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教學方法創新元素研究

時間:2022-07-13 11:25:59

導語:高校英語教學方法創新元素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英語教學方法創新元素研究

摘要:新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程度的加深使得英語已經成為當前國際交往、工作交際和生活交流的重要外語,國家和社會對于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當前,各高校也非常重視英語教學,尤其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英語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教學核心,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改進,文章在對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優化創新措施,旨在提升高校英語教學水平,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方法;創新;核心要點;架構

當今中國在世界交往中的地位愈發凸顯,國際交流和經濟合作更加緊密,因此,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但是,受中國高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限制,我國高校大學生的英語能力遠達不到社會人才發展的要求。人才和創新是當前世界的主流趨勢,我國當前發展離不開知識創新和人才創新,創新型發展戰略是對人才需求的整體要求。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高校在英語人才的培養方面必須及時調整,及時改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然而,縱觀近幾年教育改革發展現狀,英語教學在各教學階段都有長足的進步,但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實際應用型英語人才依然缺乏。當然,造成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現狀的原因很多,本文將就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對癥下藥。主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核心要點架構等方面出發,研究高校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方式方法,對自身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創新,促進高校英語整體水平的提升,不斷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英語人才。

一、當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基礎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為主。對于英語的綜合會話能力、寫作能力和專業英語的教學方面明顯不足,這就嚴重限制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當然,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高校教學硬件設施的缺乏,師資力量的水平等都是其中重要原因。然而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最為關鍵的是高校英語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置不當。當前,高校英語的教學重點也是側重于讓學生拿到理想成績畢業或者是通過等級考試,嚴重的趨于應試化教育,非常不利于高校英語教學的優化和復合型英語人才的培養。(一)課程體系設置不全面。社會全面實踐人才的需求對高校英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這就使得傳統英語課程體系不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這些存在的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一是課程設置方面單一單調。高校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既要滿足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求也要滿足他們的差異和個性發展。顯然,在當前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統一的課程模式,標準的教材和幾乎相同的教學方式必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二是課程比重不合理。高校英語基本已經脫離應試教育的桎梏,教學目標是培養有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人才。英語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最終的實際交流方面,因此英語聽、說能力是重點。然而,縱觀現今高校的課程設置,大多仍以知識點、語法和單詞的講解為主,很少涉及到相互之間口語的交流。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學生不敢張口、不愿張口的“啞巴英語”,嚴重影響學生的實際交往,不利于人才的培養。三是對多媒體設備的利用不夠。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各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設備完備,但是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多以紙質教材為主,對多媒體的利用還主要集中在為學生播放英文電影、聽力等方面,缺乏創新和開發利用意識。(二)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陳舊。英語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深化,網絡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與教育的結合誕生出層出不窮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例如翻轉教學、慕課、微課等教學模式??v觀我國目前高校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課堂教學中,雖然大多高校已不斷運用現代教學設備豐富教學方式,但其實沒有從觀念上解決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手段依然以講解為主,忽視了英語語言教學應該以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為主,忽視了學生實踐交際能力的培養,“啞巴英語”的學習現狀在今天仍然很普遍。高校英語是貫穿于教學始終的重點課程,無論是英語專業的教學,還是非英語專業的必修課,都存在教學方法單一陳舊的現象,如不及時解決,將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開發。當然,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不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構建和改進。(三)教學內容選擇缺乏科學性。當前我國高校英語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英語教學內容的選擇缺乏科學性。教學內容傾向于講授適應各類考試的基礎理論知識,對學生的英語交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很少涉及。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一般也是以精讀方面為主,而相關研究表明,知識量過大的精讀教材直接導致學生的繁重的課業量,進而對英語產生厭惡感,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更加不利于學生進行相應的口語交際訓練。這樣不僅實現不了教學目標,也對學生整體英語素質的強化產生不良影響。此外,教學內容的不合理還體現在后期教學中,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有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基本遵循前期必修的基礎課程和后期選修課程。因此,在教學內容上顯得相對雜亂,基礎課程主要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選修課程則是以英語閱讀課程、聽力課程、專業英語等為主,而這些課程才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專業能力的重要內容,將之設置為選修內容,一方面學生會產生輕視心理,另一方面也會產生盲目選擇性,從而對學習綜合能力的培養產生嚴重的限制。(四)評價、考試體系不合理。大學英語四級、六級,專業四級、八級考試是當前高校英語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幾乎每所高校都把通過四級、六級考試作為畢業的一個重要參考,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重視英語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對當前人才的需求多重視人才的英語交際能力,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又是注重學生英語理解能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于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v觀當前英語教學現狀,教師還是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四六級考試過關上,大量的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養。這樣為應付考試、拿到證書而進行的英語學習,不斷地消耗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無法體會學習英語語言的真正魅力。而且各種英語等級考試本身也是不盡科學合理,考試題型單一、且多以選擇題型這樣的客觀題為主,無法全面測試學生的語言能力。即就是學生高分通過四級、六級,仍然口不能言,筆不能書,談何全面人才?

二、高校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改革課程體系,形成個性多元教學形式。基于綜合性應用人才的培養需求,結合當前注重基礎、理論而忽視應用實踐的教學情況來看,改革當前課程體系的設置至關重要。因此,除了基礎的主修英語課程之外,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學習水平開設豐富多元的選修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能力,還可以通過選修課程進行靈活運用,最終達到英語綜合能力培養的要求,確保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能順利運用所學英語知識。新課程改革對于多媒體教學的重視也使得課程設置呈現多元化趨勢,在英語教學中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創新教學。網絡便捷的資源優勢和幾乎零距離的互動交流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用重大,多媒體如今已經在高校教學中普遍應用,有多媒體教室、甚至有的高校建立自己的多媒體資源庫,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需求找到適合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提高,不斷創新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二)改變課堂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要求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課堂模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任何改革的實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目前高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依然沿襲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甚至沒有。本身英語教學課堂就相對于其他課程需要更為活躍和交流的氛圍,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是相互交流和學習的狀態,只有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才能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只有積極的參與到英語語言環境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創新教學方法也是培養英語綜合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首先,傳統教學對學生英語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限制很大,課堂教學逐漸向開放式實踐課堂轉變。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基礎,是英語交際能力的基石,只有筑穩根基才能不斷創新。因此在培養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要不斷拓展學生的能力。開放式的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和平臺,把學生培養成為與世界接軌的新型人才?,F如今,開放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是學生不斷提高的可利用優勢,例如慕課,合作學習、社會實踐等,學校要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和方法,拓寬學生英語知識,增加英語實踐的機會,從而使他們具備社會人才需要的英語語言技能。(三)創新教學內容,提高英語專業性。高校英語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最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當然不能違背這一教學基本規律,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該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當前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課程在教材使用上都是各高校自行選擇,這一點是相對合理的,學??梢愿鶕虒W特點自主選擇適合自身的英語教材,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教材內容方面仍然存在問題,大多是以英語基礎知識講解為主,缺乏理論與實踐隨行且緊密結合的教材,這是當前高校英語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該創新和改革的部分,教學內容要圍繞學生、圍繞英語教學實踐,突出聽、說交流能力,重視讀、寫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四)轉變教學評價制度,創新學生考核模式。運用單一的考級考試考評機制來考核學生英語學習能力顯然是不合理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形成學生能力的偏差,不利于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為了通過考級、拿到相應的證書,勢必是有針對性的學習,學習內容必然集中在考試內容上,而考試內容又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對學生英語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不涉及。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實際交際能力,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轉變考核機制,增加對學生語言輸出表達的考核,多采用過程評價。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就重視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學生平時英語課堂的表現來決定學生的優劣,當然,最終考試手段也是必要的,但是將考試的內容豐富化,綜合化很有必要。總之,就是豐富評價機制,不斷創新考核機制以適應學生英語實踐能力培養需求,始終確保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高校英語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保守成規、缺乏創新的問題,尤其是沒有很明確的認識到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英語人才,但這正是高校英語教學的核心要點,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架構全面、科學、合理的英語教學體系。在今后的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要點要放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定位英語作為語言的交際作用這一本質,在這一要點的引領上創新教學方法,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往提供源源不斷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59.

[2]余娜,張蓉.高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10(16):118.

[3]蔡基剛.關于我國高校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2(04):306-308.

[4]黃仁峰.高校英語課程體系動態管理模式的建構[J].肇慶學院學報,2008(03):89-93.

作者:孫偉民 單位:寧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