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5-21 08:58:05
導語: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在本院神經內科實習的12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將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64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56名護生作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灌注式教育,觀察組采用PBL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比較兩組護生的出科考試成績、護生對護理教學方法的評價及綜合能力考核。結果觀察組護生的操作技能成績和理論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綜合能力考核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臨床護理帶教中,有利于提高護生的基礎理論及操作技能水平,能有效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帶教老師的授課積極性,是值得臨床推廣的一種教學模式。
關鍵詞:PBL教學法;神經內科;護理;臨床帶教
臨床實習是護生進入臨床工作前必須經過的階段,因此必須對臨床護理教學引起重視,使護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1-2]。本院是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發現,護生仍舊是機械性地工作,且認為實習是為了加強操作技能,忽略了理論知識學習。分析原因發現,在臨床教學中老師仍采用單調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PPT為主要教學工具,類似于課堂教學的專科知識講座,沒有體現出臨床教學的特色,使護生通過臨床實習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指導臨床護理工作[3]。神經內科具有病種多、病情復雜的特點,護理臨床教學需要反復實踐,不斷積累經驗[4]。而PBL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5]。本科室將PBL教學法應用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神經內科實習的120名護生,其中男23名,女97名,年齡22~24歲。其中將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64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56名護生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依從性較好;均為四年全日制護理本科生。排除標準:其他專業學生。將兩組帶教老師資質及兩組實習生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護生的帶教老師相同,均為從事神經內科專科臨床護理5年及以上者。1.2.1對照組采用傳統灌輸式教育,即由帶教老師每周組織護生進行1次小講課,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集體授課。1.2.2觀察組采用PBL教學法實施臨床護理帶教,具體內容如下。1.2.2.1制訂計劃本院本科護生在神經內科實習時間為4周,根據實習周期制訂科學的護理實習生學習計劃,充分結合護生的多媒體使用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保證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建立護生微信群,由帶教老師統一負責確定實習周期內各項學習內容和成長目標,布置學習任務,引導護生提高各學習節點的效率,讓護生們做到提前預習、及時復習、系統歸納、階段提升。1.2.2.2問題準備由帶教老師選取神經內科收治的典型病例,如缺血性腦卒中(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并結合專科新開展的治療技術如靜脈溶栓橋接動脈機械取栓術、腦動脈支架置入術,提出以下問題:腦血管病的基礎解剖;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靜脈溶栓藥后的觀察要點;行腦動脈支架置入術患者的血壓控制范圍及重點關注內容;說出腦栓塞和腦血栓形成的區別;如何早期預防腦卒中。1.2.2.3自主學習帶教老師布置的問題,由護生自行學習,可參考內科護理學、神經病學等相關教科書,也可通過計算機檢索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中國知網、數字圖書館、PubMed等途徑查閱文獻。1.2.2.4小組合作將每次一起入科的5~6名護生組成小組,由護生們推選組長和記錄員各一名,將布置的作業分配給各個組員,組長和記錄員將小組成員找到的資料進行整合。1.2.2.5小組討論在出科前組織大家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討論,由每位護生依次發言,并說出參考依據,由帶教老師進行點評,老師應對護生的表現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更正,最后總結本疾病要掌握的重點內容。
1.3評價方法
①在護生結束本科室實習前,由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進行專科理論知識(總分100分)和操作技能(總分100分)的考核。理論知識考核內容包括護理規章制度、護理安全教育、護理病史書寫規范、護理服務程序等;操作技能培訓主要包括靜脈輸液、吸氧、無菌技術操作、吸痰、口腔護理等;90~100分為優,60~89分為良,0~59分為差。②由帶教老師填寫護理臨床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表,從態度目標、知識目標、整體護理三大部分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共發放反饋表120份,回收120份,完成率為100%。由護生填寫護理教學質量情況反饋表,從帶教老師的專業性、易懂性、相關性、理論性、操作性及條理性6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項10分,總分為60分,共發放反饋表120份,回收120份,完成率為10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操作與理論成績對比觀察組的操作技能成績和理論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的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表和教學質量反饋表得分對比觀察組的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帶教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表2兩組的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表和教學質量反饋表得分。
3討論
3.1PBL
教學法能有效提高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傳統的帶教模式主要依賴于帶教老師的主觀理解和表達,然后傳遞給護生,而學生主要通過筆記和重復溫習老師提到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機械式”吸收,內容枯燥、乏味,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模式能更好地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護生帶著問題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方法中提到,由一個系統疾病的問題可以延伸出其他疾病系統的理論知識,提升了護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并且可以將臨床患者的癥狀、體征等與教科書的知識進行結合比較,加深了護生對神經系統疾病的理解;由護生自己去查找資料,從而獲得答案,克服了傳統教學理論考試時單純背誦答案的方法。因此,護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學習資料,通過彼此之間不斷地交流、辯論以及反復地提問和解決問題來獲取知識,能加強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的聯系,同時也有效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護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操作技能成績和理論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在護生臨床實習階段應用PBL教學法進行帶教,有助于提升臨床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識與技能[7]。
3.2PBL
教學法能增加團體協作精神,有效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綜合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PBL教學法的應用能有效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在調查方法小組合作中,將5~6名護生組成一個小組,護生們都是來自各個不同的院校,彼此都不熟悉,因為需要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關于案例的作業,所以必須在一起互相探討,明確分工,整合資料等。PBL教學方法具有促進學習主動性的作用,這有助于護生結束實習后步入臨床,更好更快地適應護士角色,提高專業責任感[8]。護生以問題為中心,針對問題進行自由討論,相互提問解答,在這過程中注重培養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9]。而小組討論的方式有利于護生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總結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10]。其次,結合臨床真實案例的導入,能增強護生的護患溝通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克服了護生機械式背誦操作范本的操作技能模式的缺點;且真實患者導入的操作能讓護生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能及時解決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11],提高了護生的臨床應變能力。護理教育者應多采用PBL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12]。
3.3PBL教學法能促進帶教老師專業技能水平及帶教能力的提升
由表2可見,觀察組的教學質量反饋表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PBL教學法能增強帶教老師的帶教水平。根據臨床典型病例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掌握新型的評價方式,這需要帶教老師首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13]。PBL教學法對帶教老師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其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掌握常見疾病相關的解剖、生理、病理、生化、藥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知識,并不斷更新專業知識,了解國內外神經內科疾病護理新進展,更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帶教經驗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4]。在引導護生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帶教老師的教學和護理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15]。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顯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臨床護理工作量大,帶教老師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完成整個流程,不利于臨床其他工作的完成;其次,護生在完成實習工作后就身心俱疲,還要利用休息的時間去查找資料、文獻,增加了護生們的負擔。總之,在PBL教學法的帶教路上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革,爭取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陳曉紅,何婷,戴妙霞,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生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8,17(1):99-101.
[2]歐陽麗娜.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3):21-23.
[3]崔秀珍,殷慧慧,王迪,等.PBL教學查房在護理本科生心血管內科實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8):120-122.
[4]賀冬平,李育,尚樂.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8):594-596.
[5]BarrowsHS,TamblynRM.Theportablepatientproblempack:aproblem-basedlearningunit[J].JMedEduc,1977,52(12):1002-1004.
[6]沈妙莉,吉裕華,慕琍萍,等.PBL聯合APP教學對培養精神科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效果[J].上海護理,2019,19(4):59-62.
作者:陳小亞
- 上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模式探索
- 下一篇:安全隔離技術在網絡安全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