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的樂趣性

時間:2022-03-14 08:12:38

導語:初中生物教學的樂趣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教學的樂趣性

一、故事導入,引發興趣

故事永遠都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這不僅因為故事引人入勝,更是因為故事中充滿趣味。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恰當地將相應的教學要點融入有趣的故事中,相信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在設計故事前,教師應當首先對教學內容十分熟知,只有充分了解教學要義才能夠抓住教學重點,找到其與故事的結合,從而將知識融入故事中表達出來。這樣的課堂導入不僅避免了傳統的課堂導入的枯燥乏味,更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在講“軟體動物”時,如何能夠讓學生對于這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概念有很好的理解與認識呢?我想到了故事導入法。我將教學要點充分融入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典故中來,利用提前做好的幻燈片向學生們播放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學生們不僅看得非常投入,看的過程中還不時傳來愉快的笑聲。

看完后我因勢利導,向學生們提出幾個思考問題:

①蚌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的殼里,它是如何呼吸的呢?

②為什么蚌殼能夠將鳥的嘴緊緊夾住,它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結構呢?

③從這個故事中你能看出軟體動物的某些特征嗎?這幾個問題和教學要點的聯系都很緊密,將這個故事引入后,學生們的思維被激活,對于這些問題也充滿了興趣,在我順勢展開了課堂教學。

二、聯系實際,引發興趣

生物課程中的很多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某種程度上它解答了學生們腦海中一直留存的某些疑問,這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更是能夠讓學生增長不少知識。對于很多教學內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夠很好地和生活進行聯系,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識,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一直都是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這個知識點很好的解釋了他們腦海中一直留存的“我到底從哪兒來”的問題,于是,在對于這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我充分將其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與比較。在給學生介紹了大體的知識框架后,我向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我讓他們思考一下“雙胞胎”是怎么來的,“雙胞胎”又有哪些可能。

這個問題充分引發了學生們的興趣,他們立刻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由于剛剛接觸這部分教學要點,學生的基礎知識還不牢固,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可能很透徹,但仍然有同學得出的答案和真實的情況很接近,于是,我綜合了學生們得出的各種答案,對明顯不正確的答案,我會一點點和學生們分析,直到這個答案被推翻,比較接近的答案我會順著這個答案進一步和學生們展開深入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都非常投入,通過我的講解,學生們終于弄懂了雙胞胎的生物學來歷,學生們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對于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展開了細致的剖析,這堂課的教學效率也十分高。

總之,生物課程中的教學內容都富有很強的趣味性,這一方面因為其和自然界以及實際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另一方面是生命科學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生物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事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很多生物原理,也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生物技術在目前生活中的各項運用來提升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將生物實驗帶到課堂,更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生物課程學習的樂趣。教學實踐證明,激發學生興趣才是提升課堂效率最有效的途徑。

作者:朱婷單位:江蘇省鹽城多倫多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