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6-21 10:08:48
導語: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指出了青年教師目前已經成為高職學院教學和行政工作的主力軍,他們承擔了培養人才的重任。為了提升畢業生培養質量,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非常重要。探析了教學能力的內涵,以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進行了調研,分析了制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因素,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1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高職教育已經基本完成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高職教育取得了諸多成果,主要表現在:專業結構合理,在保持傳統專業群的基礎上,拓展了相關的衍生專業;師資結構進一步完善,形成了職稱結構、年齡分布和學科結構合理的隊伍;人才培養模式也在探索中得到優化,如工學結合、現代師徒制度等等。當前高職學院的中心工作有很多,如進一步拉近辦學與區域經濟的結合,校外企業實習和實訓基地的發展等等。其中對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重點工作之一,青年教師的發展直接決定了學校的未來發展方向,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的特色化建設。
2教學能力的內涵
關于教學能力的內涵,國外學者Dinekee認為,教學能力是在各種教學環境中,為了滿足有效的教學目標和績效而對教師自身產生的要求,包括:知識、技能和態度。該理論表示教師的教學能力首先取決于自身的專業知識的儲備,然后是在課堂上講授技巧和能力,最后是與學生群體的關系,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教學能力的表達。我國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研究有著非常功利化的價值取向。很多高職學院把教師教學能力進行客觀化和標準化的評價,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分成多個指標,如學歷、學生評教、科研成果和多媒體運用等等。
3當前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主要問題
為了深入一線了解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現狀,對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進行問卷和訪談,發出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問卷調查有10個問題,10個問題為選擇題,最后一個是開放型的問答題。問答題內容主要分布在:學校崗前培養是否有幫助、工作以后參與多少次師資培訓、學校教學能力評測是否合理、每學期課時量是否過多、是否參與或者主持過科研項目、沒有從事科研項目的原因。開放型的問答題為:基于你的視角,高職青年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通過對問卷調查的整理和研究,就某些問卷中問題和部分青年教師進行訪談,當前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3.1學校崗前培訓和在職學習不夠
100%的年輕教師都選擇“學校舉辦崗前培訓”,86%的教師選擇“在職學習不夠,工作以后進行在職學習的次數小于3次”。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學校舉辦的崗前培訓主要問題有:崗前培訓是針對考取教師資格證書的培訓,內容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內容,內容沒有針對性,尤其是沒有根據專業特點和教師個性差異化考慮,存在一刀切現象。該崗前培訓高達80%的年輕教師認為形式大于內容,培訓過于重視理論學習,沒有對高職教育中最重要的實踐技能進行培訓。隨著高職教育發展,很多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層出不窮,但是很多教師出去見識的機會很少,將近50%的年輕教師自參加工作就沒有參與任何形式的師資培訓,年輕高職教師對高職教育熱點問題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教學能力的提高。
3.2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抑制了自我提升
高達82%的年輕教師選擇了“每教學周的學時超過了20學時”,這在高職學院中非常常見,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年齡大的教師有的從事了相關的管理和行政工作,其本身的精力有限,所以他們承擔的教學學時不多;其次,很多高職學院出于成本和招生考慮,很多專業師資有一定的缺口,學校人事部門沒有空出編制把教師招滿,他們存在一定的顧慮,如果該學校該專業學生招生萎縮厲害,這個專業過多的專業課教師如何安置和分流成了一個現實的問題。最后,很多高職教師本身上課意愿強烈,由于青年教師承擔了家庭的重擔,為了更多的課酬和收入,他們選擇承擔超出自身能力的教學學時數,在教學量超額的情況下,很多年輕教師在課堂上重復機械勞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沒有太多創新,本身的教學能力肯定得不到提高。
3.3科研能力較弱
80%的青年教師選擇“沒有參與或者主持過科研項目”,深究原因,年青教師認為主要是學校科研氛圍不濃厚,學校沒有相應的科研獎勵政策。還有一個原因在上文已經提及,很多青年教師本身教學工作過多,擠壓了從事科研的時間和精力。科研工作是高職教師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科研和教學工作關系是相輔相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科研得到解決,科研成果可以運用到教學中去,提升教學水平。
3.4現代化教育手段使用不多
基于現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網絡便利接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教學設計和信息化課堂是將來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該調查,高達86%的青年教師反映“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現代化和信息化教育手段不多,基本都采取了簡單的教授模式”。通過對這些年青教師的訪談,使用現代化教育和教學手段不多的原因主要有幾個原因:教師信息化講授課堂意識不夠和學校信息化教育投入和重視程度不足。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除了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要掌握很多信息技術,譬如視頻剪輯和拍攝技術、文件編輯技術、動畫制作和各種軟件的熟練操作的能力。這些能力需要教師自己重新學習,必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相關文科和管理類的年青教師對這些技術有天生的畏難情緒,自身課程信息化開發能力不高。學校也沒有對信息化教學足夠重視,沒有具體扶持政策和投入,年青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學校主管當局的重視。
3.5學校教學能力評價不科學
評教是高職教學管理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很多學校采取的評價是三方評價模式:學生評教、教學督導評教和同行評教。教學督導和同行評教礙于同事關系,主觀性較強,而學生評教也很難真實反映教師的教學能力。為了更好地評價年青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主管部門的教學能力的評價模式必須進行優化。
4提升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策略
4.1基于青年教師的視角
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高職英語教師首先要從意識上提高自身覺悟,把教學事業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有著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熱愛工作崗位,甘于奉獻自己,處處為學生考慮,愿意做人梯的高尚情操。其次要不斷提升自己,把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貫穿自己的人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而且還要積極學習自身從事專業的世界最新發展方向和動態,不斷補給和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水平。最后高職年青教師還要積極投身科研,把教學、科研和學術研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積極和區域經濟中的相關企業互動,走出校園,為社會服務,為企業服務。
4.2基于學校管理視角
對于高職年青教師,學校管理者應該主動服務和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作為行政管理機構,對青年教師的扶持主要是政策扶持和經費扶持。學校重視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通過對青年教師的調研,制定出完全符合青年教師成長的培訓方案和模式。學校在年青教師外出學習、科研提高和信息化建設方面要預留更多的資金,除此外還要出臺一些對青年教師的激勵政策,如多舉辦一些年青教師的教學大賽、微課大賽等等,對于獲獎教師給予更多的資金激勵,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年教師積極學習,提高教學能力的興趣。
4.3基于社會的視角
高職青年教師壓力大,工資不高。目前招聘高職教師的門檻普遍提高,從事高職教育的年青教師的收入和其他在企業工作的同學有明顯的差距,這些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青教師工作的積極心態。社會應該主動認知到高職青年教師的困境,積極為其創造一些福利和條件,間接對提升高職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有幫助的。譬如政府主管部門的人才樓和廉租房向其開放,在戶籍等方面給予足夠的優惠政策。在高職學院集中的城市,成立高職青年教師協會,多舉辦教學相關的互動,通過教學互動這個平臺,認識更多的同行,共同學習和進步,樹立積極和良好的心態。
5結語
青年教師是高職教育的中流砥柱和明天的希望,提升高職年青教師的教學能力關系國家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各高校應該主動關心青年教師的發展,每個地區和學校由于自身的特點,積極探索本校提升年青教師教學能力的路徑。
參考文獻:
[1]徐迎磊.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的探討[J].農家參謀,2018(19).
[2]張忠.行動學習理論下的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
[3]許峰.高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5).
[4]譚宏.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提升科研能力的路徑研究[J].經濟師,2014(11).
作者:梅婷婷 單位: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生語文素質培養探討
- 下一篇:輔導員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