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會計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07-05 10:42:39

導語:“互聯網+”下會計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下會計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會計”成為了不可逆的發展趨勢,這對于傳統會計教學是機遇也是挑戰。文章首先分析了傳統會計教學存在問題,然后分析互聯網對會計教學的影響,最后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會計教學的變革途徑,希望為現實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教學;教學改革

目前,互聯網已滲透到各行各業的運作與發展中。面對時代變化和市場的需求,高校會計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簡單財務會計核算已基本能被程序取代,市場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對此,高校應把握互聯網時代的特征,有效運用于會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培育符合時代要求的會計人才。

一、傳統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理論化。傳統會計教學注重于理論輸出和講解,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學力度往往不夠。重理論,輕實踐,使得學生學了不知道為什么學,學了不知道怎么樣用。再多理論的輸出,都成為了記憶的存儲,而不是知識的運用。(二)教學方式教條化。傳統會計教學課堂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課堂以教師為中心,而忽視了學生的課堂角色。這降低了課堂的活躍度和學生參與度,不利于學生培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思考創新能力。(三)教學內容簡單化。傳統會計教學專注于財務會計的培養,教授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會計實務已經告別了傳統手工賬的時代。具備簡單核算的財務會計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也承受不住市場的壓力和考驗。(四)教學方案形式化。傳統的會計教學不管是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是實務操作的訓練,最后往往流于形式。考核指標理論課程可能就是期末試卷上的分數,實訓課則是最后的一份實訓報告。側重結果,忽視過程,這違背了實訓課的開設目的,也削弱了學生的實踐業務能力和求真務實的精神。(五)教學視角片面化。傳統會計教學著重于制造業的經濟活動與業務核算講授,忽視了其他市場經濟主體。但學生畢業后就業于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的比較多,這使得這些學生的理論和實務能力明顯不足。

二、互聯網對會計教學的影響

(一)互聯網給會計教學帶來的機遇。1.互聯網使信息獲取更為便捷,信息資源更為豐富。了解會計相關信息的渠道增加,而且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信息。比如,會計準則的調整,稅收制度的調整等。2.互聯網使學習交流更為及時。此時,學習已不再局限于課堂的45分鐘。學生可以在課后隨時開展更為廣泛的學習和交流。3.互聯網使得教學模式多元化。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涌現了許多教學應用APP,如學習通、藍墨云班課等。會計教學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課堂教學,而是可以靈活地采用多種形式,教學內容更豐富,模式更多樣。(二)互聯網給會計教學帶來的挑戰。1.互聯網要求高校人才培養計劃與時俱進、課程內容體系更加現代化。如今市場上許多會計核算程序被廣泛應用,如ERP、金蝶等。會計人才培養計劃如果還是著重于、甚至局限于傳統手工賬實務培訓,這明顯是滯后的,落伍的,培養出來的會計人員也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2.互聯網要求教師開拓創新,形成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時代,會計的專業素養之一就要具備對數字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如果教師只是一心只教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失去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獲取源。3.互聯網要求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互聯網上的信息和資源是海量的,人人可以享用。如果學生自覺主動地加以利用,無疑對學有助益;如果學生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必將會形成一定的損失。

三、“互聯網+”背景下會計教學的變革途徑

(一)高校應該完善會計教學體系和會計人才培養計劃,提高會計教學效果。首先,要根據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制定與本校及地方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如開展實質有效的校企合作,讓教學深入實際,深入市場。其次,要因材施教。高校要把握學生特色,根據學生需求,制定有目的、有計劃的人才培養方案。再次,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市場的需求,制定先進的和適應市場的教學體系。最后,建立輔助配套教學體系,如參與財會類學術競賽的考核機制,學生考取相關證書獎懲機制。(二)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該改變傳統觀念,充分發掘并且帶動學生的角色意識和主體意識。其次,要使教學形式多元化。從黑板板書到PPT演示,教學經歷了粉筆字向數字化的轉變。互聯網時代,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而是可以走出去,引進來。走出去,了解書本以外的信息,了解教室以外的變化。引進來,運用教學軟件,開展自主討論等。最后,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培養學生利用互聯網的能力,引導學生在海量的信息數據中截取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銳度和會計的專業素養。(三)學生應該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專業能力。首先,學生應更加主動地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資源,并開展自主學習和交流。其次,學生應該加強學習。不僅要加深知識深度,即夯實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操業務能力,還應該拓展知識寬度,如了解更多的金融和經濟知識。最后,學生應該多向發展。會計學生不能只滿足于財務會計的簡單核算,這在市場上很容易被淘汰和被取代,而應該向管理會計和高端會計人才發展,如注冊會計師、金融分析師等。

參考文獻:

[1]邱美鳳.“互聯網+”背景下本科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發展趨勢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2).

[2]肖蕓,路鑫鑫.“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法制博覽,2019(3).

作者:黃運運 盧潔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