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分析
時間:2022-09-26 11:14:52
導語: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實現教學資源的互聯、互通與互享,文章首先對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進行了概述,然后闡述了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的主要特征,最后論述了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的具體過程。
關鍵詞: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
伴隨教學課程的快速改革,傳統的教學資源供給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求,在“互聯網+”大數據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學理念與全新的教學技術逼迫傳統教學模式改革,因此積極對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開展探索非常必要。云平臺有很多教學資源可供教師與學生使用,對學生的備考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滿足個性化需求需要研究與探討。
一、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概述
云平臺教學資源的供給可以滿足廣大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采取按需分配的供給模式將大量的教學資源平衡分配,從而進一步保障了教學環境的安全性、穩定性與科學便利性。借助云平臺供給教學資源的現代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1]。云平臺供給教學資源的現代教學方式十分先進,在教學資源的供給方面成本較低,開展教育教學的方式簡便靈活,這就意味著借助云計算平臺教學,對廣大學生的上課時間和地點都沒有了硬性要求,學生可以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如平時工作時間及課本內容學習的進度開展獨立學習,以更好地完成開放教育的課程。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主要是指為了滿足各班級教師的教學需求及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資源供給從最初的設計、拓展存儲空間到教學資源的管理,嚴格規范程序,以更好地將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云計算平臺得到廣泛的應用[2]。計算機輔助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借助計算機開展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與制定的教學目標,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上的體驗,通過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不同的上課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與學習的興趣。云計算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解決了傳統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中的獨立問題與資源無法進行共享的問題,真正實現了教學資源的互聯、互通與互享。
二、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的主要特征
傳統的網絡教學資源供給模式中,設計目標是以教學工作者為中心,對及時跟進教學進程、豐富教學內容制定的教學方案,有很強的教學實踐意義。傳統的網絡教學資源供給模式有以下特征。一是網絡化,教學資源的供給是借助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教育工作者通過互聯網平臺下載所需要的教學資源。二是數字化,網絡教學資源供給方式主要是采取了圖片、視頻及相關文字的形式。三是操作便捷、靈活,在互聯網平臺下載所需要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及學生的掌握程度,對內容進行修改、編輯及篇幅的增加與減少,從而保證教學資源更符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云計算輔助教學與云計算輔助教育建立在傳統的網絡教育資源供給模式的基礎上,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學習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進程。云計算輔助教學與云計算輔助教育采用學習內容差異化的形式為每個學生制定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方案[3]。與傳統的網絡教育資源供給模式相比,云平臺教育資源供給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搜索引擎更加方便快捷,結構化進程十分明顯。云平臺教育資源供給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云平臺資源供給程序標準,云平臺的教學資源供給從最初的云計算設計到資源的制作與后期的管理、存儲都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這一特點有助于云計算平臺擴大存儲空間,增加云計算平臺教學資源供給的快捷性。二是云平臺教學資源供給模式搜索性能較強。在搜索引擎方面,云計算平臺速度較傳統網絡平臺快,搜索精準度高。三是云平臺教學資源供給模式具有重復利用性,滿足廣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云平臺的上課時間與上課地點十分靈活,教學資源可以在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可以根據每個單元結構進行知識的重組與構建,以形成全新的教學資源。云計算系統高精確的資源共享與關聯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
三、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的具體過程
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可分為三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對教學資源進前期的設計、征集與開發,要充分調查學習者對教學資源的學習需求及教師想要搜索哪些方面的教學資源。通過嚴謹、縝密的調查分析完成教學資源的供給。第二個過程便是對供給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性評估。首先,要對云平臺供給教學資源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包含可操作性、有用性等的評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改與完善。對供給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性評估的主體分為三類,一類是通過云平臺進行學習的學生,一類是教學人員,另一類則是云平臺的系統管理人員。其次,要重視教學人員對教學資源準確性與可操作性的評估,重視學習者對教學資源有用性的評估。如果對教學資源要求較高,還需要通過引入專家進行評估,從而保證評估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第三個過程是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的使用過程。首先要注冊云計算平臺用戶,用戶身份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一種是教師,還有一種便是家長。學生在進行用戶注冊時,需要填寫一些詳細的信息,以更好地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如學校名稱、班級及學習課程等,這也會保障教育教學資源供給的針對性。學生在云計算平臺進行學習時可以根據自己輸入的課程、班級及學習進度,搜索所需要的學習資源,云計算平臺也會通過大數據實時推送有關學習內容。在云計算平臺上,廣大學生可以學習很多資質較高、經驗較豐富的教師講的課程。學生在云計算平臺還可以進入同一專業的學習群,與朋友、同學添加好友,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實時交流。作為學校的教師,除了在云計算平臺學習優質教師講課采取的技巧與方法、下載有用的教學資源,還可以將自己講的優質課程到云計算平臺,進行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也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授課經驗的交流。家長通過注冊云計算平臺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如圖1所示。
四、結語
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差異化教學,滿足了不同學生對于學習資源的需求。但當前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很多領域都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僅需要云計算平臺技術人員的努力,還需要政府給予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學校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積極配合與應用,從而更好地借助云平臺個性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霍麗榮,于淼,高義棟.云計算支持的群體協作學習環境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5):77-80.
[2]周文娟.基于云計算的英語泛在學習模態與學習資源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73-78.
[3]余勝泉,萬海鵬.支持課程大規模開放的學習技術[J].中國電化教育,2014(7):117-118.
作者:王林生 單位:自貢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淺析數字時代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
- 下一篇:情景教學法在“財務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