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影響分析

時間:2022-04-12 11:39:55

導語: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影響分析

摘要: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國家總人口的比例超過50%,因此發展農業經濟十分重要。在新形勢下,我國正在大力建設新農村,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執行,從而推動農業經濟長遠、穩定發展。論述了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了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強化農村財務管理,促進農業經濟有效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農業;經濟發展

在新形勢的背景下,我國正在大力建設新農村,完善并實施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對農業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但是,從發展現狀來看,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1]。由此可見,只有對現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行充分了解,才能作出相應的改進,實現農業經濟長遠、穩定發展。

1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1.1有利于處理農村財務管理問題。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缺乏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導致制度不完善,出現財務管理工作者牟取私利的情況,形成了“無頭賬目”。部分工作人員通過自身的職權獲取利益,通過不合法的行為,將農村原本的公有財產轉變為自有財產,這樣會直接影響農村財務管理的效率,不利于農業經濟健康發展,阻礙農村的綜合發展[2]。由此可見,完善和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是杜絕不合法行為的主要途徑,是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的關鍵方式,也是新形勢下實現農業經濟持續、健康、長遠發展的核心。1.2有利于提升農村資金利用率。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核心在于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這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從制度層面入手,改善農業資金的使用情況,從而提升財務信息的清晰度及透明度、農村資金狀態以及優化財務關系,對農村資產管理效率提升起一定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村資金管理的科學性與規范性[3]。通過合理運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可以對農村財務管理進行充分、深入的分析,開展與各類同農村資產有關的活動,進而整體提高農村資產的使用效率以及管理質量。另外,可以對農村資金預算工作進行強化,進一步提高農村資金的運用效率,改善農村的財務現狀,達到進一步發展農業經濟的目標。

2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確立方向

2.1信息化管理。現如今,農業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將現代化科技引入農業經濟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良好管理各類農業信息和資源,確保農業經濟發展同時代與建設新農村的需求相符,將市場同農業聯系起來。2.2生產管理。目前,我國各地正在大力落實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明確提出各項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對發展農業經濟具有巨大的推動力[4]。除此以外,將大型、中型企業融入農業經濟發展制度,能夠明顯提升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為農民帶來更多實惠。

3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滯后。我國的經濟水平正在迅速提高,而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農業經濟管理方法不斷創新,然而因受到傳統理念、國情等因素的影響,在確立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上,同西方較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仍存在落后的現象,導致農業經濟的管理體制、發展水平同社會整體經濟發展出現不匹配現象。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明確的管理程序、沒有明確分工、沒有健全政策制度等[5-6]。總體而言,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會導致其發展過于滯后,直接影響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科學管控,進而導致實踐效果差、勞動資源短缺、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制約和影響農業經濟1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的良好發展。3.2缺乏發展農業經濟的觀念。由于新形勢的不斷推動,農村財務管理必須朝著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因此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必須進行改變,進而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7]。想要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相關的政府部門必須要健全與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但從現狀來看,絕大多數工作人員的認知、思想意識等依然非常傳統,導致建設與執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無法獲取預期效果。除此以外,我國眾多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對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更精準的認知,團結合作意識也較匱乏,只重視自身的利益,嚴重制約了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開展。

4新形勢下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策略

4.1完善相關制度并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合理完善相關制度,能夠為執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提供有效依據。在完善相關制度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將自身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當地人口情況、經濟發展情況作為依據,從而為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出積極建議,確保財務管理制度更加系統、全面。與自身實踐經驗結合,相關工作者必須確立與當地情況相符的優化方案,從而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實用性以及可靠性。在提高制度可行性的同時,需要對農村財務工作管理期間存在的諸多干擾因素展開綜合排查和治理,確保其能夠有相關的制度依據,嚴格落實財務管理工作,例如在錄用工作人員方面,必須要將相關規定作為依據,在社會上招聘廣告,不可私自聘用干部親屬[8]。為了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在完善制度期間,必須要實時分析制度,依據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全面分析制度的實用性,保障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大力推動農業經濟發展。4.2融合制度與技術,提升管理效率。充分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提高管理的最終成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想要使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完全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僅要對其中的各項內容進行明確改進,還應有機結合現展趨勢,融合制度與技術,進一步體現制度所帶來的價值。由此可見,在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期間,必須要對現代管理方式的運用給予高度重視。通過運用會計電算化等現代管理方法,實現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提升執行效果,全面提高會計核算水平、規范財務管理制度、提升農村財務的效率,進而為資產管理、財務公開、會計核算等工作奠定信息化基礎[9-10]。4.3強化財務公開,重視村民監督。想要實現農業經濟良好發展,必須要充分發揮村民監督和財務公開的作用。工作者必須要將相關要求作為依據,應用村民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方法,精準、全面地向村民公開農村財務活動的全過程,對村民的監督與管理持接受態度。為了保障公開財務的成效,必須要對資金籌集、代繳代收明細、分配收益、收支、財務規劃等情況進行全面公開。同時,在公告欄張貼財務情況,對其進行公示,及時向村民公開財務信息[11]。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村民的監督成效,必須要在農村成立民主理財小組,提高村民的參與度。在成員選擇方面,應該采取選舉的方式,不得由干部及其親屬擔任。另外,要明確理財小組的管理制度,賦予其合法權益,例如參與財務賬目的核查、監督權以及否決權等,促使財務管理制度能夠全面實現民主和監督價值[12-13]。

5結束語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農業經濟穩定發展對我國整體經濟形勢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與執行期間,要摒棄以往的管理方式和觀念,朝著現代化的管理方向邁進,通過建立合理、科學、有效的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應用與落實的效率,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經濟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德存.試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山西農經,2021(4):46-47.

[2]劉婷婷.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0):124-125.

[3]吳曉東.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推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J].財經界,2020(30):183-184.

[4]單貴玲.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完善策略探討[J].商訊,2020(25):72-74.

[5]董發.淺析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3(15):280.

[6]常世生,鄭德成,齊德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淺析[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7):107.

[7]高彬.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弊端防范與應對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20(8):121-122.

[8]王翌.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困境與出路[J].農業經濟,2020(5):64-66.

[9]王瑞琴.加強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J].山西農經,2003(3):57-58.

[10]杭一鳴.強化監督管理規范農村財務[J].農村經濟,2002(10):72-73.

[11]薛永花.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的實踐研究[J].納稅,2020,14(27):147-148.

[12]劉宏波,劉任.對我國農村村級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9):197-199.

[13]張敬茂.加強農村制度建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J].山東政報,1997(7):17-18.

作者:巫玉珍 單位:寧化縣濟村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