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11 03:40:44
導語: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java語言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如何更好地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案例制作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培養編程能力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作者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中的教學實踐,介紹案例教學的應用與實施方法。
關鍵詞:Java語言;案例教學;編程能力
隨著Internet的迅速發展,Java作為一種面向對象的高級語言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既具有一般程序設計語言所具有的安全性、多線程等特點,同時又具有獨特的平臺無關性的優勢。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很多高校都陸續開設了Java語言的相關課程。但是在傳統的Java語言教學過程中,課堂一般以教師為主導,首先按照教材章節順序向學生灌輸一個個抽象的概念、語法和算法,然后再去布置相關的實踐任務讓學生在機房實踐操作。這種先理論后實踐、理論和實踐完全割裂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互動參與,導致課堂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教學內容單純倚重課堂講授,學生實訓操作練習很少,而且學與做相脫離,不利于學生理解消化課程知識和鍛煉編程能力,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以書本知識點為基礎,以案例為依托,使學生在制作案例的過程中逐漸理解Java基本理論知識,在理解理論知識后不斷提高Java語言的編程能力[1]。
一、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意義
案例教學法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提出,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圍繞案例組織教學,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啟發學生分析案例,探討案例解決方案,實現課堂師生的雙向互動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及時反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就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Java案例來組織教學活動,用典型案例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理論知識融入到案例制作之中。教師通過案例實施完成教學過程,學生通過案例制作掌握Java的語言知識和編程技巧,使教學做有機融合,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案例教學方法更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學習Java語言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2]。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教學過程通過教學案例的實施過程來開展,通過“提出案例目標--分析案例任務--實施案例--邊學邊做--總結反饋”的環節分解每個知識點,充分體現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展現互動創新、注重應用、共同協作的教學風格。
二、Java語言程序設計案例教學的實施
(一)明確Java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計劃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要明確該課程的教學計劃。具體包括特定的教學對象、明確的教學目的、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對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設計及其控制。教學計劃的制定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符合程序設計語言課程的教學規律,既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也不能喪失該課程注重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的教學特點。因此,通過市場調研、企業專家訪談和畢業生信息反饋等形式,確定本課程的教學計劃是使學生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開發方法,理解類、實例、繼承、包的應用,體會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在軟件系統開發中的優勢,使學生能夠運用面向對象的思想、方法和Java語言開發應用程序。同時在該課程的教學中注重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程序調試能力,養成良好的程序編寫習慣,從而為本專業的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二)精心準備Java教學案例資料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本課程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點細化和組織到具體形象的案例中去,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體會知識點的應用。為此構建該課程規范的一體化案例教學資料庫是非常重要的,選取的教學案例要能很好地和相關地教學知識點緊密融合。因此,在講稿和課件中注重設計好每個案例“如何運用,怎樣引入,何時引入,怎樣與知識點有機銜接”。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高職課程應用型、實用型的特色,Java教學中應用的案例要生動、實用,最好能從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出發,提取一些典型的教學案例,能夠模擬真實的企業工作環境,按照軟件開發的流程組織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得學生可以了解以后工作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可以改變高中時的以掌握理論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操作,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程序設計開發習慣[3]。但是實際工作中的案例一般都比較綜合,結構龐大,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果直接應用到教學中對于初學者來說過于復雜,這就要求教師對這些案例必須要進行加工,抽取出關鍵部分,把繁雜無關的部分去除,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編程基礎的情況下,再給學生真實的綜合案例,通過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模塊制作到綜合案例制作的學習過程逐漸掌握Java語言的知識和編程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實際工作情況的適應度。學生在分析案例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會自然地與所學知識點進行結合,而案例中較為復雜問題的解決,能夠激發學生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熱情,打破學生原有的知識范圍,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從而使得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主動運用知識來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的開發者,不斷提高軟件開發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三)設計合理的課后練習案例由于Java語言比較抽象,知識點較多,對實踐操作要求又比較高,僅僅憑著上課有限的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每一章節的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必須選取合適的案例,為學生布置所涉及相關知識點的課后作業,從而讓學生能通過課后作業練習對Java語言能夠進一步深入的理解。(四)理論課和實踐課合為一體傳統的Java教學模式一般是先理論后實踐,理論課和實踐課分開,理論課在多媒體教室完成,而且理論課時一般都是實踐課時的2倍以上。在具體的教學中,為了保證后期課程的教學難點能夠掌握,理論課都先于實踐課開始。這樣的教學安排會使得理論課已經進行一半后,實踐課才剛開始。而在Java語言等程序設計課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編程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實踐操作來實現的,但課后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自覺地在自己的計算機上編程練習,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也在自己的計算機上編程調試了。但是一旦在調試中遇到困難得不到解決,往往就會退縮,把問題擱置等著上實踐課再來解決,以至于造成學生學習進度緩慢,編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為此,可以把Java語言程序的理論課和實踐課結合在一起,把授課地點設在機房中,教師以教學案例為主線,首先分析案例,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案例解決方案,接著引出案例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再把知識點應用到案例制作過程中,邊做邊講,通過這種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通過具體的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五)重視教學的互動與及時反饋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堂只注重知識的單向輸出,忽略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和學生的實際的接受效果。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及時溝通,不僅能夠使教師發現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而且可以發現教學過程的不足,動態調整教學實施過程,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師生感情,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就能很好的實現教學的互動,使教師能夠及時的得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首先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拿到案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先要進行分析消化,然后在案例制作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的Java語言知識,這無形中會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學習過程是在和教師的互動中進行的。同時學生的成果要經過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環節,這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學習和動手的積極性,也促使教師加深思考,根據學生制作案例的情況了解學生掌握新知識點的程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不斷完善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六)典型教學案例實施過程:自動計數器圖1計數器初值為0圖2計數器自動加1圖3加數器變為減數器圖4計數器自動減1在Java圖形界面開發講授時,教師如果只是介紹各個組件的構造方法和常用的方法,就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不知道每個方法具體的應用,而且不能讓學生了解組件顯示的難點--坐標的確定,因此有必要通過案例教學來實施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比較典型的一個教學案例是自動計數器的制作。計數器初值為0,如圖1所示;當單擊“自動加1”按鈕時,程序實現計數器功能,如圖2所示;當計到100時,“自動加1”按鈕顯示為“自動減1”,如圖3所示;并自動實現減數器的功能,如圖4所示。如此循環,直到單擊“退出”按鈕為止。在講授時,教師可以首先演示該程序的功能和運行過程,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然后對著運行界面引導學生分析程序的實現思路:自定義一個窗口類,在窗口類的構造函數中添加單行編輯框和按鈕組件。然后重寫按鈕事件處理方法actionPer-formed。在講解窗口類的實現中,要詳細講解單行編輯框組件和按鈕組件的坐標的確定。接著再詳細說明在用戶單擊了按鈕后,如何控制計數器計數:先要判斷選擇了哪個按鈕,這里教師告訴學生通過事件的getSource方法可以獲得事件源;然后再根據按鈕的文本內容執行相應的操作,“自動加1”將使num加1,“自動減1”將使num減1;最后用setText方法把新的num設置為單行編輯框的值。這是一個綜合了多個知識點的案例,涉及到組件的添加、事件處理、整型數和字符串類型的相互轉換、事件源的判斷等知識點。這個案例的學了有助于讓學生掌握這些界面開發的知識點外,也會讓他們學到流程控制的編程技巧。
三、結束語
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中,以教學案例的實施為主線,通過教學內容、案例選擇、授課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高職學生學習Java語言的興趣,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被動接收知識變為主動培養實踐技能,而且增強了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自信心,學生的編程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作者:王惠 單位:九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天書.案例教學法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職業時空,2014(6).
[2]李勁華.通識教育中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8(20).
[3]岐世峰.Java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4).
[4]向洪波.Java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雞西大學學報,2010(6).
- 上一篇:跨界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
- 下一篇:中職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