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完善措施

時間:2022-08-13 11:21:42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完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完善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為實現單位內部控制目標,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單位經濟活動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責是管理國家和提供公共服務,其自身特殊屬性決定其內控制度是否規范完善,不僅關乎單位未來發展,也與我國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雖然行政事業單位提高了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首先闡述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意義,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以期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建立和有效實施規范完善的內部控

制制度可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是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管理、服務工作需要資金支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安全,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流程,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監管,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優化調整,避免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控制度建設應關注如何嚴格落實內控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應充分結合我國法律法規,同時還應根據本單位自身特點,確保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更加科學合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有效開展日常活動。

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控制度的意義

財務信息是否全面真實直接關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對財務信息進行有效收集,提高財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規范性,確保單位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完整,從而對單位收支情況進行準確反映,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可以提升單位管理能力,確保單位內部組織結構配置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可以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進行監管,明確經營管理活動流程,確保單位各項活動規范化、制度化,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行政事業單位

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缺乏內控意識

提高內部控制意識是行政事業單位有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但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忽視了單位運營風險,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只是簡單地制定了內控制度,單位并沒有全面嚴格地實施內部控制制度,還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與單位實際情況不符,無法滿足單位實際需求。此外,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將內部控制制度與財務制度及其他制度概念混淆不清,甚至認為內部控制只是單位財務部門的職責,其他職能部門只需按照財務部門的要求進行配合就好。對于屬于本部門的職責也不愿意承擔責任,相關內控工作也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內控制度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使單位政務、財務更加公開透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內控制度時對于內控要素進行羅列時存在不健全的現象,相關機制缺乏有效性。有的行政事業單位沒有設置專門的內控職能部門,也沒有確定負責內控工作的牽頭部門,這將不利于單位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與監督,如果在落實內控制度過程中出現問題,也無法進行及時調整,從而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缺陷。此外,雖然行政事業單位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但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并且與其他相關制度缺乏銜接性,很有可能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的同一項經濟活動適用不同制度時出現沖突的現象。內控制度監督不力行政事業單位設置內部審計部門可以獨立履行監督職能,在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和執行的問題上應該注重如何加強監督力度。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雖然設置了內審部門,但對于內控監督的力度不足。內部審計部門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監督應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整個活動過程,僅僅事后監督起不到應有的監督目的和效果。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脫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認為財務工作便是賬務處理,與單位其他部門工作無關。此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無法對單位業務部門情況進行全面掌握,從而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理業務工作時,無法做出有效判斷,進而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脫節,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工作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控制度建設的措施提高內控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員工應熟練掌握內部控制制度相關知識,提高單位員工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單位員工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重點,從而提高單位員工業務能力。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加強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單位員工職業素養,并且對不同崗位的職責進行明確,確保各相關崗位可以形成相互監督制約。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加大宣傳力度,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完善內控制度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建立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形成有機的整體,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制度有效性。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根據自身單位特點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并將考核機制真正有效地落實到各部門各崗位中去。同時,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來源不同,對單位的資金監督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不同特點建立預算管理制度以及資金資產管理制度,并對單位收支業務審批流程進行細化。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控制度還應充分征求各方意見,有效落實預算編制方法,避免發生資金浪費。加強內部審計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內部審計,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注重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效性。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合理進行崗位設置,在選拔人才時應注重選擇專業業務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員工擔任相關審計監督工作。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應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確保單位審計部門在開展工作時可以更加公平。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定期不定期對內部控制工作結果進行審計檢查,對單位內部控制效果進行準確反映。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對其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監管,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分析與評價。另一方面,如果行政事業單位某個部門權力過于集中,通過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適當對該部門權力進行分解制衡,尤其是涉及收支、采購等業務,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現存的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力。完善內部溝通機制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暢通內部的信息溝通渠道,確保單位內部溝通機制更加順暢,滿足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信息需求。其次,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建立完善的內部信息反饋機制,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信力。最后,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單位信息共享的程度。

結語

綜上所述,內控制度建設是行政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提高其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和規范性,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質量,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還存在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監督力度不足等問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應提升內部控制審計監督力度,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控制作用,避免出現各種風險,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小剛.開發行政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系統破解管理瓶頸[J].會計之友,2016,(8):86-88.

[2]張娟.新形勢下加強行政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經營者,2016,31(8):31-32.

[3]張大寶.行政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時代金融(中旬),2015,(12):233,237.

[4]溫玉英.新形勢下加強行政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6,(8):235.

作者: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