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教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時間:2022-03-22 09:57:42
導語:個性化教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標的出臺,為鄉村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環境中,鄉村語文教師必須要按照新標準,對現有語文教學進行改革與完善,以達到對學生語文能力進行培養與強化的目的。本文將以人教版為例,對新課標指導下的鄉村語文教學方式展開全面論述,旨在提升鄉村語文教學水平,強化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一、優化教學理念,提升教師自身水平
作為教師,其自身的素質水平以及教學理念,會對最終的課程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鄉村教師應按照新課標要求,對自身固有的教學理念進行優化與創新,并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身的語文知識儲備水平以及教學能力,尤其要注重對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學習;要對新課程指導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把握新教材與新課程的教學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問題意識、課程意識以及開放意識,并要在此基礎上改進課程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思維方式等,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與安排;要注重對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及合作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利用新教材知識多元化以及多選擇性的優勢,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與探究問題;要保證答案的開放性,以便最大限度對學生的思維意識進行激發與強化,使他們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式。
二、增強學生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對學生進行創造力以及思維訓練的最佳途徑,也是激發學生對于課程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為了有效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創建出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發言,將自己所產生的疑問完整地表達出來。教師必須要注意的是,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提出疑問時,教師不應直接對問題進行解答,而是應通過引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使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對問題本質進行層層剖析,最終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完成對知識點的學習。通過這樣的問題思考方式,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進行有效鍛煉,使他們能夠真正意識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所在,并會通過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式,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事半功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
新課標提出,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個體差異性予以足夠尊重,應按照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為適合的教學方式。在實施個性化教學之前,教師應通過走訪調查以及教學中觀察等方式,對于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以及學習接受能力等進行全面性調查,并要對這些調查結果記錄、存檔,要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深入研究,并將研究結果運用到課程及設計之中,設計出分層次的教學內容以及問題難度,并在課程教學中按照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以及綜合情況,對教學內容以及問題難度進行合理安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學生在打下良好學習基礎的前提下,其語文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四、加大語文實踐教學,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屬于基礎性學科,是其他學科進行教學與學習的重要前提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大對語文實踐教學的力度,要將語文教學母語課程的特點與優勢完全發揮出來。母語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充分的學習資源以及使用環境,在學生對母語知識點以及規律進行學習之后,便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斷使用,來逐步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這一優勢是外語教育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一方面要運用多樣化手段,為學生提供出更多實踐機會與平臺;另一方面要對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與利用,要以此來豐富語文課程教學資源,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的目標。
總之,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并不是對之前教學方式的完全否定,而是對原有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目標的一種改進與優化,是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科素養為目標的。因此,鄉村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問題,要對新課標指導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要結合鄉村學校以及學生實際,制訂出更加民主、科學的語文教學方案,進而為鄉村的學生提供出更加理想的語文學習環境,使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能夠不斷提升。
作者:劉冀斌 單位:靜寧縣紅寺鄉甘灣小學
- 上一篇:數學學困生個性化教學研究
- 下一篇:初中地理個性化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