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時間:2022-05-05 03:10:16

導語:教師教學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教學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一、初中階段教師教學的特點

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使學生獲得適應學習型社會所需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通過為學生提供內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語言材料和設計盡量真實的語言情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言語技能的發展,進而逐步獲得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

二、教師教學對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影響

如何對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個積極正面的影響是英語教師最關心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根據理論認識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干預性嘗試,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1.營造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

(1)先很高興地介紹自己能夠得到教師這個職業(2)然后介紹自己以前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向往以及為之作出的努力(3)講述筆者與同伴對這個職業好壞的爭辯

2.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3.重視學法指導與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構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無論怎樣,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的過程。能否自主學習,是學生主體地位體現與否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習策略構建的基點與歸宿。能動性是否能調動起來,發揮程度如何,取決于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使大多數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就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教學行為來影響學生,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自主學習,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心態,真正做到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在教師安排下才進行自主學習。英語教師要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真正達到讓學生“自求得之”的目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作者:王奕軻工作單位:浙江諸暨牌頭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