為高職服裝專業建設的主流方向和支撐未來高素質服裝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助推器。
作者:莊立新 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學院
- 上一篇:淺談校企團隊共有知識的構建
- 下一篇:初中生體育團隊建設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