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法在音樂課程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6-30 05:16:25

導語:情景教學法在音樂課程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景教學法在音樂課程教學的應用

【摘要】所謂情景教學法,主要指將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學活動引入到課堂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從音樂教學自身的角度來講,情景教學法不僅能夠引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還能夠深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促進音樂課程教學整體目標的達成。本次研究中,文章主要針對音樂課程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以及具體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音樂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發。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音樂課程;教學;應用

從音樂課程本質的角度來講,它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具有較強的審美性特點,同時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特點。要想真正提升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高校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景,提升教學內容的形象性,為學生營造富有情感色彩的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一、音樂課程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一)培養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人們都說:“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推動力。”學生在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的前提下,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也能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從音樂學科本身的角度來講,音樂學科的情感相對豐富。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帶有積極的感情色彩往往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進而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由于知識掌握的壓力相對較小,因此興趣就成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要動力[1]。受到學習和就業壓力的影響,大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普遍不高,因此通過音樂情景的創設能夠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有更加深入的感悟,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二)鼓勵學生內化音樂知識。學生在內化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除了要深化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之外,還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將原有的經驗融入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使原有的經驗能夠得以豐富。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內化音樂知識的過程就可以理解為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逐漸深化的過程[2]。因為學生之間的音樂感受能力普遍存在較大的差異,加之不同時代的審美特點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單純依靠學生個人的力量很難達到內化音樂知識的語言,這時就需要通過音樂情景的創設深化學生感悟。例如:在欣賞貝多芬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貝多芬生活的時代了解較少,在理解貝多芬音樂作品內涵的過程中也普遍存在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提升教學內容的傾向性,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端正學生欣賞音樂作品過程中的態度,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三)提升學生創造能力。大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他們更希望能夠得到身邊人的關注。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的過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公平,提升學生之間的信任度,在此基礎上,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3]。教師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創設情景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創造力,達到提升教學整體效果的目標。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的過程中,要重視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教學整體效益的提升。(四)提升學生音樂實踐能力。音樂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情景教學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踐是學生提升自身音樂素養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反復不斷地實踐中學生才能深化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實現自身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4]。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多為學生創設音樂教學情景,鼓勵學生在教學情景中參與實踐。例如:教師可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樂器制作,調查當地的傳統音樂文化等,在真實的情景中,使學生能夠對音樂的真諦和神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合理應用自己學到的音樂知識,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現能力以及音樂感受能力。與此同時,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進而有效提升自身的音樂實踐能力。

二、在音樂課程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的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可借助高校的多媒體設備主動為學生創設音樂教學情景,通過向學生展示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相關樂器的演奏實錄,音樂活動現場的情況,在線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景,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能夠更加深入。在此過程中,有效彌補教師在講解音樂知識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音樂印象,達到鞏固課堂教學整體效果的目的,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知,豐富學生視野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過程能夠更加活躍,在此基礎上,真正達到激發學生情感的教學目標,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與此同時,在創設音樂教學情景的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還能使課堂教學的信息容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教學活動的靈活性,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得到美的享受。(二)通過活動營造教學情景,豐富學生的感情學生。在參與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是課堂的學習者,同時更是課堂的鑒賞者以及表演者,課堂上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客體,同時更是審美的主體,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學生的角色也在相應地發生變化。因此,在音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活動營造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在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音樂感情。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音樂劇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組織教學活動的方式營造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音樂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參與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都能得到有效調動,在此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音樂的情感與情緒,通過不斷地參與豐富自己的感情,實現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三)通過教學語言創設教學情景,借助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情感。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自己語言表達方式的重視,講解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證親切簡潔、幽默風趣,確保自身的語言表達通俗易懂。在教師的引導下,多數學生都能夠主動進入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在此基礎上,真正達到通過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情感的教學模式[5]。教師在通過教學語言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表情,掌握表情的分寸,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音樂情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有效深化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四)教學中引入生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情感。音樂是現實生活情景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不論是音樂的節奏,還是音樂的表現形式都沒有脫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生活素材的引入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例如:在音樂創作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音樂創作素材,使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體會音樂創作過程。在此基礎上,深化學生對音樂創作活動的了解,使學生能夠學會用音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學生在學習情感與音樂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是一項具有較強系統性的活動。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提升自己的掌控能力,保證情景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的基礎上,避免出現因過多設置教學情景,而導致喧賓奪主的情況出現,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帶給大家一些有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騰鳳.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與創新[J].藝術評鑒,2019(23):84-86.

[2]陳慧.淺析綜合類高校音樂教育現狀以及改革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9(35):178.

[3]吳姝嵐.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常見問題與對策[J].北方音樂,2019,39(22):94-95.

[4]周沫.需求導向下的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建設探索[J].藝術評鑒,2019(21):115-116.

[5]李新榮.淺析新形勢下高校音樂學專業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實踐[J].北方音樂,2019,39(21):200+203.

作者:王莉 單位: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