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語音語調的作用與運用策略

時間:2022-11-08 09:07:15

導語:教師語音語調的作用與運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語音語調的作用與運用策略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幼兒教師的教學工作受到了關注和重視,更加重視教學方式上要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經驗引導幼兒認識世界,并通過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進行相應的反思。在自我的教育實踐中,并對教育活動的過程進行反復的分析、探究、思考以及總結和概括后發現低聲教學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增加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并建立健康、平等且健康的師幼關系,讓教育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有效。在實踐中,教師的語音語調給予了幼兒非常大的教學引導和幫助。

一、語音語調的作用

1.有效幫助幼兒對不良習慣予以糾正,養成良好的規矩和習慣。經過探索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如果使用不同的聲調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尤其是在批評孩子的錯誤時,如果運用低聲的語氣,孩子對老師的話語更能接收。所以低聲調的方式能讓人的情緒處于穩定平和狀態,而且更加理智和清醒,能減輕和降低孩子的抵觸、叛逆心理,更有助于孩子聽從老師,讓孩子不斷在老師的引導下對不好的習慣予以糾正,并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2.增加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事實上,教育本身最根本的內在離不開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關系。如果老師與孩子之間沒有了互動交流,那么教育是無法有效達成和實現的。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控制好語氣語調,可以讓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語言、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并不斷培養相互之間的互動關系,讓教育活動更加有效,幼兒也更容易接受新學的知識。3.更好地融洽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教育活動中有明確規定,只有通過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讓老師與幼兒之間搞好關系,和平、友好且平等的相處,才能讓幼兒在整個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和親切,保持情緒的愉快和穩定,更加信賴老師,建立在園中的安全感。幼兒在最初進入幼兒園時,會因為與父母分開而產生焦慮感和害怕,此時為了逐漸消除幼兒的這種心態,讓他們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就需要老師與幼兒之間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這就涉及到老師在與幼兒交流時要格外注重說話的語調方式,一旦聲音過大可能會造成孩子內心的害怕和恐懼;而相反,如果低聲交流則能讓孩子保持放松和愉快的心情,讓孩子意識到老師就像朋友和家人一樣,逐漸建立其融洽和諧的關系,讓幼兒建立一定的信賴感。4.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大部分老師認為教學的引導離不開大聲調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與幼兒心理發展的規律是相違背的。因為在幼兒心理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聽覺會對其健康心理和情緒的建立起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在聽覺的作用下,能夠逐漸讓幼兒通過聲音的變化對周圍的環境和狀況有一個辨識度,并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語言的聲調所代表的意義。幼兒期是兒童口頭語言迅速發展的時期,所以必須注重幼兒聽覺的發展。作為老師,要在講授知識時輕聲細語,盡可能通過說話的語調和聲調來影響孩子的行為,讓他們保持愉悅和積極的學習情緒。

二、幼兒教學中教師語音語調的運用策略

1.及時而有效地對情緒進行調整。在幼兒犯錯誤時,教師要做到引導和正確帶頭的作用。在與幼兒交談時要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并注意語言的合理利用,冷靜而積極地與孩子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反思和糾正錯誤。2.有耐心地對幼兒予以教導。當幼兒在學習和在生活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或制造各種麻煩時,教師要首先非常有耐心地去教導孩子,并一定要用低聲細語的方式來與他們進行交流,要避免使用強硬而高調的語言來嚇唬孩子而使其產生害怕的情緒。3.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始終是孩子最根本的學習引導者和榜樣,作為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尤其是語言的應用。說話方式要輕聲,不可大聲斥責幼兒,要逐漸與幼兒之間養成輕聲細語交流的習慣,從而營造平和的班級氛圍。

作者:孔雪梅 單位:張掖市甘州區民族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