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方法探討

時間:2022-06-30 05:42:08

導語: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方法探討

摘要:新課改下,學校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關注度提升,體育田徑教學受到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法過于落后,理論與實際脫節,田徑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化,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導致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未達到應有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理論與實踐并重,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訓練活動,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發展,活躍課堂氣氛,改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全面提高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方法

在傳統初中教育模式下,體育被認為是一門娛樂性的課程,在不少家長眼中,學生就應該呆在教室里認真學習,體育運動占用了孩子學習的時間,在這種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教師也逐步否認了體育課程的價值,學生對于體育鍛煉,參與積極性不高。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理念發生變化,學校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關注度提升,體育田徑教學受到重視,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深化田徑教學成效,乃是當務之急。

1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教育理念發生改變,課程教育改革逐步推進,但是在這一背景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具體包括:(1)雖說初中體育教材變化,但是在體育課堂上,教師仍然沿用傳統教育方式,理論與實踐脫節,田徑教育缺乏專業化,課堂枯燥無趣,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參與積極性不高。(2)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流于形式化,在課堂上,教師通常只是組織學生簡單地跑跑步,隨即原地解散,訓練量、訓練強度皆不足,導致田徑訓練未達到相應的效果。(3)田徑教學方法不合理,內容枯燥無趣,活動形式單一,課堂氛圍死板,教師與學生缺乏有效溝通,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運動熱情遭受打壓,影響到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看法[1]。總之,上述問題的存在,將導致學生體育理念、體育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遭受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及時改變。

2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方法分析

2.1理論與實踐并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初中體育田徑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教師一味向學生灌輸田徑專業知識,當卻缺乏相應的實踐,內容枯燥無趣,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理論與實踐并行,通過理論教育讓學生樹立科學體育鍛煉的理念,掌握專業的田徑訓練方法,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身體力行,使用所學專業知識,并且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提升跑步速度與耐久性,增強身體素質。期間,應平衡好理論教學與體育鍛煉的時間,讓學生能有足夠的時間去練習,同時控制好訓練量與訓練強度,讓學生的身體在理論知識講解階段能夠適當放松休息,勞逸結合,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達到身心皆愉悅的狀態[2]。2.2創新教學方式。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全面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田徑專業知識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的文字、圖片及視頻,再輔以教師的口頭講解、動作演示,以具象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全面掌握相關體育動作。這樣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夠豐富理論知識內涵,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理論知識,并且在田徑運動時使用標準的動作,提升田徑運動水平。在田徑訓練中,制定豐富的訓練活動計劃,設置不同距離的田徑訓練任務,記錄學生任務完成時間,同學間相互競爭,培養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設置4×100跑步活動,讓學生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3]。2.3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現階段,國民普遍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較差,教師在田徑教學時,應該循序漸進,基于學生身體素質,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確定訓練量與訓練強度,在學生身體耐受的情況下,以合理的跑步時間、跑步速度來獲得理想的運動效果,從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這樣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得到放松與鍛煉,獲取身心上的愉悅感受,同時也可以避免學生由于體力不支發生身體上的損傷,對于體育運動產生恐懼。在田徑運動中,教師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有問題及時叫停,讓學生到旁邊休息,保證學生人身安全。同時,關注學生在各個項目中的表現,發掘其所長,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充分發掘其身體潛能,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培養其專長,以興趣愛好推動學生田徑訓練效果的優化。但是為了保障學生全身肌肉協調發展,應采取強化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2.4活躍課堂氣氛。當前,教育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自身角色,走下高高的講臺,走入學生群體,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良師,人生旅途中的益友。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儀容儀表,穿著運動服,塑造陽光、積極的外觀形象,表現出在田徑方面的專業性,獲得學生的認可與尊重,讓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安排,同時,以幽默詼諧的話語,平易近人的語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習到專業的田徑知識與技能[4]。除了常規的田徑訓練外,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以游戲的方式展開訓練,這樣既能鍛煉身體,同時還能讓學生全部參與到活動中,保障其參與度。

3結語

綜上所述,田徑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一個主要項目,合理的田徑教學方法,能夠增強學生對于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興趣,讓其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身體素質得到增強,勞逸結合,在學習時能夠更加專注。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得到了學校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基于教學計劃,優化田徑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讓其掌握科學的體育運動方式。

參考文獻:

[1]劉興石,許棟,李璐,李晨燚.初中體育多樣化理念下震川中學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對策研究[J].體育師友,2020,43(01):23-24.

[2]宋伯龍.優化田徑教學增強學生體質———初中體育田徑項目教學策略的優化[J].華夏教師,2019(27):28.

[3]杭雪華.探討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運用及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7):26.

[4]繆彩霞.初中體育教學中趣味田徑教學的應用實踐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09):66-67.

作者:呂俊亮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