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5-24 08:37:08
導語: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解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實效,對六盤水市民族中學初中生物實施翻轉課堂前后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了差異顯著性檢驗,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實施翻轉課堂和傳統教學的兩組學生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但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的平均成績有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究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有明顯提升。
關鍵詞:初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分析
翻轉課堂是2007年由美國化學教師亞倫•薩姆斯(AaronSams)和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Bergmann)提出的并逐步實踐和開展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當時沒有得到大力的推廣,只在美國的一部分學校流行。直到2011年,SalmanKhan在TED發表了主題為“讓我們用視頻重造教育”的演講,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教育工作者對翻轉課堂的高度關注。現在國外比較有特色的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模式有:林地公園高中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罕學院的翻轉模式、哈佛大學的翻轉模式、河畔聯合學區的翻轉模式和斯坦福大學的翻轉模式。隨著翻轉課堂在全球的火熱興起,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得到了國內諸多學者的關注,但目前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尤其是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研究還很欠缺。在我國眾多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教學模式在學科適用范圍、可行性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翻轉課堂理念進行教學的學校主要有重慶市江津聚奎中學和廣州市海珠區第五中學。廣東實驗中學的李建湄教師和華南師范大學的李玲教師闡述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運用實例探討了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過程。江蘇省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的王紅梅教師通過論述翻轉課堂的起源、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模式的比較以及翻轉課堂模式的設計,總結并突出了翻轉課堂的應用價值是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此外,還有很多對翻轉課堂理論的論述,例如,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從六個方面較深入地論述了翻轉課堂的真正內涵與本質,并為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翻轉課堂的中國化)指出了明確的、可實施的努力方向。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中的運用研究,多數是以同一節內容為例,對不同課堂模式進行對比研究,例如,張鐸教師和唐倩教師以“免疫與計劃免疫”這一節內容為例,兩個課時分別運用不同的課堂模式,即翻轉課堂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從學生花費的時間、學生學習的狀態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總結翻轉課堂模式運用的利與弊。2015年,貴州省六盤水市民族中學開始實施翻轉課堂,但至今還沒有人對六盤水市民族中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研究。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意義
隨著新課改向縱深發展,其對初中生物教學也相應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為了達到新課改對學生學習三維目標的要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翻轉課堂做出了一定的改變和創新,然后將其運用到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將我國生物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主動學習、實踐行動和探究學習上,強調對學習者動手能力的培養,希望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開創更具挑戰性和創造性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預習時間最大化———延長學習時長和課堂學習高效化———提升認知理解程度,培養了初中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教師應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像傳統課堂那樣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在傳統課堂中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與教師之間也沒有太多的交流。六盤水市民族中學于2015年秋季,在初二年級生物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我對其實施效果進行了研究,以期了解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實效。
二、實施翻轉課堂的對象、方法及過程
1.對象。六盤水市民族中學2016—2017學年初二年級1班和2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其作為實驗組;3班和4班實施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將其作為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都由同一位教師上課。2.方法及過程。(1)自主學習傳統教學模式由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十分鐘的看書時間,教師在學生看書的過程中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這一堂課的學習目標,并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一起探討。(2)提問階段在學生看完書后,教師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當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時,教師應用激勵性的語言鼓舞學生,用暗示性的語言激勵因害羞而不敢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提問應由淺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同時教師要兼顧基礎不同的學生。(3)講解、探討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要求,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師生一起探究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各種設備來尋找答案,如教室的多媒體和手機。列舉一些恰當而又貼切的事例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實施翻轉課堂的效果評價
1.定量評價。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考試成績用Excel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結果用平均數X和標準偏差S表示,并對兩組成績的差異性進行t檢驗,統計結果見表1。注:P>0.05,表示無顯著差異。由表1可知: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生平均成績有所提高,但兩組學生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2.定性評價。(1)實驗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是否得到提高。發出調查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16份,收回率約為97%。將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95%(第1項)的學生喜歡初中生物課,98%(第2項)的學生喜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但只有28%(第3項)的學生愿意在課外花20~30分鐘的時間在生物學科上,38%(第4項)的學生認為生物考試沒有必要或者持無所謂態度。由此可見,學生喜歡但不重視生物課,也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去學習生物。75%(第5項)的學生獲取生物知識的途徑是生物課堂,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87%(第6項)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巧妙地利用身邊的例子進行教學,或者學生看書后教師引導他們進行探討,95%的(第7項)學生希望在教師的輔導下參與各種教學活動,60%(第8項)的學生有生物學習計劃,并能靈活執行,80%(第9項)的學生能做到課前預習,按時完成作業,合理利用自習課。在課堂教學中,84%(第10項)的學生能夠聽懂并記錄重點,67%(第11項)的學生能輕松完成課業,不覺得有壓力,但只有3%(第12項)的學生能夠長期堅持預習、復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待提高。61%(第13項)的學生喜歡探究性的生物作業,在課后,71%(第14項)的學生能獨立、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當生物作業中出現錯誤時,75%(第15項)的學生能找出錯誤原因,請教教師和同學并及時更正,遇到難題時,94%(第16項)的學生通過問教師、同學或自己思考鉆研解決。(2)學生課堂表現分析在預習階段,教師用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看書,如學習“鳥類”相關內容時,教師會提出“為什么鳥會飛”“鳥類的飛翔需要什么條件”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使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學一起探討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在提問階段,教師首先用簡單的問題來提問,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如教“腔腸動物”內容時,教師用“腔腸動物的特征有哪些?”這類能在書上找到答案的簡單問題來提問,讓學生主動回答,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然后增加問題的難度,如“腔腸動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讓學生通過思考、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回答,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在講解階段,教師巧妙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講解,如講“脊椎動物”時,教師提問“咱們吃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如吃蝦和魚)有什么明顯的區別”這樣的問題,既貼近生活,又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四、結論與展望
六盤水市民族中學初中生物實施翻轉課堂前后,學生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9±18.01分和63.53±18.51分,實施翻轉課堂前后學生成績無明顯差異(p>0.05),但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的平均成績有所提高。通過對實驗組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我們得知:95%(第1項)的學生喜歡初中生物課,98%(第2項)的學生喜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61%(第13項)的學生喜歡探究性生物作業。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增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課堂上,師生積極互動,教師因材施教,課堂氣氛活躍,提高了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注重知識講解,更重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給初中生物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而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的生物課堂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真實有效的教學課堂已經成為每位教師面對的一個戰略性問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教學是師生溝通、師生積極互動的過程。學生是課堂和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培養了初中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總體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是積極的,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時間的沉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更加有效,會被更多的學校和教師所采用。
作者:黃 倩 周慶萍 熊榮川 羅光春 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
- 上一篇:如何推進小學課改研究
-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學生態倫理教育研究
精品范文
10翻轉課堂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