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林業發展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5-24 11:07:27
導語:現代林業發展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林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屬于基礎產業,同時林業又具有景觀、文化、生態等功能,是“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現代林業是指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手段和科學技術,高效率的發揮林業的多重價值和多重功能,培養全社會參與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從而實現人民對現代林業技術的要求。2005年《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了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新農村建設,是國家建設的底層基石,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林業工作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賦予了林業一系列重大的使命。加快發展現代林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注重林業經濟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建設綠色化新農村的一個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因此,我們要搞好林業生態保護建設,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現代林業的發展現狀及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
2.1現代林業發展現狀
中國林業市場深度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目前累計營造人工林9億多畝,造林速度增長飛速,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人工造林國,對8.3億畝沙地和8億畝濕地進行了有效的保護,我國各級政府為自然保護和林業建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是進行了國家森林公園的試點工作,以具備條件的自然保護區為主,建立了普洱、普達措等八個國家公園;二是構建了林業工作的科學管理體系,形成了包括森林公安、林政、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體系完備的管理體系;三是形成了完整的規劃方案,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編制了2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完善了森林增長和國土綠化空間規劃及全國濕地空間規劃等。
2.2現代林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
發展現代林業對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發展現代林業是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糧食生產的生態保障。目前,我國的農業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解決了全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但是在現代林業科技發展上還處于落后的地位,只有不斷的提高現代林業的發展水平,充分的利用好沙地、濕地、山地、林地等非耕種土地,拓展農村生產發展的空間,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通過現代林業的發展,可以為農村生產發展提供綠色生態屏障,保障農業的糧食增產,構建農業的減災防災體系,激發廣大農民林業生產的積極性,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調整林業產業結構,發展名特優新產品,提高單位面積的效益,推動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其次,發展現代林業是農村“生活富裕”的可靠途徑,是農民創業增收的有效方式。現在在我國農村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通過大力的培育和發展多種林業產業,比如,可以發展經濟林、花卉苗圃、森林旅游等產業,深入發掘林業的潛力,加大開發力度,提高現代林業的科技含量,擴大農民的就業途徑、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農村的“生活富裕”。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經濟林標準化示范園,組織林農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申報認證工作。大力發展特色種苗產業。以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發展苗木產業項目苗木大縣為契機,著力抓好區域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后,發展現代林業是農村“鄉風文明”、實現“村容整潔”的重要措施,村容整潔是新農村的重要特征,發展現代林業,庭院林業,增加村莊的森林覆蓋面積,綠化荒山,增加經濟林作物的種植,構建村莊農田林業防護體系,實現鄉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倡導高效現代經濟林業發展,實現村莊綠化美化,大幅度提高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改善村干部與村民關系,極大的促進了農村“鄉風文明”建設。
3現代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現代新農村建設中,現代林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各地農村對林業發展對新農村建設存在很多誤區,嚴重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速度。主要面臨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3.1政府主導作用力度不夠,相關林業政策有待完善。政府相關部門對現代林業認識不足,缺乏明確的思想和戰略目標。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沒有科學的理論方法的指導,隨意而為,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對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困難。在村中,村干部的影響力比較大,村干部缺乏現代林業產業意識,沒有對村民進行現代林業技術指導,進一步導致農民對林業的認識程度不夠。絕大部分的農民對于林業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種樹砍樹”的薪炭階段,導致農民對林業產業的發展沒有熱情。而在有些地方林業政策不夠透明,林農種下樹木進行采伐時,采伐指標分配不公開不透明,一般林農難以取得采伐指標,打消了林農種樹的積極性。
3.2林業產業的結構性不合理。林業產業的品種比較單一,在林業產品中往往以木材、木制品為主,對林業產品的深加工力度不夠。而且在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內種植樹種時,單一林種的林地較多,混合林地比較少,這就造成林木的互生互助機制難以形成,容易引發大面積的蟲害,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3.3林業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營林方式粗放。在新農村建設的大環境下,建設現代林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林業產業建設的資金是影響林業產業生產規模、質量和效益的重要環節。農村的林農自有資金嚴重不足,相關的貸款融資渠道不順暢,再加上管理環節中資金費用管理的欠缺,嚴重影響了林業經濟的發展。
4現代林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針對上述現代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步措施:4.1加強相關部門領導對現代林業的認識,合理配置林業組織結構。首先我們要加強村干部以及林業主管部門領導對現代林業發展的認識,提高農民發展林業產業的意識。其次要堅持精簡、統一、效益與機構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相統一的基本原則,科學設置林業組織機構,建立部門間的溝通機制,切實發揮林業部門的職能作用。4.2加大對林業產業投入,大力提倡科技興林。設立林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提供銀行貸款和減稅免稅政策,形成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社會資金為輔助的林業產業資金的投資體系。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引入現代科技手段發展現代林業,利用現代科技建立林業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實現病蟲害、護林防火、施肥澆水的科學管理,支持鼓勵有能力的林業深加工企業創新技術,改進工藝,增加林業產品的附加值。發揮科技示范戶和林業科技帶頭人的作用,積極聯系相關科研院所,將相關的科技成功帶入農村,切實提高林農的林業技術。4.3加大現代林業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的林業意識。通過村廣播、網絡媒體、宣傳欄等多種手段,大力宣傳現代林業的重要作用,引起村民對林業產業的重視,讓村民認識到現代林業不僅能夠帶來經濟效益,還能帶來更大的生態效益。做好現代林業發展的宣傳引導和樹立典型,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的相關政策鼓勵農民參與,建立精密的市場信息調查體系,給農民提供正確的市場需求信息,引導村民種植高產、高效、高收益的現代林業產品。4.4加大力度調整林業經濟結構、擴大相關林業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特點,積極開發適合地方的經濟林業作物,促進林業產業升級,轉變林業發展方式,逐漸向現代林業轉變,提升林業發展的檔次。大力發展觀光旅游林業產業,納入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如發展森林文化、濕地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等,開發林業的旅游觀光功能,實現新農村新林業的農家樂方式,調整當地經濟布局,有助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綜上所述,只有相關部門領導加強對現代林業的重視程度,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加大對林業產業的投資力度,實施科技興林工作,確定好現代林業在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才能發揮好現代林業對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推動作用,才能有效的利用現代林業技術增加農民收入,維護好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才能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朝著健康美好的方向發展。
作者:楊茂雪 單位:萊蕪市林業局
【參考文獻】
[1]姬君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規劃[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5).
[2]殷傳杰.林業在新農村建設中大有作為[J].中國林業,2006(9).
[3]孫愛斌.我國現行的林業政策對林業經濟發展的障礙分析及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06(1):67-69.
[4]國家林業局.中國林業產業與林產品年鑒[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 上一篇: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思考
- 下一篇: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