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時間:2022-12-17 09:48:03

導語: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及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摘要:地理學習的目的不僅是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該文以高中地理學科為主,對地理學習的方法以及技巧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我們學習地理知識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地理;學習方法技巧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高中功課眾多,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學習效率,準確把握地理知識,就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該文以高中地理學科為主,對地理學習的方法以及技巧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我們學習地理知識提供借鑒。

1做好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技巧,通過預習我們能夠對課本知識進行大概把握,了解主要內容以及知識難點,這樣在課堂中就可以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進行重點關注。預習的方法較多,通常情況下只要把握一種就可以達到預期目的,下面就預習方法進行簡單介紹。(1)目的預習法。所謂目的預習法主要是指在預習前要設定一定目的,這是一種相對比較詳細的預習方法,通常情況下可以把握這幾個要點,通過預習把握該節知識的主旨,意義、作用、目的、問題、核心、技巧、運用。簡單來講就是該文講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又該怎么樣對待。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預習的目的,還能夠通過預習自行把握知識,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基本就能夠牢記。例如,在學習中國地理分區這一章節中,首先可以看下整章目錄,中國在地理分區方面主要分為五個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因此,在預習前要先確定預習目標,本章講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劃分,又該怎么去區分各個區域等。(2)問題預習法。問題預習法主要是一種比較快速的預習方法,在高中學習中,我們的學習時間往往比較緊湊,沒有足夠時間進行預習,這個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預習。問題預習法就是在預習過程中采取快速瀏覽的方式,對能夠明白的知識點簡單概括,對不懂或者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并將其作為重點,在教師講解中進行理解把握。

2把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高中地理不僅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很多地理知識與我國實際生活密切相連,而且地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也處處可以見到,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把握好理論知識,還要將理論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才能加深對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1)文理兼容,把握規律。高中地理是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不僅擁有文科內容,還擁有理科知識,其中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推理和計算,如在計算時間、地理位置、太陽角度、等值線等方面,都需要嚴謹的邏輯和推理能力,這些都是比較偏理科的知識,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以文科的方式對基本知識點進行把握,還要用理科的方式對計算類地理知識點進行重點演練,通過習題練習來把握這些內容的計算規律和演變方式,以此來解決實際問題。例如,要對地球自轉、公轉的基本規律進行把握,了解時差的計算方式,要對各種考核時差的題型進行了解,并進行練習,對這些題型做到胸有成竹。(2)注重圖文結合,提高記憶效率。地理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圖形,圖形也是地理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圖形的學習,這也是解決地理知識的基本要求,在地理考試中很多問題都是以圖形為基礎的,如果不能識別圖形,那么就無法解決問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將圖形與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結合,通過圖形對理論知識進行梳理,以此提高記憶理解力。例如,在學習洋流流向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世界地圖,洋流分布圖、氣候分布圖,這樣才能夠對洋流的流向以及成因進行綜合把握,洋流不僅受海洋鹽度、溫度影響,還受氣候因素的影響,只有把握綜合因素,靈活運用,才能對洋流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此外,在學習溫度帶的時候,也要參照圖形,對不同溫度帶的具體位置以及分布特點進行識別,這樣不僅能夠了解基本的溫度帶分布特點,也能夠掌握其形成原因及其規律,遇到相關問題就能夠有效解決。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圖形進行有效結合,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會融會貫通。我們學習地理的目的不僅是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以致用才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但是在升學的壓力面前,我們往往忽略這些本質性的東西。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做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有機結合,同樣能夠提高我們地理學習的效率。我們要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多關注一些新聞或者雜志,及時了解時事新聞,此外,在生活當中也要隨時將自己所學地理知識進行運用。例如,當下雨的時候,我們要想到大氣形成的原因,下雨的原理,氣壓流動的狀況等;當我們不知道時間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利用所學地理知識計算出時間;當不同季節來臨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季節變化的原理以及不同季節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以及特點,還要知道南北半球同一時間點氣候的狀況以及形成原因等。這些其實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理就在我們腳下、頭頂、身后、眼前,只要我們留意,處處都有地理的身影,這不僅能夠增強我們對地理知識的熟悉度,也能夠真正讓地理知識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3做好課后總結反思

在高中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學習哪門學科,在學習之后都要進行課后總結反思,這樣才能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反思其實是對知識的一種重新梳理和認知,是對已有知識點的一種深化。反思的方式和類型較多,包括對學習過程、學習內容、學習結果等方面的反思總結,通過反思能夠培養我們良好的總結歸納能力,在總結反思的過程中,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1)筆記反思。筆記反思主要是對課堂上教師講解內容的記錄以及自己對知識點理解后所標注的筆記,筆記往往是整節課的精華,尤其是地理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會將本節內容以板書的方式將整體思路以及重點、難點進行書寫,我們就可以在教師書寫的板書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想法、觀點,并記錄筆記,這樣課后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記錄的筆記對本節課的所有內容進行回顧,由于是自己所記錄的筆記,所以會有比較深刻的印象,稍微進行歸納總結就能夠掌握,而且在反思的過程中還會發現存在的不足及問題,并及時進行糾正,有利于提高地理學習效率。(2)練習性反思。練習性反思主要是指自己在學習一節知識后,要及時地對本節知識進行熟悉,然后做相關方面的習題,通過習題來檢驗自己該節課的學習效果。及時發現記憶不牢的地方,或者遇到新的難點,這個時候就能夠通過再學習或者詢問老師獲得新的認知,提升知識的把握度,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法。在練習性反思當中,一定要切忌盲目,不要采取題海戰術,要對類似題型進行總結歸納,對新題型進行重點練習,提高做題效率。(3)實踐反思。實踐反思主要是指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要將自己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用自己所學知識去驗證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性問題,這也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實踐反思的重要步驟就是將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與現實相比較,看其是否符合地理知識的原理。例如,在學習城市與城市化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所學內容與所在城市功能區的分布進行對比,判斷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分布是否合理,這樣不僅能夠加強知識的牢固性,還能夠學以致用,真正達到地理學習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杜娟.淺談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方法[J].魅力中國,2016(35):218.

[2]楊曉云.淺談高中地理學習方法與技巧[J].新課程,2018(3):96.

[3]龔慧芬.淺談高中地理的復習方法和答題技巧[J].儷人:教師,2016(9):79.

作者:張若琳 單位:南京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