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研究

時間:2022-04-09 09:48:53

導語: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研究

1教育資源共享概述

1.1教育資源

無形資源主要指教育管理模式、風格、文化、制度、學校聲譽等,是一種看不見的資源,相對于有形資源來說,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是高等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積累的財富,在教育資源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2教育資源共享

教育資源共享是指各高校內部、各高校之間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它不僅包括圖書資源、網路資源、實驗設備、運動設備等物力資源的共享還包括師資共享等多種形式。實施教育資源共享可以在少增加或者不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發揮現有人力、物力、財力及信息資源的作用,提高高校辦學的效率和教育教學的質量。簡單講就是通過各個單位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從而實現共同使用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1.3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1.3.1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全球經濟迅速實現了一體化,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越來越大,對駕馭科學技術的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培養適合經濟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是高校普遍面臨高校教育資源共享與提高教學質量研究張利娟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451150的問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高校有限的教育資源能否滿足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憂心忡忡,很多地方院校的教育投入非常有限,資源相對匱乏,這嚴重限制了地方院校的發展及人才培養方案,也影響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實現高等教育有限資源的共享既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1.3.2資源短缺與浪費要求實現共享近年來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學生的數量急劇增加,高等院校教育資源越來越緊張,師資的匱乏使得一些基礎課程和熱門課程只能以大班的形式進行。很多實踐課程,也總會出現設備不足、實驗室不夠等問題。而高素質人才資源的短缺引發高校之間的惡性競爭,強勢高校和核心高校在與弱勢高校的競爭中處于不平等地位,致使后者損失慘重,損害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健康發展。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與高等教育資源短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資源存在著極大的浪費現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多數高校都配備比較完備的教學設施,這些設施確實有存在的必要性,但真正使用的卻不是很多,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在這種情況下,實施教育資源共享,多個學校通過簽訂協議共同引進和使用這些設備就顯得十分必要。1.3.3形成學校優勢提高教學質量要求資源共享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對于學校自身,也有很大益處。一方面,它可以促使各個高校強化自身優勢,在競爭中形成自己的精品課程和品牌專業。促進專業間的不斷交流與互動,防止學科和專業的僵化,使得學科鏈被有效地打通。另一方面,激烈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會促進學校的資金投入,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由開放的學習平臺,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文化理念,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2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現狀分析

2.1院校內部共享多、學校之間共享少

教育資源共享在高校內部一直都存在,比如:學校內所有學生共用一個圖書館、共用一個體育館,同在一個食堂吃飯,一個高配置實驗室所有專業都可以使用等等,這些行為實際上都是教育資源共享的一種體現,相比校內資源共享,學校之間的貢獻更少。很多高校的資源僅供本校師生使用,不對外開放,比如說圖書館,絕大多數高校的圖書館都是憑學生證和教師證借閱書籍,更不用說實驗室這種高成本精細化的教育設施,這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人才素質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

2.2教師共享的機會多、學生共享的機會少

當前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還不規范性、缺乏制度性保障,這使得廣大師生不得不通過私人關系獲取資源,教師在這方面比學生更有優勢,因此他們能比較容易地獲得所需的資源,而大多數學生由于不具備這樣的關系條件,想獲取想要的資源就顯得非常困難??梢?,學生在教育資源共享時無論是從共享渠道還是從共享內容方面都是非常有限的,盡管他們對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有著強烈的需求,這對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各個高校應當努力創造條件,使教育資源尤其是一些優質教育資源盡可能多地與學生共享。

2.3共享制度不健全、缺乏政策配套

教育資源共享的另一現狀是共享的制度不全、政策配套不夠,因此,這些資源非常分散,缺乏統一的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無法進行統一管理,造成高校的教育資源的共享情況很難溝通。此外,由于各個高校在類型、規模、層次方面存在著明顯區別,因此高校對教育資源共享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異。但目前我國還沒有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來統一這些需求,僅僅依靠高校之間主動的溝通交流顯然是不夠的。

2.4資源共享層次低、領域單一

已實現共享的教育資源內容不夠豐富、層次相對較低,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目前大學城和高校聯盟的建設,使教育資源共享在形式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校際間的交流共享仍停留在基礎層面上,例如一些低成本的開放設施和選修課程等,領域相對單一。還有很多教育資源沒有實現貢享,仍有待于開發和利用,比如學校的高端實驗室、圖書館、名師講堂以及師資的交流等合作共享活動等等。

3促進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

3.1樹立教育資源共享觀念增強主動性

各個高校及管理層要樹立資源共享的全局觀念,一切為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打破各個高校自我封閉、自我發的格局,相互合作,揚長補短,發揮整體優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每一所高校,都只是在某些學科或某些專業上具有辦學優勢,所以應著重引進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的人才,形成核心的教育資源,對于本校的非重點課程完全可以通過和其他學校實現資源共享解決,通過各個高校的相互合作,建立一套發揮各自優勢的良性運行機制。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及各高校領導必須充分認識到教育資源共享是新時期提高教育質量的內在需求,必須高度重視。各個高校也應樹立全局觀念,打破部門所有、畫地為牢的本位思想,把教育資源看成各兄弟院校的共同財富,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與交換,消除信息資源孤島,積極參與共建共享工作。

3.2創新資源共享方式、構建網絡共享平臺

建設網絡共享環境形成全方位的共享體系,成為構建高校資源共享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方面,網絡在教育資源收集、分類整合、協調配置、評價反饋等方面擔任重要角色。另一方面,網絡是校園資源傳遞的載體和傳播者,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實現對校園資源的更新和訪問,并通過網絡對一些實體資源進行管理,如:網絡在高校圖書館方面的應用。因此,構建網絡共享平臺是高校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例如,美國很多高校在進行資源共享實踐時,就格外重視網絡共享環境的構建,以印第安納大學系統為例,印第安納大學下屬有八所分校,它們享有共同的網絡圖書館,學生和教師通過個人的用戶名和密碼識別身份進行登錄,在網絡上不僅可顯示某一書籍及所藏圖書館,使學生和教師能夠輕易享受到校外藏書,從而增強教師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3組建專業團隊,成立專門組織

當前專業人才和專門組織的缺失已經成為制約教育資源共享的最大障礙。如果要實現高校園區教育資源共享,需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組建專業團隊,相關部門可以制定薪酬激勵政策,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加入資源共享團隊,擴充原有的人才隊伍,并對他們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讓他們有能力負責資源庫的更新管理與維護。另一方面,成立專門組織,負責各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協調與分配工作。如教育資源共享管理委員會,負責高校園區教育資源的規劃協調和實施等工作,其中專業團隊是核心,是提高教育資源共享效率的根本保證,專門組織是解決各自為政多部門運作、提高部門效率、執行預定計劃的有利保障。

綜上所述,在高校園區實施教育資源共享,能最大程度的節省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教育效益,增強教學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保證資源朝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可以使各個高校的專業種類大幅度增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高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實現各個高校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作者:張利娟工作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