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組織與管理教學反思與改革探討
時間:2022-08-20 10:35:35
導語:項目組織與管理教學反思與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與之對應的高等院校新工科教育建設也迫在眉睫。“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建設是推動高等院校新工科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項目實踐能力,滿足新興工科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在新工科條件下,對“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結合新工科人才發展需求和高校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可行的“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新工科;項目組織與管理;項目實踐;教學改革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開始崛起并蓬勃發展,為了應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新工科產業發展的戰略計劃。高等院校作為國家新工科建設和產業升級轉型的人才培養搖籃,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因此,高等院校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與時俱進調整和優化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進行相應的教學反思與改革顯得十分必要。新工科建設的核心在于提高新工科產業從業人員的項目實踐能力,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搖籃,可以基于新工科產業,開設相應的“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并對新工科條件下“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結合國家人才戰略需要和新工科發展的需求,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出全方位高素質的新工科產業人才。
1新工科項目的認識
新工科項目并非科研項目,它是與新興工業產業緊密聯合在一起的。新工科建設有著明確的規劃和意圖。[1]參加新工科產業發展建設的各高等院校,在建設實施與新工科相關的課程之前,必須對新工科產業項目的性質、作用、目標和適應范圍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2](1)項目組織與管理實踐是推動新工科產業建設的重要途徑。項目組織與管理知識體系包括項目周期與成本管理、項目風險控制、項目質量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計劃管理、項目論證評估與驗收管理等。以項目組織與管理的形式開展新工科課程教育實施主要有以下好處:一方面是在完整的項目組織、實施與管理過程中,項目參與人員能夠清晰的理解項目內容、目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對項目的創新點、工作計劃進度和項目管理流程、項目預期效果也有一個詳細的掌握,能夠很好提高項目參與人員,即新工科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他們全方位了解和掌握新工科產業項目的構成要素和要求;另一方面,通過項目風險控制、項目周期與成本管理、項目驗證評估與驗收管理,能夠切實保障新工科項目的順利實施和管理運行。(2)項目組織與管理實踐是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效果、優化經費使用的有效方法。進入新世紀,我國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科研經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如何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效果,優化經費使用成為高等院校一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而項目組織與管理實踐形式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通過新工科項目組織與管理實踐,在教育部、學科專業組與協會的指導下,合理構建新工科教育課程體系、思路明確具體,適當的進行新工科課程教學改革,能夠有效提升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效果,優化教育教學經費的使用效率。
2新工科條件下“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建設現狀和意義
隨著工科領域新興技術的發展,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興產業發展戰略,例如“中國制造2025”等,教育部積極推動新工科人才培養建設,形成了“北京指南”“天大行9動”“復旦共識”等基本方針政策,2017年,教育部刊發了“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2018年,教育部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如今新工科產業建設已經打下了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形成了系統全面的新工業產業建設行動指南,新工科產業建設已經進入到具體的實施階段,即通過新工科產業項目全方位、多層次,切實提高新工科建設水平。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搖籃和高等教育主體單位,在新工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高等院校“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建設存在以下問題:(1)新工科專業理論知識課程與項目實踐課程只是簡單疊加,沒有緊密銜接。由于新工科相關技術存在技術更新快、產業布局調整大等特點,高等院校新工科課程體系建設往往存在課程內容滯后、與企業人才需求脫節等問題。有些設置新工科專業的高等院校沒有厘清國家人才戰略需求、企業發展需求、自身人才培養計劃與學生自身興趣發展的關系,設置的課程往往是不符合時代需要或者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在課程設置上只是將新工科專業相關技術理論知識與項目實踐案例簡單疊加,使得學生不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及時應用到真實的企業項目實踐中,造成學生項目組織與管理能力匱乏等問題。(2)新工科專業教學考察考核方式單一且偏重于理論。目前,大多數開設新工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對學生考核還是采取試卷考試的形式,只能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水平,而不能考察學生的項目組織與管理能力。教學和考核方式過于簡單,造成學生無法對所學到的知識融合貫通,并應用于解決實際的項目問題,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組織與實施管理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3)未能有效利用“云課堂”“電子書包”等信息技術平臺。當前,很多互聯網教育公司都開發了相應的教育教學平臺,能夠有效提高新工科專業老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云課堂”“電子書包”等。但此類信息技術平臺產品在高等院校很少得到應用和普及。
3新工科條件下“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目前,新工科條件下“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教學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項目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一些問題,從而導致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開展新工科條件下“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人才培養方案研究極其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的“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人才培養方案。(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與新工科課程分類,優化新工科課程設置。高等院校參與新工科建設時,需要參照教育部的人才培養指南方針,與新興工業產業人才需求掛鉤,明確本單位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建設的新工科課程按照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進行詳細分類,不僅培養專業型人才,還需要培養復合型人才。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優化新工科課程設置,以學生為本,進行相應的新工科教學課程改革。利用“電子書包”“云課堂”等“互聯網+”技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項目管理和實踐能力,新工科課程在課程考核中,應側重于考察學生的項目組織與管理能力。(2)搭建面向新工科的教學教研體系項目實踐平臺。高等院校可以充分調研新工科專業學生項目實踐能力培養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的現狀,結合“互聯網+”相關技術,建設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新工科項目實踐環境體系,搭建面向新工科的教學教研體系項目實踐平臺。在項目實踐平臺搭建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應該按照新工科產業和人才培養目標分門別類搭建不同科目專業的項目實踐平臺環境,不可能一種平臺環境適應所有的新工科專業。②建立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是成功搭建面向新工科的教學教研體系項目實踐平臺的關鍵所在。(3)加強新工科專業教師項目實踐技能培訓。高等院校新工科專業任課教師的項目實踐能力決定了他所教的學生所能達到的高度,高等院校應當提供教育教學在崗培訓,鼓勵教師參加新工科產業企業的項目實施與管理,學校牽頭與專業對口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企業項目實踐,切實提高新工科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4)構建“學生-教師-高校-企業”體系。在新工科條件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取而代之應當是新工科條件下的“新型”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教學計劃選擇教師的課程,教師借助于各種平臺首先提供給學生適當的“理論”知識,在實踐環節,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到企業,體會和深刻理解“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的實踐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構建“學生-教師-高校-企業”體系,也助于學生,高校和企業三者之間的“并軌”,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高等事業的發展和新工科的要求,社會對“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這方面需求的人才也較大。因此,廣泛開展新工科條件下“項目組織與管理”課程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林健.深入扎實推進新工科建設——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組織和實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統工程,(5):24-37.
[2]董雄報,張學龍,李軍.工業工程專業項目管理課程教學研究[J].大學教育,2013(08):51-52.
作者:周舟 劉萍 單位:長沙學院
- 上一篇:高職政治課教學反思和創新思考
- 下一篇:數字文化館群眾文化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