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激勵方法促進田徑教學研究
時間:2022-06-04 03:59:08
導語:借助激勵方法促進田徑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田徑被稱為“運動之母”,在學校體育學科教學中,田徑教學位于重要地位。激勵是一種教學藝術,將激勵方法用到田徑教學中去,可以喚醒學生的進取精神,鼓舞學生不斷進步。所以,許多教師在田徑教學中都提倡將激勵方法應用其中,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文章專門就激勵方法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要義展開了探討、分析,希望能對田徑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田徑教學;激勵方法;應用要義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作為受教育者,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幫助。激勵好像是暗夜中的一道光,它可以照亮學生的前進的道路,取得“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教育效果。那么,在田徑教學中,激勵教學法有何作用?教師又該如何運用激勵方法去教學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此做出了回答。
1.激勵方法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激勵指借助適當的內外部獎酬方法、行為規范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和措施。關于激勵的作用,德國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說過:“激勵猶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是它能點燃智慧的火藥庫,使人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現代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科學合理的激勵能發掘學生心中健康的情感,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激勵教學法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田徑運動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田徑能鍛煉和發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性。田徑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田徑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當代青少年都是在電子產品的包圍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心思靈活又自尊心極強。此外,許多人對體育鍛煉都不感興趣,他們在田徑學習和訓練中都缺少耐心和毅力。將激勵方法應用到田徑教學中去,鼓勵學生堅持鍛煉,積極進取,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田徑鍛煉中去。所以,在田徑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激勵方法的重要性,積極探討激勵方法在田徑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發揮激勵方法的最大功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借助激勵法開展田徑教學可以環境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學習多個學科,有著非常沉重的學習任務,導致不少學生有著沉重的學習壓力。在田徑體育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環境,采取多種類型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和氛圍。如在田徑訓練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針對性的音樂,加強學生訓練引導,讓學生可以放松學習心情,提高田徑教學效果。在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激勵法主要通過音樂、賞識、情感和非語言等形式,高中學生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在田徑運動中,教師需要借助情感刺激學生思想和行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田徑運動的興趣,同時,教師參與到學生運動中,和學生共同學習和交流,影響學生,借助情感激勵方式調節學生的情緒和興趣。
2.激勵方法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要義
2.1因勢利導,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激勵由五個要素組成,分別是激勵主體、激勵客體、激勵目標、激勵因素、激勵環境。田徑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適用于田徑教學中的激勵方法非常多,除了語言激勵方法、榜樣激勵方法、競爭激勵方法,還有情態激勵法、目標激勵法、強化激勵法等等。在田徑教學中,教師要認清激勵的構成要素,充分認識激勵的作用和特點,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來教學。如在“跑、跳、投技術原理”教學中,在跑、跳、投技術學習中,對于那些不愛運動、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運動都存在厭煩、恐懼心理,想要讓他們短時間內就掌握跑、跳、投技術,具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情態激勵法,用關切的目光、溫和的微笑安慰和鼓勵他們積極鍛煉,以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堅持完成練習任務。在所有學生都掌握了跑、跳、投技術后,教師可以采用競賽激勵法,將學生組織起來開展跳遠比賽、跨欄比賽、推鉛球比賽等活動,營造激烈競爭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比賽中去追逐、去奔跑,去競爭。在比賽結束后,教師要給予那些表現較好的學生或小組以口頭表揚,同時借助榜樣激勵法、語言激勵法激勵大家不斷拼搏進取。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跑、跳、投技術,還可以培養學生拼搏進取的精神,讓學生愛上田徑運動和田徑鍛煉。
2.2因地制宜,創設良好的訓練氛圍環境也具有激勵作用。許多企事業在內部管理中,都會通過改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人際環境來吸引和穩定人才。同樣,在體育教學中,教學環境也具有激勵作用,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體育教學環境是培養人的“舞臺”,體育教學環境的教育功能,不遜于外在的物質條件。體育教學環境包括體育訓練環境、學習氛圍、師生關系等。在田徑教學中,教學環境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整潔衛生的田徑場地,安全好用的體育器材,清新的空氣,可以讓學生感到心情愉悅,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田徑學習中去,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因地制宜,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訓練氛圍,以激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徑鍛煉中去。如在“變速跑”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故事導入新課:“大家知道什么是變速跑嗎?這里有一個故事:小明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一個人在公園里晨跑,因為公園里有人,所以他的速度時快時慢。在公交車上,他看到外面大街上有兩個警察在追小偷,小偷的速度越來越快,后來許多行人都加入到抓小偷的隊伍中去,終于把小偷抓住了。在這里,在公園里晨練的人,是變速跑。被警察追趕的小偷是加速跑。今天我們的學習對象是愛好鍛煉身體的晨練者,而不是小偷。”這樣借助故事來教學,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變速跑練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大家開展變速跑游戲“網魚”或“貼燒餅”,借助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培養學生的意志。
2.3因材施教,合理掌控激勵的程度激勵具有多面性,它的多面性不僅體現在激勵方法多上,還體現在激勵的作用和性質上。如激勵不僅有正激勵,還有負激勵。不管是哪種激勵,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激勵如果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激勵主體的問題。現代管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長期得不到他人賞識,無事可干,他就會產生一種“懷才不遇”的挫折感,有可能失去報復,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但是,一個人如果整天被人贊賞和鼓勵,他有可能驕傲,看不清前進的方向,做出冒險的行為。由此可知,激勵是一門學問,把握好激勵的“度”非常重要。具體到田徑教學中,學生的興趣、身體素質和愛好不同,他們的心理需求也有所不同,教師要因材施教,合理把握激勵的程度,避免出現激勵不足或激勵過量的情況,以確保激勵的有效性。如在田徑中場跑教學中,有的學生身體素質不行,跑上一陣就胸悶頭疼,身體不適,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讓他再繼續訓練,而是要讓學生及時休息。有的學生雖然沒有中場跑經驗,但是很有潛力,耐力和身體素質都很好,也有參與運動的熱情。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不吝贊揚,要多鼓勵他們多參加訓練。在學生取得進步和成績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其表揚,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的學生根本不熱愛體育運動,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不要給予他們過多的干預,而是要利用小組活動去帶動他們,當學生表現的非常消極時,教師有必要采取負激勵法幫助學生克服影響他們學習和鍛煉的消極因素,以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潛能。
3.結語
綜上所述,激勵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田徑教學中激勵方法有著積極的實用價值。所以,在田徑教學中,廣大教師要給予激勵教學法以重視,然后從實際出發,采用適當的激勵方法、激勵方式來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有效激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身體素質,為學生成長成才、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海龍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重點業余體育學校
- 上一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探討
- 下一篇:出境旅游市場發展及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