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方法多元化探究

時間:2022-11-26 11:11:38

導語: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方法多元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方法多元化探究

摘要:多元化時代的高校教育改革,可以通過樹立多元一體化教學結構,推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建立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協作式教學模式等方面來實現。進行多元化教學的探索,還需著眼于師資及教學需要進行教師職能分配并開展教師之間教學協作,整合教學和專業實踐,建立實踐教學平臺。從而培養具有工程項目意識、實踐動手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研究能力的復合人才。

關鍵詞:實踐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藝術設計

一、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

我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主要引用包豪斯式的教育模式,包豪斯是現代設計的一個重要縮影。他的設計理念主要以設計理論、設計表現、設計思維三大模塊構成,現代主義設計由此誕生。對于中國設計教育來說,是以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成立為標志,尤其是80年代以后,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也基本健全,設計理論、表現和思維等課程構成了當前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體系的基本內容。目前各高校的理論教學體系與實踐操作內容還沒有與國際現代藝術設計接軌,普遍滯后,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與個案分析脫節,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是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課程的不足之處,也是我們今后教學工作的努力方向。針對當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狀況,提出如何才能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強化從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對策入手,站在宏觀角度提出了多元化教學方法、建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設想。藝術設計需要的是不斷創新,只有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觀念、新的觀點以及新的想法,才能設計出有創意、別出心裁的優秀作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的探索、變革與創新。多元化時代的高校教育改革,可以通過樹立多元化一體教學結構,推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建立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協作式教學模式等方面來實現。藝術設計專業學習需掌握基礎理論的篇章和實訓實操篇章兩個環節。以廣告設計專業為例,基礎理論篇章是將知識點進行提煉教學,便于消化吸收;策劃與創意實訓篇章是以實際的廣告作業流程為模塊,將教學案例、知識點、作業程序、貫穿其中,讓學生能清晰地掌握廣告設計專業的知識和方法。真正培養出市場需要的設計人才。

二、運用集體討論法將學習變成愉快的創意思維訓練

經過幾屆入學新生的調查、研究、對比,越來越多的設計生源藝術追求較低,藝術素養較差,鮮活的創意思維更是可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力被長期繁重的中等教育所遏制。所以我們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多個“集體討論小組”有助于學生創意思維的訓練。在傳統的中等教育體制下,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拓展有一定的閉塞作用,使得多數學生一有問題就會沿著固有的思維路徑去思考和處理問題。還有一種思維弊端就是“從眾”心理,即服從眾人,順從大伙,隨大流。而這種思維方式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致命的。“集體討論法”能夠弱化和破除定式思維,使學生靈感迸發,展現多個創意視角,有助于學生創意思維的培養和矯正。使學生在愉快的討論中愛上學習,建立對藝術設計專業的興趣和學習自信心。

三、營造自然的批判性的學習環境

在講課中創造一種自然的批判性的學習環境,運用討論、個別案例研究、扮演角色、實地考察等各種方法與技巧來創造適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或者拿正在進行的實際項目來創造這種環境。這個項目通常要和同學們協作完成,學生們每個人的創意點和定位內容不同,就會通過激烈的辯論和討論來整合思維,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始終發揮高等教育中“引導者、組織者、指導者”的定位,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指出努力、研究方向,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這種學習環境創設的體驗啟迪了學生的心智,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創意更圓潤、更成熟,同時學會從多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學生從單純灌輸知識轉變為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教師的工作也從單純講授型轉變為優化設計教學過程上。

四、運用模擬案例演示法和問題教學法

(PBL教學法)使課堂變成教學互動、學術氣氛濃烈的研究場所PBL教學法是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運用模擬案例分析、問題分析法是在課堂上營造適合案例推廣的虛擬環境,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展示自我的舞臺,他們以案例分析開始進入課堂,深入了解項目情況,研究產品價值,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碰撞交鋒,不管問題是智力的、科學的、藝術的、實際的還是抽象的,教師要善于抓住那些創新思維的閃光點去積極引導、引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實設計理念,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形式組織教學討論研究論證結果。這種方法良好地調動學生一起面對智力難題和課程問題,刺激小組在課內外通力合作。讓每個小組制定自己的項目策劃展開演講,使學生在一個具有挑戰性且有人支持、鼓勵的環境里展開學習、辯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教育有控制感。同時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一起解決問題,整合意見的過程中,會呈現一個高效的、主動的令人寬慰的學習課堂。模擬案例演示法、問題教學法對學生的潛能的開發,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是大有益處的。這種教學方法的嘗試與實踐,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創設了一個安全的環境,在這個環境里,學生可以嘗試,遭遇挫敗、接受反饋和重新進行嘗試。使學生能夠理解并記住所學過的知識,因為他們能夠掌握并運用將所學設計理念、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的創意案例當中。

五、重視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估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職業本身就督促教師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隨時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階段性的教學評估對于優質的教學實踐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檢驗教學過程是否會幫助和鼓勵學生學習,并持續地、實質地、積極地改變學生的思維和行為。首先,可以通過學生給老師打分,可以從教學材料、教授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等方面對教師教學作出評價。對教學方法的推行起到一定的參考、跟進作用。其次,教師間可以通過教學討論的方法對教學過程提出合理建議。最后,教師自評也是提高和完善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優秀教師通過持續不斷地自我評估、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六、運用網絡資源,建立師生交流平臺

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特性要求對學生的教學空間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學習上,還應拓展到實訓基地等場所,同時利用網絡資源,設立一個開放的虛擬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課堂外的前沿訊息。師生近距離交流少,教師無法及時進行解答疑惑。騰訊網、微信是當前學生們最活躍的交流平臺,是學生們熟知的交流方式,我們專門開設班級群,建立了與學生無障礙思想交流平臺,做到隨時隨地的思想溝通、創意引導、問題分析、意見整合的作用。因此,進行多元化教學的探索,還需著眼于師資的提高及問題教學方法的應用與推廣,需要進行教師職能分配并開展教師之間教學協作,整合教學和專業實踐,建立實踐教學平臺。從而培養具有工程項目意識、實踐動手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研究能力的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占君.淺談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與革新[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2]柯文婕,王晶.藝術設計教育的動態構成和多元化發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5).

[3]殷永帥.PBL教學模式在教育技術學專業實踐類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席亞娜 單位:河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