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思考

時間:2022-11-20 02:35:10

導語: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思考

摘要: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是技工院校賴以生存和內涵發展的生命線,是技工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核心。本文從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原因,提出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

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是技工院校賴以生存和內涵發展的生命線,是技工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核心。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優化、梯次分明、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一體化教師團隊,是技工院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結合實際,從一體化教師團隊建設中的問題出發,分析原因,提出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教學團隊建設的路徑。

一、技工院校教師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一體化教師數量不足。部分技工院校生師比超過20∶1,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一體化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企業兼職教師數量少。之所以出現一體化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受管理體制、人員編制、福利待遇等因素影響,能加入技工院校的專職教師數量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師比指標。第二,通過招聘考試進入技工院校的新教師大部分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經過企業歷練,其專業能力、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第三,校企合作不緊密,造成企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與學校的有序流動機制不暢,企業兼職教師少,企業先進的技術與文化無法進入校園。(二)一體化教師結構不合理。按照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的標準要求,能達到三級一體化教師標準(能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能管理一體化教學班級、能維護一體化教學場所)的教師較多;能達到二級一體化教師標準(能實施企業中、高級工培訓課程教學,能組建和領導團隊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活動策劃,能組建和領導團隊開發學生工作頁)的教師較少;能達到一級一體化教師標準(能實施完成技師層次一體化課程教學,能組建和領導團隊設計學習任務,能培訓、指導、評估一體化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師很少。造成一體化教師結構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一體化教師的后備隊伍主要為各高校畢業生。從高校畢業生轉化為一體化教師除了教師本人的努力外,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他們也需要進行大量的企業實踐鍛煉以及課堂教學實踐。第二,部分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緊缺,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機會少、時間短。許多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準備不足,實踐目標不明確,接觸不到企業的核心技術。第三,部分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完善,師資團隊建設缺乏系統的頂層設計,導致教師積極性不足、職業規劃不強。(三)教學團隊教科研能力不足。部分技工院校教師專注于課堂教學,忽視了對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教科研能力的提升。造成教學團隊教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一些技工院校教師對教科研工作認識不足。一些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學壓力大,沒有更多時間從事教科研工作。一些教師缺乏研究能力,片面地認為教科研會分散精力,影響教學質量,沒有認識到教科研會促進教學工作。第二,部分技工院校教科研管理不規范。部分技工院校單方面重視課堂教學,忽視教學研究。學校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激勵政策方面沒有充分體現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二、技工院校高品質教師團隊建設的基本路徑

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各省都非常重視技工院校的建設,開展了國家級、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項目建設,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建設,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建設,省級高水平重點專業項目建設,省級高水平實訓基地項目建設,有效地提高了技工院校的建設水平,促進了技工院校教師團隊水平的整體提升。(一)開展教師個人素質提升行動。1.制定和實施教師發展規劃,促進教師職業素養的整體提升技工院校及其教學系(部)、教師均制定教師發展規劃,確定各梯隊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確保三級一體化教師能熟練掌握課堂教學規則,站穩講臺;二級一體化教師具備各課程教學把關能力,站好講臺;一級一體化教師形成特色教學風格,引領講臺。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學業務能力提升一是通過師德師風主題教育、學習研討、自我剖析、民主評議、德育能力競賽等方式提高教師師德師風素養;二是通過企業調研、提煉與描述典型工作任務、設計(或修訂)課程標準與學習任務方案、開發學生工作頁和教學資源包等方式提高教師課程開發能力;三是通過教學能力培訓、科研課題研究、教學業務競賽、新老教師結對子、教學督導、集體備課、協同教研、課后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四是通過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橫向課題研究、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等級晉升、企業研修培訓、社會服務等方式提高教師專業技術實踐能力;五是通過企業專項能力認證、企業員工培訓、協助企業技術革新、產品升級等方式提高教師社會服務能力;六是鼓勵組織文化理論課教師和師資較充裕的專業教師有機結合專業特色進行第二專業學習,積極參與專業技能培訓,逐步向與專業相近學科滲透發展,實現一專多能,做到主科突出、輔科優秀。(二)開展教師團隊能力建設。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的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要求,組建各級(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涵蓋通用能力課程教師、一體化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教師教學團隊。1.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技工院校要鼓勵和推薦技能精湛、技藝高超,在行業內有重大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的專兼職教師組成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申報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重點圍繞行業、企業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科研、生產項目攻關以及傳統工藝傳承等開展研修活動。技工院校配套相應的師資培養、評價、選拔、使用和激勵政策措施,確保技能大師工作室取得突破。2.名師工作室建設。技工院校要鼓勵和推薦在行業內有重大技術發明或者重大技術革新成果,或具有一定絕技絕活;在企業技術改造、引進和技術攻關中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在國家級、省部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專兼職教師組成名師工作室團隊,申報省級、校級名師工作室建設項目,重點圍繞科研課題研究、絕技絕活傳承、職業技能大賽指導、技術攻關等開展研修活動。3.企業兼職教師團隊建設。技工院校要通過校企合作平臺,構建學校與企業互動平臺,加強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的交流合作,從企業引進一批具有實踐經驗和技藝精湛的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4.一體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技工院校要鼓勵和推薦具有專業背景和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一級一體化教師組建和領導團隊申報校級、省級、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開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施、信息技術應用以及新技術、新標準、新規范等專項培訓,提高團隊教學能力。二是優化校企合作項目,與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資源開發、科研項目研究等深度合作,推動技工院校與合作企業的協同發展。三是構建(或修訂)對接國家職業標準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完善一體化課程標準、學習任務設計方案和教學內容,將符合專業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標準納入課程體系,促進“1+X”證書制度的實施。四是優化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團隊成員要通過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標準開發、課程結構再造、教學流程重構等方式創新“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五是梳理總結一體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成果,形成有特色的技工教育教學改革模式,推廣應用于其他技工院校。

三、小結

一體化教師培養和一體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是教學管理工作的中心,是技工院校內涵發展的基礎,直接決定著技工院校的前途和命運,需要全體教師奮發圖強,努力提高師德師風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為技工教育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趙啟文 單位:山西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