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教學法在藝術設計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14 09:15:22
導語:反向教學法在藝術設計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反向教學法是和傳統教學法相反的教學方法,是運用逆向教學,從結論推問題的教學方法,是高校的教育改革的產物。高校在初高中全面改革后也開始進行改革,高校的生源成為了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培養出來的素質人才,高校傳統的教學方法就不再適應新生。因此高校引入了反向教學法,力求不中斷初高中的素質教育培養之路,把高校學生培養成更高素質的人才。本文淺談反向教學法在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施背景、現狀、優勢及應用。
關鍵詞:反向教學法;高校;藝術設計;教學
大學是藝術培養的關鍵期,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后,怎樣實施教學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些學生只是因為藝術生文化課分低才選擇走藝考這條路,對藝術談不上喜歡,這時候大學藝術課對這類學生就很關鍵了,學生是否能在大學課程學習中喜歡并且熱愛藝術是大學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其實有的地區從小學就開始施行簡單反向教學法,比如背乘法口訣表要倒背、倒學拼音等。藝術反向教學法是先讓學生體驗再講解理論,高校藝術生課程少,有充分的課外時間,這是反向教學法可以實施的現實基礎。高校藝術課程重點在于實踐,具備實施的課程特征。它也符合“藝術來源于生活”“知識來源于實踐”的理論。因此,反向教學法成為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一個趨勢。
一、高校反向教學法的實施
(一)實施背景。大學的教學也需要基于學生的學情。學習藝術的人總有些不同于其他專業學生的特質,比如他們不是循規蹈矩的學生,總是在追求與眾不同,有些傲氣和怪習慣,讓他們規規矩矩坐到教室里是很難的。考入大學的學生,一般是經過層層考試篩選出來的比較優秀的學生,本身具備了很好的藝術基礎,其中不乏天賦異秉的學生,因此,要基于學生的學情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此外,還要結合國家的教育大環境,高校是高中學校的學生輸出地,要基于高中教育的培養來培養學生,不能和素質教育脫節,不能中斷素質培養。(二)實施現狀。高校實施反向教學法是一個新的趨勢,大部分高校仍在實行分期教學,前期為理論后期為實踐課,高校比較重視理論,忽視實踐的重要性,理論教學和高校學生藝考學習的東西存在重疊。藝術生對理論課本來就不喜歡,加之理論課無聊枯燥,會加劇藝術生逃課的行為,逃課容易使學生誤入歧途,嚴重影響藝術生的創作。一旦他們創作方面出現問題,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周而復始不斷惡化,可能會毀掉一個具有天賦的藝術生。
二、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藝術需要走進生活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美術是最需要貼近自然的學科。高校應用反向教學法就要讓藝術生先體驗再學習理論,體驗就需要真正地走進生活。可以先安排美術生寫生,讓美術生進行實實在在的體驗,實地觀摩和繪畫。例如《美術概論》中的美術創作和美術欣賞都需要進行體驗才能完成,可以選一個合適的地方先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然后詢問學生的看法,最后講解理論,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學習民族服飾,就要選一個特色服飾。以荊楚服飾為例,現在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開始添加一些民族服飾元素,一件衣服要怎樣添加,如何添加都是藝術生要學習的,對于藝術生來說,學生見不到實物,再精美的動畫都無濟于事,因此一定要讓學生去湖北等地親自感受那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詢問當地老人荊楚服飾上的一些元素的起源,了解他們分別代表著什么含義。只有真正了解了服飾背后的故事,才敢大膽地去使用,不擔心出錯。藝術就要敢于大膽嘗試。美術設計如何應用于服飾也是很復雜的一個過程,讓學生坐在教室聽理論是不可能的,一定要讓學生去動手,體會到其中的“難以下手”,學生才會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從而升華為自己的一套知識,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二)在音樂中的應用。音樂是需要去彈奏、去鑒賞、去聆聽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音樂學習中需要學習很多樂器,學生不可能只從圖片中就能知道樂器如何使用,要讓學生先接觸樂器并自己嘗試吹或者彈,學生在使用中感受到它的原理,從而理解課本的理論知識。任何樂器和風格歌曲的學習都要讓學生親自接觸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比如學習民謠,教師只講了民謠的概念和其他相關知識,學生還是不明白民謠是什么。一定要讓學生去聽很多民謠并自己嘗試唱,而唱民謠的時候如果總達不到理想的感覺或者自己想要的效果,那么就是沒有真正地學會民謠。學習彈奏琵琶也是如此,只知道它有幾根弦是遠遠不夠的,學會具體的手法不去練習也是不夠的。而只有形沒有神的音樂是不能感動人的,要了解它的起源、它的背景,感受它經歷了歷史的滄桑以后,才能感受到一首歌曲帶給人的感情。音樂尤其重要的是感情的融入和表達,沒有感情的音樂感動不了人心,好的音樂往往能帶給人極大的震撼,學生只坐在教室里,是體會不了太多的感情的。(三)在舞蹈中的應用。舞蹈也是一門實踐大于理論的學科。比如蒙古族和藏族,這是兩個熱愛舞蹈的民族,高興就跳舞,學習民族舞只是學到了他們的舞蹈動作和特色,但感受不到他們跳舞的喜悅之情和他們自然起舞的輕松愉悅之感。能感受到他們的歡樂,才是他們舞蹈的精髓所在。學習民族舞一定要和這個民族的同胞一起跳一次舞,找到屬于這個民族的感覺。課本在舞蹈教學中只起一個輔助作用,真正的學習在于實踐教學,很多高校已經開始采用先舞蹈教學再上理論的學習模式,對于舞蹈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反向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此,還應該在舞蹈教學中體現,教師先教學生一個動作,讓學生說說做這個動作的目的何在,或者這個動作屬于哪種舞蹈,要引發學生思考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教學。
三、反向教學優勢
反向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對于藝術生來說最怕抑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形成定式思維,反向教學一改傳統教學,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和思考,學生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會大膽想象,從而產生新的藝術源泉。其次,有利于培養綜合素質人才。藝術生畢業后大部分會選擇就業,反向教學法讓學生先體驗—后理論—再體驗,能提升學生專業的應用能力,成為具備競爭力的人才。最后,反向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藝術生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愿意去學習新的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專業知識欠缺,就會在學習理論時用心學習。
四、結語
反向教學會成為高校藝術教學的一個趨勢,成為藝術教學的新穎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培養高校藝術人才,還能幫助高校教師吸收新思想,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巖.試論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反向教學法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7(36).
[2]郝佳音.項目教學法在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15).
[3]尤華鈺.基于平面構成課程教學的反向教學法應用優勢探析[J].文藝生活旬刊,2014(2):251.
[4]李蘭.使用反向教學法開展平面構成課程教學的優勢[J].廣西教育,2012(23):168-169.
作者:郭松 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 上一篇:土木工程大案例教學研究
- 下一篇:幼兒師范教學法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