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第一堂課教學方法研究

時間:2022-10-11 10:30:20

導語:生物化學第一堂課教學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化學第一堂課教學方法研究

生物化學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它不僅是引領生命科學騰飛的帶頭學科,更是生命科學各領域共同的基礎學科。在高等農林院校中,生物化學是農學、園藝、植物保護、生態環境、草業科學、生物技術等眾多專業教學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組成生物體的大分子結構與功能,掌握在生命過程中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控的機理。因此,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相關專業一系列后續專業課的學習質量。然而,在我們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生物化學是公認的難教、難學的課程之一,因為生物化學具有分子結構多、代謝途徑多、概念抽象、內容復雜等特點,導致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而為了使學生能學好生物化學這門課程,任課教師努力講好第一堂課可謂至關重要。因為第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僅關系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任課教師一定要在第一堂課上動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興趣,這樣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門課程的第一堂課最主要任務都是要向學生講清如下三個核心問題:一是這門課程是什么(What)?二是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Why)?三是如何學好這門課程(How)?因此作者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體會和探索,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教學實踐來探討如何上好生物化學第一堂課。

一、針對“什么是生物化學”

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首先要對生物化學這門課程作一簡要介紹,包括:生物化學的定義,學科地位,研究歷史,研究內容等。上述內容對一門新課程而言,往往起到提綱挈領,統領全局的作用,使學生對新課程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和了解。然而,這部分內容如果只是平鋪直敘地泛泛而談,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為了加深學生對生物化學這門課程的認識,并明確與已學過的相關課程的聯系和區別,作者采用問題+討論式教學方法,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很多與化學相關的課程,那么當大家今天開始生物化學這門課程學習的時候是否思考過生物化學和我們之前所學過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其它化學分支學科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通過設問和互動討論,使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生物化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地位等基本內容,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起學生渴望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簡要介紹生物化學的研究歷史時,作者將重點放在介紹生物化學密切相關的諾貝爾獎得主及其主要成果上,通過簡要點評,不僅使學生了解生物化學領域重要成果的學術價值,更通過諾貝爾獎得主們堅韌不拔,孜孜以求的鉆研精神和志存高遠,淡泊明志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學習和追趕的榜樣。在介紹生物化學研究內容的過程中,除了按照傳統的習慣將生物化學的內容劃分為結構生物化學、代謝生物化學和信息生物化學這三大板塊,從而使學生對生物化學的知識體體系有初步的了解外,作者還會給學生總結生物化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如“不同類型的物種都能利用一些相同的生物分子(核酸、蛋白質、多糖、脂類等),且都具有合成和分解這些生物分子的代謝途徑”“,對各種生物大分子來說,初級結構決定其高級結構,高級結構決定了生物分子的功能”,“生物的各種表型都受其DNA遺傳信息的控制”,“生命活動是由很多個生物化學反應組成,這些反應又是以網絡狀的途徑形式存在”等。這些基本的原理,也可以稱為“生化邏輯”,類似數學課程里的公理或定理,從內容上看,往往非常簡單直觀,甚至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如果能夠提前牢記這些“生化邏輯”,在今后面對生物化學課程里那些抽象而復雜的具體內容之時才能夠做到“成竹于胸”,而不至于滿頭霧水。

二、針對“為什么要學習生物化學”

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理由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化學的必要性。首先,生物化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學好生物化學可以為學習后續的專業課打下很好的基礎。其次,很多同學希望在大學畢業之后考研深造,而對于農學類和生物類的大多數專業來說,生物化學都是一門必考的專業課,因此學好生物化學對學生未來自身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即便不繼續深造,今后只要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也會有很大的可能會應用到生物化學的相關知識。此外,除了上述偏功利性的學習目的外,從生物化學的課程中我們還可以學習到很多與保健、養生、減肥、營養、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等相關的實用知識,這些知識足以讓我們受用終身,并可以讓我們在遇到形形色色的虛假廣告、林林總總的道聽途說時,始終保持科學的精神和清醒的頭腦。在生物化學的第一堂課上,作者一方面會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通過舉例的方式介紹生物化學知識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作者還常給學生提一堆有趣而又貼近生活的問題,如“豆漿和雞蛋真的不能同時吃嗎?”“左旋肉堿真的能減肥嗎?“”三鹿奶粉事件中為什么有人要往鮮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腦白金有什么作用?”“你知道發生重金屬中毒應該如何急救嗎?“”為什么人不吃肉也會長胖?“”駱駝為什么可以幾個月都不用喝水?”等。這些問題都是和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又常常未經認真思考過。教師在課堂上并不急于給出答案,而是告訴學生隨著課程的學習,只要勤于思考就能利用所學的生物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此外,為使學生在課后也能夠繼續保持對生物化學的思考,作者還會給學生布置一道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創作一篇與生物化學知識應用相關的作品,可以是科普小品,科學故事,小說、詩歌、漫畫等形式,并為此設置一定的附加分獎勵。學生在開始一門新課程學習的時候,由于對新課程內容不了解,很難剛開始就明確自己的學習動機。教師的作用即在于通過上述措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在興趣的指引下自覺地學習并獲得求知過程帶來的樂趣。

三、針對“如何學好生物化學”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第一堂課,教師需要明確課程要求,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或建議,并給學生提供深入學習的參考資料。這些措施將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并很快學會主動式學習。

(一)明確課堂紀律和評分原則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課堂教學如果沒有一定的紀律作保障將成為一盤散沙,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在第一堂課,教師需要給學生明確最基本的課堂紀律,如不得遲到早退;不能無故曠課;手機調為靜音狀態;不能做影響別人聽課的事情等。這些看似都是小事,但卻是保證課堂秩序的關鍵,也是學生今后能夠取得學業或人生成功的基礎。在第一堂課還要給出課程成績詳細的評分原則和獎懲措施,要求越具體,學生在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上也就越有針對性。

(二)提供學習方法的建議和指導

新學期第一堂課,作者通常會給學生一些生物化學學習的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培養生物化學學習的興趣;注意聯系生活實際,或科研、生產等考慮生物化學問題;重視實驗課,將實驗操作與生物化學理論相結合;適當做一些習題,勤抄化學結構式、化學方程式、代謝途徑等;善于總結,充分利用歸納、諧音、順口溜等方法輔助記憶,并學會舉一反三等。

(三)列出參考資料清單

很多教師都習慣在第一堂課中給學生列出一份參考書的清單,按照作者的理解,這份清單不僅僅包括教科書,還應當包括本領域重要的專業期刊,因為通常只有被廣泛接受的經典學術成果才會被寫入教科書,而生物化學是當今生命科學研究中最有活力的領域之一,要深入了解生物化學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高水平的專業期刊顯然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閱讀專業期刊,不僅能了解生物化學領域的研究概況,還能夠了解科學研究的思路,提高專業外語的水平,為今后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打下基礎。此外,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生物化學領域的互聯網資源,包括網絡課程、專業論壇、生物數據庫資源等,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結束語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生物化學第一堂課的教學質量,是整個課程教學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通過第一堂課的講授,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化學的意義,發現學習生物化學的動力,并逐步培養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這樣才能使教師今后的教學工作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所謂“教無定法”,以上所述只是作者在講授生物化學課程第一堂課時的一點膚淺的思考和探索,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善于總結歸納,同行之間多多交流,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我們的教學工作不斷更上層樓。

作者:李強 劉榮梅 赫福霞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