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問題

時間:2022-11-10 11:17:58

導語: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問題

【摘要】學風是學校整體風貌、辦學水平、辦學品位的綜合體現,良好學風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有力抓手,是學校長遠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本文在實證調研的基礎上,對高職校學風建設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學風;問題

近年,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事業,在政策傾斜、硬件配置、資金配套等方面支持職業院校建設,各高職校也紛紛搶抓歷史機遇,擴大辦學規模,力爭實現跨越發展。然而,較之規模擴張,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真正目標是內涵式發展,這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它對學生個體的學習狀態有更全面的評價,其中之一便是學生不僅僅達到上課不缺勤、不睡覺、不玩手機和考試不作弊這些基本要求,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形成樂于學習、勤懇踏實、夯實理論、精于實踐的學習風氣,從而實現社會歡迎,順利就業,實現個人持續發展。而高職校中由來已久的學風問題,已嚴重制約學校發展,必須引起重視并著手解決。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調查及主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現狀調查。為了更加深入全面了解高職學校學風建設的現狀,我們采取了三種方式對學風建設進行了調查:一是在一個學年兩個學期內對H省內不同層級和辦學規模的高職學校進行了調研;二是在W職業學院校內針對不同學制,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及部分教師做了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涉及師生基本信息、學習狀態調查、影響學風因素及意見建議等幾個方面,該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10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982分份,其中學生部分927份,教師部分55份。三是通過隨機聽課、教學檢查、師生座談、宿舍走訪等方式了解學風建設情況。(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主要問題。1、出勤紀律不佳。學生遲到、曠課現象較為普遍,在筆者隨機查堂過程中發現:全勤班級不足20%;班級平均到課率不足85%;上午1、2節課有遲到情況的班級率達45%;部分單招、技能高考生源班級到課率不足50%;部分班級學生有早退現象;男生數量多的班級出勤情況更差;部分學生長期缺勤不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三種情形,不僅嚴重影響課堂秩序,還會對教師的上課情緒及同學的學習效果產生消極影響,導致“上課無用論”在學生群體中滲透蔓延。2、學習態度不好。我從教師的調查問卷、學生訪談及隨機查堂過程中發現,學生態度不端正學習尤其是上課的隨意性很強,主要表現在:上課不帶書,隨意講小話,低頭玩手機,嘻哈打鬧笑,發呆神游走,昏睡難叫醒,偷偷吃零食,下課抽煙多。這些現象極大的破壞了課堂的嚴肅性,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3、作業質量不高。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能獨立完成的僅為43%,在他人幫助下完成的為29%,抄襲完成的占26%,不完成的占2%。教師反映部分班級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作業正確率和文字工整程度也不高,部分學生對作業敷衍了事甚至長期置之不理。4、考試心理不正。通過筆者近年從事考試工作的經歷和學生調查證實,各種考試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作弊現場。誘發考試作弊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或對考試未作準備,但又十分渴望通過考試”占51%,“監考不嚴,作弊省事”占29%,“大家都抄,我不抄就虧”占13%,其他原因占7%。還有部分教師反映:“許多學生不喜歡參加期末考試,而喜歡參加補考,因為補考的題目大都是期末考試原題,而且監考不嚴,容易通過,況且補考不過,還有清考,反正不擔心考試通過不了。”5、專業興趣不強。調查顯示,只有53%的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專業感到滿意,近38%的學生對所學專業迷茫甚至不滿意,9%的學生表示沒興趣甚至后悔選擇本專業。6、學習主動不足。在隨堂聽課和教師訪談中反映,部分學生未能主動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對老師講授漠不關心,常見為玩手機、睡覺、聊天和發呆。7、課余利用不實。調查顯示,在回答“課余時間如何安排時?”中,“上網”被列為首位,高達80%的學生表明會用網絡打發課余時間,但利用網絡學習的只占13%,大部分使用網絡的時間用來看電影或者打游戲;其次是閑聊或者參加社團活動。

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問題的成因分析

職業院校學風問題由來已久,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困難,本文從學校、學生、社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學風建設問題的學校原因。1、重視不足。很多高職院校是由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升格或合并升格而成的,學校的主要精力重點放在擴規模、搞基建與增設備等“硬實力”上,對學風建設這些“軟實力”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則認識不足。2、措施不力。學風建設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便一些高職院校已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在學風建設怎樣抓、如何抓等方面,還缺乏必要的、系統的、有效的、長期的措施,既有的一些規章制度,很多也流于形式,沒有嚴格執行。3、教風不正。不良的教風影響了優良學風的形成,部分老師在教學中存在上課照本宣科、精神狀態低迷、教學方法陳舊、怠于學生互動、放松課堂考勤、違反教學紀律、隨意調停換課、課下教室抽煙等問題,沒有起到教書育人的積極作用,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狀態愈發下降,也不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4、考風不嚴。不良的考風助長了消極學風的蔓延,由于高職學生思想不夠成熟,對學習的功利性較強。考試風氣不嚴肅,讓更多學生放松平時學習,反而寄希望于考試時作弊通過考試,而考試制度的不健全,客觀上導致學生作弊違規的成本太低,學生即便是補考不通過,還可以寄希望于通過學業清考獲取畢業證。這都讓學生在考試中抱有僥幸和無所謂心理,自然就放松了平時的學習。5、環境不佳。高職院校自身的育人環境(外部條件)建設不足,包括物質環境的育人功能和校園的文化氛圍缺乏,無法感染、熏陶、激勵學生勤奮學習、不斷進取。高職院校建立的時間較短,硬件設置尚不完備,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和校園文化建設也需要長期堅持和積累,這些都會導致學生降低對學校的認同感、榮譽感、使命感,從而無法有效激發其學習熱情。(二)學風建設問題的學生原因。1、基礎薄弱,自學能力較差。目前,高職院校生源主要有三個渠道:普通高考、3+2中職對口生源、單獨招生考試,而隨著招生競爭逐年激烈,許多學校為了完成招生計劃,實行低分錄取,導致生源質量整體偏低。大部分學生在高中(中職)階段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英語和數學,在高職階段自主學習模式下更是難以改觀,加之較差的學習習慣和采取的學習方法不當,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就逐步下降,這都導致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散漫、消極、懈怠甚至否定的厭學情緒,這些情緒在學生群體中長久堆積,逐步擴大并習以為常后,學風建設問題凸顯也就不足為奇了。2、缺乏意志力,組織紀律性差。部分高職學生在之前的學習歷程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長和老師的雙重監督下仍然缺乏堅定的學習自制力,而到了大學自主學習階段,脫離了家長的督促,寬松的環境,更難以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這就導致遲到、曠課、作弊等違紀違規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不良風氣的滋生。3、缺乏理想追求,學習目標模糊不定。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少遠大的理想抱負,對自身的未來發展認識不足,錯將學習當成一種負擔,進而缺乏學習的動力和主觀學習的意愿。在失去方向和動力的同時,不少學生將主要精力消耗在戀愛和網游上,日積月累便也接受現實,隨波逐流。4、學習壓力小,就業期望值低。許多學生認為讀高職就是混文憑,畢業后是否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則并不重要。而國家對高職院校就業率和畢業率的硬性考核要求,以及學校對退學成本的計算,導致學校為了考核達標,課程合格率相應提高,這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就銳減,學生普遍認為拿畢業證不會太難,于是也就消除了學習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三)學風建設問題的社會原因。1、不良的外部環境影響良好學風的建設。社會輿論、社會評價趨向、社區文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學生厭學的催化劑。當前,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的存在,社會上流行的“一切向錢看”的思潮同樣沖擊著校園。金錢的誘惑使部分學生失去了平靜的心境,眼高手低,學習興趣下降,產生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部分學生甚至占用正常上課時間到校園外打工,完全荒廢學業,本末倒置。可以說,學院周邊環境和社會亡的享樂主義思潮助長了學生的厭學之風。2、高職教育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偏低,是制約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客觀原因。目前,社會對名牌大學、高分狀元、白領金領的追捧熱度不減,而對職業教育、技能水平、藍領灰領存在認知偏差,一方面認為高職學生畢業后工資較低,工作苦累,地位不高;另外一方面在繼續學習,公平競爭方面沒有給予高職生和本科生同等的機會,例如報考公務員和部分資格證書。解決高職學校積沉已久的學風建設問題,不能僅靠學生自覺或是教師單方努力,而是要從學校管理、教師實施、學生執行和社會認可開展多元共建,在制度建設、柔性管理、剛性要求、氛圍營造等各方面著手持續漸進,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形成風清氣正的學習風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長遠發展。

作者:王超 王剛 單位:武漢交通職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