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12-17 09:38:40

導語: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的運用

【摘要】高中橢圓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板塊,難度大,知識體系復雜,也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利用微課教學,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將學生學習橢圓的困難逐一排除,聯系現實生活,加強學生對橢圓的認知和理解。

【關鍵詞】高中橢圓教學;微課;教學策略

一、導入型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中的應用

橢圓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但是并不了解的一個數學概念,在橢圓教學中,許多教師通過與圓的相關性質進行類比,讓學生進行學習,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仍然會讓學生對于橢圓的性質不夠清晰,有些學生如果沒有掌握圓的相關知識,那么學習效率也會有所降低。所以導入型微課就是直截了當地將橢圓的知識以各種形式展現,通過聯系生活中的各類橢圓物體,將橢圓的相關知識結合生活情境進行導入,幫助學生良好預習。比如在認識橢圓并學習橢圓的標準方程時,必須要讓學生先理解其橢圓的概念,可以將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跡、西瓜的橫截面、橄欖球等橢圓形物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于橢圓的抽象概念轉化為現實的認知,有助于學生構建橢圓知識體系,降低學習難度[1]。

二、深化型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中的應用

深化型微課是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把學生無法理解或學習存在困難的問題給拆解、簡化,微課通過網絡教學資源搜尋知識難點的例題,定位教學方向,在教學重難點問題上開展微課設計,利用微視頻的形式來講解解題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每一個步驟的邏輯推導過程和概念應用,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①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之和等于常數的點的集合是橢圓;②離心率的大小跟橢圓的形狀有什么關系。這兩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路可能無法轉化,就算是教師通過板書講解,學生理解起來仍然有一定難度。這時候通過微課設計,將兩個題目描述轉化成動態變化,讓學生真正地看懂題目要求,理解題目含義,才能進行判斷。如第一題中的平面內定點M與F1、F2的距離大于F1和F2之間的距離,即可轉化為|MF1|+|MF2|>|F1F2|,通過動態教學,讓學生對橢圓的定義加以認知,提升印象。在判斷第二個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軟件,在線靈活設計微課,將橢圓的形態變化在課堂上進行示證,畫出形態各異的橢圓,并引導學生研究離心率與橢圓的關系通過深化型微課教學來強化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2]。

三、解疑型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中的應用

解疑型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中的應用大多數是在課后習題和訓練中,通過數字化軟件和網絡平臺,讓學生討論疑難問題,積極互動交流,教師通過得到學生的課后反饋,能夠有針對性制定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易錯題進行強化訓練。并且根據一些較為困難或者需要鞏固的知識點,去設計解疑型的微課課程,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推導能力[3]。比如,教師可以就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系開展復習性回顧,讓學生對解題思路和思維推導順序進行強化,根據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計算判別式的應用,提升數學能力。

四、自主性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中的應用

自主性微課主要是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課外拓展的強化訓練,通過微課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參與問題,去思考和探索。自主性微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需求、意愿以及學習興趣。由于高中橢圓教學的理論知識學習離不開大量的訓練,只有不斷強化記憶,提升知識點的應用和實踐,才能完全掌握橢圓的知識,培養數學思維。微課設計通過根據學生的錯題和不足之處,進行綜合性設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既有利于學生鞏固知識,又能提升學生后續的課堂學習效率[4]。并且學生在練習中能夠經歷和擴展大量的題型和難點考查方向,掌握解題思路與技巧,提升數學水平。

高中數學橢圓教學結合微課教學模式,基于課前導入學習、課堂深化教學、課后復習鞏固、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四個階段,進行優化設計與強化教學。這一模式能夠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數學思維,提升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幫助學生增強對橢圓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梁元龍.高中數學橢圓教學的有效策略[J].亞太教育,2019(07):72.

[2]房兵.簡析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橢圓教學為例[J].中學數學,2019(01):3-4.

[3]鄧燕萍.微課在高中橢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8(02):81-84.

[4]繆紅霞.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境認知———以橢圓的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7(18):54-55.

作者:丁有生 單位: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