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學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11-07 05:00:49

導語:行政法學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法學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行政法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和專業性極高的學科,所具有的繁雜性已然超出別的法律學科。法治國家建設和法學教育密切相關,且行政法學教學在多種措施并行下也逐步加深了依法行政的施行過程,在此形勢下,若想有效培養具有高素養的行政法律專業人員,就必須逐步強化和改革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等相關環節。為此,本文分析了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行政法學教學;改革;必要性;策略

法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便是行政法,但由于行政法本身的體系具有繁雜性且更新速度較快的特點,所以在高校教育中往往不受學生的青睞,這就致使行政法教學難以實效其效果,而學生的接受程度也往往不盡人意。但在新時代的發展下,研究應用型等多元化的行政法學人才顯然是其社會需求,所以加強行政法學教學改革顯然勢在必行。因此,如何更好地促進行政法學教學改革值得探究。

1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憲法》中明確規定: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針,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而建設完善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條件便是教育。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教育相對落后,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難以擔負起特殊作用。當前,我國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經濟及其改革社會管理進程不斷推進,法學教學亦然面對著新的探索之路。行政法學教學實踐顯然是法學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為依法行政,其制度是否科學發展將決定著行政法學教育的穩序進行,尤其是行政法學教育肩負著創新行政法制觀念以及宣傳科學行政法治和為政府機構培養優質的法律人才等重要使命。然而實際情況是行政法教學專業知識與實踐并沒有聯系緊密,這就致使人才栽培難以達到實際現實社會的工作需求,在教育目的、教育觀念及其教學內容等環節皆面臨著的挑戰,這就需要對行政法學教學實踐不斷加以革新。

2行政法學教學改革方法策略

2.1轉變教學思想,準確認知教學目的。21世紀以來,素質教育儼然成為法學教育的進步觀念,促使人們朝著全面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更是彰顯了人文關懷,這對于高素質、高專業技術人才大有裨益。為此,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施行理當逐步轉變教學思想,摒棄落后的教學思想,準確認知教學目的。一方面,傳統的教學工作觀念大都局限于為學生講授相應的專業知識,但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人才需求,教學工作理念切不可局限于此,而是要將行政法學專業知識的講解和相應的行政問題處理實踐相結合。如此,方可培養出具有專業性且全面發展的行政專業人員。同時,還要摒棄以往將分數作為教學工作目標是否實現的評判要求,只需將其作為教學工作的指標之一,并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其創新思維等作為不可或缺的評判指標。另一方面,師生間的關系應是平等的。教師教學時注重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注重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學習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2.2完善教學內容。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主核心在于教學內容,一般來說,教學內容主要涵蓋了方法和規范知識的講解。首先,規范知識作為行政法學課程建設的基本內容,若是缺乏行政法律規范,行政法律機構將如同虛設,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行政法學教學內容涵蓋的規范知識有行政主體、行政法準則及其行政程序等。在如此繁雜龐大的規范知識下,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過分要求全面顧及到,而應立足于教學內容來加以選擇科學性和實用性較強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如行政行為、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等皆需重點講解。其次,對于剛接觸行政法的學習人員而言最先要學習的便是了解并掌握較好的方法知識點,若是教師只純粹地讓學生進行上下課的功課預習和鞏固復習,實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因此,方法知識點在行政法學教學內容中明顯不可或缺,教師理當注意的是:以全新的眼光去審視行政法,重視對學生課程興趣的培養;認真專研教材內容,由簡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加強師師、師生、生生間的溝通聯系,互相請教、交談,以不斷改善和豐富教學內容,讓教學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2.3創新教學模式,注重法庭模擬實踐。以往的行政法學教學大都是以講授為主,雖有一定的成效,但顯然不利于師生間的積極互動,學生學習興趣難以激發,教學作用實難凸顯。因此,行政法學教學還應創新教學模式,改善傳統的單一式教學。首先,案例分析教學。教師認真規劃教學案例,利用典型案例的講解讓學生更深入了解相關法律專業知識及其法律準則,并根據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提問,組織學生案例探討,亦或是請學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在典例分析、討論、扮演中不斷給出行政法學新觀點,更強化了師生間互動,增強交流機會。其次,研討式教學。在行政法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要面臨許多問題,此時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在將課堂交與學生的同時,還要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帶領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并以此作為關鍵教學的推動方法。通過帶動學生的學習熱忱從而推動行政法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師生間共同探討問題對于學生思維和反抗思維意識的訓練也有極大的幫助性。最后,要創新行政法學教學的實踐性,注重法庭的模擬,我國行政法學教育技能培訓較為欠缺的地方便是重理論而輕實踐,這顯然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為此,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案例展開相應的法庭模擬。讓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檢察官及其律師等角色,讓學生以扮演者的身份來分析和研究案例,真正的參與到案件受審過程中,既能檢驗自身所學的行政法學知識狀況又能提高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就業而提供行之有效的技能訓練。

3結語

行政法學所覆蓋的知識領域是極為廣闊復雜的,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若是教學仍沿用傳統的被動式知識講解,只會讓學生陷入對法學的厭惡情緒中。因此,就必須將行政法學教學改革進行到底,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更要不斷創新和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注重學生的模擬實踐,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有所用,將知識消化,用于實處,提高行政法學教學質量。

作者:羅超 單位: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月鳳.行政法課程教學改革的分析與思考[J].長江叢刊,2016,17(12):124-126.

[2]劉亮.關于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5,(6Z):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