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車削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05-19 02:53:47
導語:數控車削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控車削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本論文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升動手實踐能力的角度對課程的授課方式的改革進行探討,將其大概分為三部分:任務分解、自我展示和師生并評,并基于此種授課方式對教師、學生和考核方式進行分析,教師提升動手能力與企業結合,考核方式不再以單一的模考為基準,方便學生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能與企業較好的結合。
關鍵詞:數控車削;改革;實踐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基所在,依據我國現階段的實際加工水準,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在制造業中,數控加工占據了很大的比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數控專業的人才需求缺口越來越大,雖有很多中職院校和高校設有數控專業,但教學方式不合適,盲目跟隨重點院校和社會的主流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實際操作水準跟不上社會實際需求的預期。基于我校的定位基準——應用型本科院校,結合現有的數控加工示范中心,根據社會對數控專業學生的需求標準,對現階段我校數控車削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探索。
一、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
數控車削技術是一門理論結合實際較為緊密的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在數控車床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動手能力[1],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到數控車床的編程指令和零件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學成之后可以既有理論知識,也能真正具有設計加工方案和實際動手加工零件的能力。(一)教師存在的問題。1.知識理論化。現在的教學由于課時的要求以及長時間的墨守成規,形成了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課堂講解理論知識,沒有與實際生產相結合,課堂太過于平淡,過多的關注學生對數控理論知識的理解,沒有注重學生運動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生產責任感和團隊協作上的能力培養更是欠缺[2]。2.實踐性低。高校教師對課本理論研究較多,但對于實際數控加工的注意事項與應做的準備工作了解較少[3],并對于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提升較少,不能及時掌握現階段企業對數控操作的要求,導致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不相符。3.教法單一。現階段高校教師都在使用PPT多媒體教學,很多教師沒有利用好現階段的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多媒體設施,僅僅是將課本上的文字搬到多媒體上,上課互動環節較少,一味的講課,內容過于枯燥,導不能充分的吸引學生的興趣;課下不注重與學生溝通,對學生的理解情況了解過少。(二)學生存在的問題。如今的大學生基本都是00后和獨生子女,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些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數控車削課程有偏見,覺得學成這樣的技術在社會上沒有什么作用;再者學生是獨生子女,會覺得數控以后會是體力勞動,不愿意去學習;這些就是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在現階段數控在整個機械加工制造業中的地位,對其不認可的態度導致學習興趣不高;其次,學生接受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導致理解能力強的學生覺得課程較為枯燥,程度低,理解慢的學生會認為課程過于困難,降低學習的興趣。
二、數控車削技術課程新模式的探討
從戰國時期的孔夫子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到現在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將課堂還給學生等等,都充分說明教育的方式首先應該體現的學生,積極提高學生自我的學習興趣,并與其它同學討論、相互交流。因此,基于數控車車削課程的特點,本論文探討的模式可以分為三部分:任務分解、自我展示和師生并評。(一)任務分解。數控車削技術是包含基本數控車削編程、數控車床安全、數控仿真軟件三部分內容,其中以數控車削的編程最為重要,在編程中里面的指令也有難易之分,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整本書的內容進行分解,確定自己的講課順序,應從易入難,逐步講解,直至最后的宏程序指令加工。其次,指令任務化。根據學生學習程度指定每次課的進程,兼顧低程度學生和高程度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理論聯合實際時,布置不同難易程度的任務,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將本次課的內容掌握,低程度的學生理解基本理論知識,并能進行一定程度的編程,高程度的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數控指令,并確定數控加工的工藝方案。每一個加工指令或幾個簡單的加工指令可以設計成任務,并將班級的學生同樣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工作同時進行。最后依據每章主要內容,將本章內容進行分解,內容從易入難,并將分解的任務分到不同程度的學生手中,并形成統一的整體,任務本是一體,必須相互之間有交流、有交叉,可以增強學生團隊配合能力,并能利用不同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每一步的任務都關系到整個任務是否能完整實現。(二)自我展示。要求每一位學生都需要將所做的任務進行講解,首先講解自己數控加工時需要的指令,并將指令格式和運用地方進行分析;其次,將自己設計的數控加工方案和工藝參數進行講解,明白方案確定過程和參數選擇依據;再次,并敘述自己仿真加工的步驟,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自己加工的過程和最終零件展示給大家;最后,分析本次任務在實際加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三)師生并評。首先,學生自評,同學根據自己在設計和仿真模擬中對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將自己在仿真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總結、分析,防止再次出現,讓每一位同學都能盡可能將自己所做的東西進行分享;其次,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討論、分析和評價,確定每一位同學哪些是值得自己吸取的地方,哪些是不符合實際操作規范和實際加工條件。最后,教師將對學生做的任務進行整體總結和評價,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和真正實際生產中我們該注意哪些問題,分析模擬仿真和實際加工中的具體區別。
三、新模式實施的基礎
(一)教師的要求。1.教師能力的要求。數控車削技術是一門要求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就不僅僅是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在具備零件的數控加工能力,培養教師的一線生產經驗和動手能力是對教好數控車削技術這門課基本要求。2.教師能力的培養。對于理論知識與課堂教學藝術,教師之間可以相互探討,及時向老教師和優秀教師學習,將教師的優秀方法融入自己的課堂中,不能生搬硬套的使用其他人或其他課程,需要根據自己的班級和自己的特色設計好自己的課堂教學,利用學校提供的培訓機會和平臺,積極參與校內外講課說課大賽,提升自我的教學水平;學校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提供教師到企業參與一線生產,為一線工人提供更加快捷的生產方法,并能及時向企業工程師請教,了解實際加工中數控指令的應用和注意事項,并將企業的生產經驗融入自己的課堂之中。3.教師的來源(聘請企業工程師)。對于數控車削這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高校一邊對自己學校的教師進行培養,一邊也可以從企業聘請工程師參與課堂教學。(二)學生的要求。授課方式體現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對自己的任務進行分析,并介紹自己的工藝參數,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下查閱相關的材料;并對自己的小組成員進行不同的分工,就需要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力,不僅僅要考慮自己現階段的加工,還需要考慮后期的處理;由于部分內容是學生自己學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大家可以相互保持,這就體現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可以相互之間談談,也可以在課堂上提出教師講解。(三)考核方案的改變。現在高校很多還保存著一考定成績的模式,新教學模式下僅僅依靠最終的一次書面考試已經不能作為考驗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數控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求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擁有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具備能真正動手加工的能力,因此學生的成績要與平時的仿真加工和數控加工密切相關。學生平時的任務仿真加工代表了學生對數控指令的良好掌握能力,也具備制定數控加工方案的能力,依靠我校的數控加工示范中心,平時將仿真好的零件進行實際加工,參考實際加工的操作熟練度和錯誤率以及最終加工零件的精度等級,因此學生的最終成績應由三部分組成:課堂表現、數控加工和期末考試。
四、結束語
數控車削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提升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改善課堂授課方法,才能將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相互結合在一起,能及時跟上企業對大學生的工作的基本能力的要求,并通過改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農杰.“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于《模擬電子技術》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24):184.
[2]魏小兵.《數控編程》課程教學探討[J].時代農機,2018(1):223.
[3]郝徳勇.“工學一體化”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3):142-143.
作者:翟梽錦 李賀軍 王雪 易攀 單位:1.黃河交通學院 2.焦作市物料傳輸設備關鍵件制造工藝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一篇:基于互動反饋模式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臨床護理保護在呼吸內科護理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數控機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