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內科案例教學法分析
時間:2022-12-14 03:40:59
導語:動物內科案例教學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分析案例教學法優勢,介紹案例教學法在動物內科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包括案例收集與選擇、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并就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在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要注意的關鍵點,對動物內科課程的教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動物內科;教學研究
動物內科是高職院校動物醫學專業(或畜牧獸醫專業)一門理論性、實操性和系統性很強的專業基礎主干課。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相應臨床診療手段的應用,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動物內科疾病的發病病因、臨床癥狀、診斷要點及防治措施,還要讓學生了解新形勢下動物內科疾病的現狀、動態和發展趨勢,使他們逐漸成長為既懂得專業知識又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還具有一定現代科技水平的獸醫科技工作者。隨著社會的發展,動物內科疾病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內容也不斷豐富,從常規的家畜、家禽拓延到現在不斷興起的伴侶動物、觀賞動物、實驗動物以及其他一些野生動物。因此,動物內科的教學需要與時俱進,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適應社會及科技的發展要求。通過多年的動物內科教學實踐,案例教學法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與學的互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觀察力、思考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滿意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的教學優勢
動物內科案例教學是在授課教師精心策劃、認真備課和具體指導下,根據動物內科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需要,運用動物典型疾病案例,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動物疾病情境中,討論分析動物內科病的案例,以提高學生對動物內科疾病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組織實施動物內科案例教學法教學,可以將枯燥乏味、抽象難懂的動物內科疾病相關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更加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容易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通過運用解決動物疾病診療問題的方式設計教學問題,能更長時間地將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吸引到尋找解決動物疾病診療解決方案的學習活動中來,使學生產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動力。通過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歸納總結,能更加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不斷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自主分析、自主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有效拓展學生視野和思維,培養學生人際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2]。
二、教學病例的收集與選擇
(一)教學病案的收集。案例教學法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教學案例,教學案例質量高低會直接影響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高職專業課教師都具備雙師型教師教學特點,課堂上是教學能手,課堂外又是生產一線的行家里手。當深入生產一線進行動物診療服務時,經常可以接觸到大量動物疾病病例,這些動物疾病案例不僅表現出臨床真實的特點,而且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隨著手機智能化、便攜化發展,電子照相、攝像功能更為強大,一旦遇到很有教學意義的動物疾病病例資料,就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記錄下來,再結合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剪輯或補充,就是很好的動物內科案例教學素材,而且動物的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通過智能手機將疾病發展情況完整地記錄下來,這樣的案例就有助于提高學生臨床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二)教學病案的選擇。精選合適的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案例教學法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案例的選擇,應依據以下原則。一是目標明確,主題突出。用動物疾病真實典型案例教學,讓學生在真實的動物案例情境教學中提出問題,從而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一個好的動物疾病案例,都會有一個突出的主題和明確的目標,通過解決動物疾病案例問題,能促進學生加深理解動物內科課程相關動物疾病知識的重難點,并能結合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橫向聯系,做到融會貫通,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二是難易適中,具有爭議性。動物內科疾病教學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可過于簡單。如果選擇動物病例的內容過于簡單,學生經過簡單分析都能得出相同或類似的結論,缺乏問題和爭議,這樣的教學病案就會讓學生失去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和吸引力,也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延展性。那些爭議性比較強、易產生不同見解的動物疾病病案,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激勵學生主動查閱資料,增進分析解決問題的熱情。同時,在選擇動物疾病病案時,也要把握好問題的深度和難度,做到難易適中,不要超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范圍,否則會一定程度挫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三是實用性和連續性。在選擇動物內科病例案例時,要選擇那些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緊跟教學進度,病案難度和深度逐漸增加的典型動物疾病病案,使病案教學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同時,還要結合當前養殖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和大學生就業的心理需求,選擇那些效益好、有發展前景的動物物種,遴選發生率高、危害大的動物疾病案例,來不斷調動學生學習、討論和鉆研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拓展能力。
三、案例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案例教學最大的特點是翻轉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交給學生。下面以一典型案例來探討案例教學的組織與實施問題。當學習反芻動物前胃疾病時,學生已掌握了反芻動物前胃解剖結構,也學習了臨床診斷的基礎知識,所以筆者給出一個完整病例——肉牛瓣胃阻塞為例,進行案例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病例:一頭4歲公牛患病,主訴該牛一直食欲不佳,反芻時間特少,近日拒絕采食,排糞停止,磨牙嚴重,兩天前排出的糞便附有血絲,糞呈算盤珠狀。臨床檢查,該牛精神很差,鼻鏡干燥、龜裂,膨脹,不愿活動,39.0℃體溫,心率98次/min,呼吸52次/min,眼結膜潮紅,瘤胃蠕動音減弱,瓣胃蠕動音也減弱,被毛無光。(一)案例教學學習小組建立。分組恰當是案例教學順利實施的前提。在動物內科疾病案例教學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組內成員要有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根據本病例肉牛疾病的情況、臨床癥狀、可能的診斷要點及治療措施,建立學習小組應把握兩個方面。一是規模以3~4人一組為宜,學生可以自愿組合,但要兼顧表現活躍及不善言談者,防止有的小組課堂氛圍過于活躍,有的小組則過于沉悶。二是分工一定要明確,誰組織統籌,誰負責分工,誰歸納總結,誰進行匯報,誰全程記錄等等,要清晰具體。只有建立明確細致的分工,學習任務才能順利完成,成員間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也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得以培養。(二)教學問題設計。案例問題的設計是案例教學順利實施的關鍵。教學案例問題的設計,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是常識性、單一性的,也可以是綜合性的。根據提供的肉牛瓣胃阻塞病例,我們初步設計如下問題。一是常規基礎性問題,比如:肉牛的瓣胃有什么特點?瘤胃蠕動音為什么會減弱?糞便為什么會呈算盤珠狀?等等;二是啟發學生逐層思考的問題,比如:結合已有的肉牛臨床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資料推斷,該肉牛最可能得病是什么?預后情況如何?等等。通常情況下,案例教學問題的設計應該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突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案例問題的難易要適中,有利于啟發學生逐層理解、思考、分析,最終總結得出結論。同時,案例教學問題設計要留下疑問,誘導學生學會思考、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三)案例資料下發。目前,教學班級都建立了微信群,積極組織群討論,利于建立藍墨云班課。利用微信群或云班課這一功能,授課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需要講解的動物內科疾病相關理論知識、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讓學生提前了解動物內科授課內容并查找相關知識,以便進行相應的準備和預習。比如,講授到動物消化系統疾病時,剛好有如上真實案例課,于是便通過微信群或云班課,告知學生本節課將組織一次真實的動物病例案例教學,同時將肉牛病例的資料上傳給學生,以便學生提前了解要學習的教學案例。同時,為確保教學效果,還應提出如下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認真閱讀并熟悉授課教師上傳的教學案例,結合理論講授的知識點,通過圖書館或網絡等多種資源查閱肉牛內科疾病的相關資料,進行深入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意見及問題解決方案。各學習小組也要對教學案例設置的相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形成小組意見,并要做好匯報交流的準備工作。(四)教學案例討論。第一輪討論問題的提出。根據授課教師提供的教學病例,查閱肉牛前胃解剖結構資料和消化系統臨床診斷資料,討論并回答如下問題:肉牛的瓣胃有什么特點?瘤胃蠕動音為什么會減弱?糞便為什么會呈算盤珠狀?學生進行第一輪討論,各組匯報教師所提出問題的主要觀點及依據。第二輪討論問題的提出。結合肉牛已有的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資料推斷,該肉牛最可能得病是什么?預后情況如何?如何防止發生此類疾病?學生進行第二輪討論,分組匯報。討論完畢后,教師就肉牛瓣胃阻塞知識點進行分析、點評、總結,作出正確的判斷及結論。整個課堂案例教學討論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注意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病例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并注意把握好討論問題的主題和方向,細致觀察學生的討論反應,做好引導工作[4]。(五)教學案例歸納總結。在案例教學歸納總結時,在各小組對疾病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并得出結論之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評價學生討論的思路是否正確清晰,分析方法是否科學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恰當合理,交流配合是否流暢默契。重點點評病例案例教學討論中不夠深入的環節,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深入思考,以此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提升他們對于實際生產中類似病例案例的運用技能,正確掌握預防動物疾病發生的方法和措施,而不是只將病例案例分析停留在表面和課堂上。教師對錯誤觀點也不要輕易直接完全否定,而是要本著鼓勵和贊揚的態度幫助學生認清問題的本質,進一步提高學生去探究問題和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應根據案例教學內容的邏輯主線,提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過程和結論,特別是對病例中涉及鑒別診斷的關鍵臨床表現價值,也應作進一步的引申和講解,以提高案例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
四、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思維。以學生為主體的案例教學法,突破了“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傳統授課模式,翻轉了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原本枯燥的動物疾病病例案例經過重新梳理,并隨著案例教學情節的不斷推進,步步深入,引出更加多樣、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病例問題解決方案。案例教學氣氛活躍,參與意識增強,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隨著思想觀點的碰撞,隨時都可能產生新的靈感、新的想法,而這些靈感、想法在教學過程中也會衍生出創新思維。(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目的不僅僅在于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掌握知識,更主要的是通過案例教學來提高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案例是現實問題的縮影,通過案例進行教學,為培養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提供了一個極佳的鍛煉場所和機會。它通過一些典型病例案例教學,讓學生進入真實的案例情景中,進行討論、分析、歸納、總結,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它縮短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學生臨床處理、解決動物疾病診療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由過去被動接受知識變為積極地、主動地探索知識。在整個案例教學過程中,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通過個體獨立或群體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斷,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并在這個過程中鍛煉綜合運用各種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主體,學生接受灌輸式被動式教學,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有部分學生也只是習慣于獨立思考,缺乏共同合作探討問題的意識,不習慣與同學進行過多接觸和交流溝通,更不用說進行團隊合作。案例教學需要每個小組成為一個共同體,小組成員彼此間既獨立又相互依存,使學生能獨立思考,又可以廣泛合作。教師也要根據教學要求,有意識地布置一些能讓學生既需要進行分工又要有合作的實踐型作業,讓課內合作學習在課外繼續得到延伸,使“合作完成”成為學生的重要理念[5]。(四)增強教師教學能力和促進教學相長。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利用教學案例引導教學活動,是一種針對性、啟發性、實踐性、研究性和實效性很強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案例討論課上,授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組織課堂和掌控課堂能力。在整個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還要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進行探討,使學生作出更加準確的結論。同時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為了應對學生在案例討論、分析過程中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需要查閱大量與教學病例相關的資料,充分備課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因此案例教學模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高的標準促使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從而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五)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需要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學生們要發言、要提問甚至存有爭論,教師必須給予及時正確的引導,這對授課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態度及教學責任心也是一種更加嚴格的考驗。通過案例教學法教學,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把經驗與知識、情感、社會期望等結合起來,從而激發教師提升職業素養的動力。同時,案例教學法又是一種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的開放性教學方式,能激發教師不斷提升各方面教學能力,有效提高教師隊伍職業素養,確保案例教學的順利實施。
五、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充分的前期工作準備。課前準備是否充分是案例教學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授課教師一定要做好以下三項準備工作。一是必須提前熟悉整個教學病例材料,把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論知識點與教學重點有機結合起來;二是要預測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與想法,確定介入討論的時機,制定相應的病例討論引導計劃;三是要收集與病例有關的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等影像圖片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并運用文字、圖表、圖像、聲音等多種元素結合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使教學如同親臨診療現場,更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學好動物內科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合理的教學節奏掌控。掌控合理的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是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由于每門課程受學時數和課堂時間的限制,在實施案例教學過程中,要求授課教師對整個教學課程的進度安排既要井然有序,還要全盤駕馭。進行教學案例討論分析時,授課教師要認真全面地聽取學生對病例分析的討論發言,全面準確地歸納學生回答的問題和想法,幫助學生理清病例分析思路,并及時指出病例所涉及的關鍵點,促使學生對問題的關鍵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及時把控課堂教學秩序,當同學們討論過于激烈和出現冷場時,適時組織介入,以緩解課堂不和諧現狀,確保課堂氛圍相對輕松和諧。同時,還應根據案例問題的輕重緩急來分配討論時間,并運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有效控制課堂教學的進程,確保在正常的教學課時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6]。(三)恰當的教學時機運用。學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的病例案例相關課程理論知識基礎上,才有可能開展病例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從而實現案例教學目的。在進行病例案例教學前,學生要對動物內科課程的理論基礎知識進行學習,提前熟悉和掌握動物內科疾病發病的原因、機理、癥狀、診斷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等基本知識,這些都是案例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案例教學,病例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體現。
六、小結
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還能對授課教師能力提升有極大的幫助。成功的案例教學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全面熟悉教學案例,還要有廣博的知識,較強的邏輯分析、知識概括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要使案例教學在動物內科教學中成功應用,很有必要建立系統豐富的動物案例教學資源庫,同時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也要作出相應的轉變。
【參考文獻】
[1]葛長江.臨床案例教學法在心內科教學中的應用[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0,46(6):557-558.
[2]張磊,王少清,周鵬,等.案例式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0,5(1):91-92.
[3]孫子龍,牛瑞燕,王俊東,等.CBL與PBL教學模式在獸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2(1)1:23-24.
[4]李馨,趙春霞,符亞原.動物科學專業課程案例教學方法的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13):174-176.
[5]紀家濤,蔡斌,韓慶奇,等.微信及結合案例教學法在泌尿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104-105.
[6]段軍倉,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醫學教育,2015(7):145-146.
作者:蔡澤川 關文怡 艾君濤 盧愛軍 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外語教學本質思考
- 下一篇:財務管理課程案例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