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項目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09 03:29:26
導語:產業集群項目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科學規劃,突出重點
按照項目要求,通過實地考察、參觀學習,認真規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突出三大建設內容:出口型企業行業協會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出口型企業示范基地提升。項目總投資589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資金200萬元,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389萬元。
1.1.1組織籌備出口型企業行業協會
山東省安丘市是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近年來以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為核心,全面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快農業生產標準化、基地規?;堫^外向化、產品品牌化步伐,在農產品加工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全市已有一定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400多家,其中濰坊市級重點龍頭企業76家,省級6家、國家級1家;全市出口農產品有保鮮、脫水、速凍、腌漬、罐頭、熟食制品等六大類600多個品種,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歐盟、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加工經濟群體。但全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和困難: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仍處于小規模分散經營階段,品牌多而雜,難以形成競爭優勢;農產品加工業檔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產品結構單一等等。就整體發展水平和企業發展環境來看,目前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組建出口農產品行業協會,就是把安丘市眾多的出口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化零為整、抱團發展,通過建立完善行業協會章程和運行管理制度,統一制定指導性種植計劃、確立收購保護價和外銷最低價、開展農民培訓和技術服務、協調會員企業間分工協作、穩步擴大協會聯系和服務范圍,形成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運行規范。通過協會的行業管理、協作、協調、自律和服務,提高農產品出口企業素質,有效規避出口風險,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增加出口創匯。從2012年8月份開始,全市就成立了專門的籌備小組,先后三次組織到博山桔梗產業協會參觀學習,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文件,起草了《安丘市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章程(草案)》等相關文件,并下發至龍頭企業和相關部門進行討論和修改,廣泛征求了意見,認真籌備“安丘市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通過宣傳發動,對愿意加入協會并填報了《會員申請表》的出口型企業進行審查,確定第一批會員企業46家。目前,安丘市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成立并扎實開展工作,同時開通了協會網站。
1.1.2整合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建設出口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整合企業生產加工、質量檢測、科技研發、倉儲物流等資源,為企業提供優惠便捷的服務,使轄區內中小企業能以較低成本共享優質資源,解決企業發展的共性需求,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形成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力。2012年,安丘市投資2.3億元新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已投入使用。根據項目要求和市里的統一部署,在監管中心設立安丘出口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開通了“安丘出口農產品信息網”網站,平臺辦公場所建設及相關設施配套已完成,共占地1000m2,設企業展臺、信息中心、遠程視頻室、農藥電子交易中心等。數據服務器、安全網關、視頻服務器、LED大屏幕顯示器等全部安裝到位,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農業專家服務系統、農業投入品監管系統等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
1.1.3擇優遴選出口型企業示范基地轉型升級
通過商務局和海關報表,結合實地考察,選取了山東魯豐集團有限公司、濰坊鑫盛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有代表性的出口型企業作為實施主體,規劃示范企業自屬基地4180畝,突出物理防控、檢測水平、國際認證、爭創品牌等方面特點,加快推進出口企業示范基地轉型升級。通過項目實施,魯豐集團憑借國家級龍頭企業的實力與魅力,引領一批有訂單無基地的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有基地無訂單的合作社相互借鑒、抱團發展,共同完成農產品種植、加工、出口任務,有力地促進了安丘市農產品加工出口業的繁榮與穩定。鑫盛食品有限公司充分認識到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優勢,瞅準時機,開工建設了安丘市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為當地農產品初加工和貿易提供了一個大的交流平臺。該交易市場依托公司配置的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面向市場內入駐的小型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服務,為安丘市蔥、姜、蒜等大宗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維護了家庭農場、小規模種植基地、合作社的合法權益。公司于2013年秋天成功舉辦了盛大農產2013“中國蔥姜之鄉”(中國•安丘)姜王挑戰賽。安丘市奧源食品有限公司聯合濰坊東和食品有限公司、濰坊富大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太平洋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鑫龍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振大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個聯合實驗室,為合資公司的入股方提供出口農產品質量檢測,有效地發揮了集群化的優勢,避免了重復建設的負擔。
1.2把握關鍵,措施到位
1.2.1組織領導到位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安丘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財政、農業、發改、科技、畜牧、水利、林業、外經、規劃、環保、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以及有關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加強項目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同時,為了加強項目的技術指導,成立了由市農業局局長擔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蔬菜、植保、土肥、農技等方面的專家及項目技術專家為成員的項目技術小組。各項目單位都成立了總經理任組長,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創建管理領導小組,分工協作、層層落實責任,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2.2政策扶持到位從產業集群發展的角度出發,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握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找準切入點和解決辦法,不僅僅局限于基地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和吸附作用,整合與項目建設有關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測土配方施肥、農村戶用沼氣、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果菜產業項目、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項目、“沃土計劃”建設等8個項目的資金總計2505萬元,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1.2.3資金保障到位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按照專項資金使用要求,合理安排省級財政資金投向。在項目設計初期,就要求企業出具自籌資金配套承諾,同時督促企業自籌資金及時足額落實到位,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保障。會同財政部門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實行定期跟蹤檢查調度,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投入資金落實到位。
1.2.4監督檢查到位嚴格落實省、市工作要求,落實各項建設任務。項目實施過程中,為加強對項目實施的協調、指導,建立了項目包靠制度。專門抽調骨干力量成立了4個指導督查小組,實行分工包靠制度,嚴格落實“日匯報”、“周調度”,多次召開項目實施調度會,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實行定期跟蹤檢查調度,積極推進項目及時開工建設和順利實施。
2項目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2.1示范基地拉動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通過示范基地轉型升級,夯實產業集群發展基礎。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加大督導力度,切實加強了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的自律意識。2012年,安丘市僅出口蔬菜一項就達62萬t,無一例質量安全退回事件,實現了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零預警,今年到目前也是零預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安丘市出口農產品由每個集裝箱例行檢測改為抽檢,每個集裝箱的檢測費為3000元人民幣,僅此一項,為安丘市農產品出口企業節約幾千萬元費用。目前,4個項目示范基地核心區共流轉土地17800畝,按照當前土地流轉價格1000~1200元/畝,可為農戶增收近2000萬元。同時,基地可為農民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每個農業工人每天增加80~100元收入,每年可為農業工人增加3000多萬元收入,更多的農村剩余青壯年勞動力進入城市打工,實現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該項目的建設使企業與農民、農戶與農民利益緊密聯結,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了城鄉一體化更好更快發展。
2.2行業組織引領社會效益持續擴大
不斷完善行業協會建設,提高集群企業的組織化程度。一是建立健全常設工作機構。根據工作需要配備相關工作人員和辦公設備,開展協會日常工作。由理事會聘任行業內專家,建立專家庫;建立協會網站和電子信箱,開展信息和咨詢服務。二是建立會商機制。分析與預測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動態,了解出口價格,搜集相關信息,對大蔥、生姜、圓蔥等重點出口品種,制訂最低出口保護價,供會員單位執行,并相互監督,消除不正當價格競爭等。三是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建設自屬和合同化生產基地,推行“龍頭企業+協會+基地(農戶)”模式,開展對基地農民的技術培訓,組織企業開展國際質量認證,加強對商標、品牌的申報工作,組織企業應對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傾銷和反傾銷,整合會員企業資源,抱團發展闖市場,充分發揮了行業組織的社會效益。目前,已有安丘外貿食品、濰坊萬鑫食品、濰坊潤康食品等60多家龍頭企業獲得了國際上通用的NOP、KOSHER、JAS、GLOBALGAP、BRC等認證,在同行業中率先拿到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搭上了產品出口國外的直通車。
2.3品牌農業促進國內外市場統籌發展
安丘市充分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相關要求,充分發揮“一個標準,兩個市場”的作用,以出口級農產品標準統籌國內市場發展,打造了安丘農產品“安全優質”這一金字招牌,形成了安丘農產品銷售市場多元化的新格局。安丘蔬菜先后進入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香港等高端市場,成為山東省第一個供港蔬菜備案基地。2013年1月,安丘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舉辦了“山東安丘出口農產品進京啟動儀式”,加快推進“農超對接”、“區超對接”工作,并已在華南佳士客、上海聯華、濟南銀座、濰坊中百等國內30多家大型連鎖超市設置出口農產品專柜,累計向國內大中城市配送安全農產品100多萬t。
2.4公共服務引導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結合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建設、全國種植業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創建,進一步加強出口企業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以中國安丘出口農產品信息網建設為載體,整合企業生產加工、質量檢測、科技研發、倉儲物流等資源,為企業提供優惠便捷的服務,使轄區內中小企業能以較低成本共享優質資源,解決企業發展的共性需求。在濰坊海關的大力支持下,在魯豐集團成立了海關預錄處,檢驗檢疫局在安丘市農安辦進行出口基地備案,為當地中小出口企業提供海關“綠色通道”服務,方便了企業報關和備案業務,促進了安丘市出口企業發展。2013年前10個月農產品出口創匯3億美元,同比增長11%。
3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1存在問題
一是項目的設計還存在著不專業、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一步探索、解決。二是安丘市有30多年的蔬菜加工出口歷史,被譽為“中國蔬菜出口第一縣”,有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急需轉型升級,還需要上級部門的繼續支持,把安丘市出口農產品繼續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搶占國際市場。三是加大對名牌農產品的扶持力度,打造品牌農業,提高農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品牌效應,打破“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
3.2應對策略
一是繼續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協會服務功能,加強會員培訓,定期開展行業研討會;強化出口型企業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功能;建立完善專家庫聘任管理制度;維護協會網站更新升級;穩步擴大協會聯系和服務范圍;探索協會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基地的協作方式,提高協會組織建設創新能力。二是不斷完善已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服務平臺,整合農業、畜牧和魯豐集團農產品質量檢測資源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合作,打造3900m2的綜合性農產品檢測中心,全面提高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優勢產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協調發展水平。三是進一步擴大出口企業扶持范圍,轉型升級3處重點出口型企業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得到配套完善,新技術、新設備普及使用率達100%,基地農產品100%達到無公害以上標準,基地生產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繼續支持國家級龍頭企業在種植基地轉型升級的同時,對養殖基地進行轉型升級;繼續支持鑫盛食品公司,側重出口農產品綠色防控,從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入手,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遴選2012年農產品出口較大的龍頭企業作為提升企業。
作者:辛增英單位:山東省安丘市植物保護站
- 上一篇:項目建設創新工作要點
- 下一篇:鎮老年體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