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管理與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7 10:37:18

導語:二級管理與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級管理與教學管理論文

一、完善教學管理體系,規范教學運行程序

推進校院兩級管理和目標考核改革,要加強制度建設,理順校院二級管理部門的關系,不斷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人才培養方案、教學任務、課表及工作量的核算,是教學管理運行體系中幾個最為重要的抓手。為適應學校新形勢的發展,贛南師范學院在這幾個方面進行創新性的思考,制定出更符合校情的教學運行規范。

(一)重視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總體設計和實施方案,是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要指導和基本依據,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堅實基礎和重要保證。學校下發《關于修(制)訂2013級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作為指導依據,教學學院成立人才培養方案工作領導小組,設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積極主動進行社會調研,明確工作計劃和任務,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科學性和可行性。從2013級開始,為保證培養方案修訂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實效性,學校對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答辯評審,對修訂的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論證、審議。結合答辯中存在的問題及專家意見,各教學學院再次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確保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能夠更加科學、符合學生發展需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體現內涵式發展。

(二)規范教學任務下達流程

教學任務是教師從事教學的依據,也是編排課表、核算教師教學工作量的主要依據。實行校院二級管理后,為使教學任務下達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學校教務處制定了《教學任務下達流程及注意事項》,以規范教學任務的下達工作。該流程統一規定了教學任務書的格式,劃分了學校教務處和各教學學院的職責,并根據教務管理系統的權限歸屬理順了各個模塊課程錄入教務系統的方式,提高了教學任務下達的效率。

(三)制定課表編排原則

課表的編排既要遵循教學規律、保證教學任務完成,又要合理均布學生學習強度、高效使用教學資源,并適度照顧教師個性化教學要求。所以課表編排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方案實施質量的高低。為此學校教務處在借鑒兄弟院校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每個學期下達教學任務時都會《課表編排時間安排及注意事項》來指導全校的排課工作。具體在排課時做到:把握整體性、突出針對性、注重操作性、立足實效性。并將人文關懷融入到課表編排及其運行管理中,做到“用心排課,用情感人”,充分激發師生能動性,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確定工作量核算程序

教師個人的教學工作量以標準課時為計量單位,標準課時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教學計劃學時進行權重后的課時。校院二級管理前,教師教學工作量的核算程序為:教師個人依據工作量核算辦法填寫《教師教學工作量申報表》———教研室主任審核并簽署意見———系(院)領導審核蓋章———教務處集中復核———人事處核發課時酬金。實行校院二級管理后,學校制定了《校院兩級管理經費分配與管理暫行辦法》,將教學經費打包下撥給二級學院進行管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由學院進行核算,報教務處備案后送人事處核發課時酬金。學校教務處只要對跨學院的通識類課程和部分由部門為開課學院的課程進行核算。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體現著教師的勞動價值,是調動高校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并且教學工作量還是高校教師定崗和評職稱的直接依據,意義重大。由于教學學院在二級管理后對教學工作量的核算具有一定自由調控空間,因此,在學院內部核算時可以進行適度調節,調動老師工作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一)落實新進教師結對培養和青年教師達標考核制度

青年教職工的培養是我校的一項戰略任務,為切實加強對新進青年教師的培養,促進其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尤其是教學能力的提高,使他們盡快站穩講臺,過好教學關,切實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學校制定了《新進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實施辦法》。許多青年教師因缺乏和同事的交流、協商和研討以及課堂觀察、集體備課等活動而錯過了自己專業發展的適應生存期,因此結合學校實際,在近幾年對新進教師培養探索的基礎上,學校采取以老帶新、結對在崗培養的方式,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通過組織新教師期初公開課、期末匯報課,以及觀摩課、集體備課、經驗交流等,幫助新教師和年輕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結對培養結束后,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達標考核工作,考核結果與本人的職稱晉升、評先評優掛鉤。通過新進教師結對培養和青年教師達標考核制度,能使新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這一過程是積極等待、醞釀、厚積薄發的過程,能增強新教師入職后的自信心并為以后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做好“三期”教學檢查工作

學校教務處在期初、期中、期末會對教學工作進行集中或隨機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各課堂任課教師到課情況;任課教師各任教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日歷等教學準備情況;各教學班級學生到課情況、課堂秩序情況;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情況;教師教學任務安排情況;上課教室安排情況;教材準備情況、實驗教學準備情況;上學期期末課程考核情況;各教學樓教學保障條件等。教務處負責匯總檢查情況,向全校進行通報。該檢查可以全面掌握學校教學的整體狀況,嚴肅教學紀律,加強教學管理,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

(三)進行學生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

本科生導師制是大眾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多元化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的需要,對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了充分發揮教師在指導本科生成長成才方面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深化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使育人工作更加生活化、育人模式更加個性化,學校制定《本科生導師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本科生導師制的推行,把提高教育水平落到實處,以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加強個性化教育和主體性教育,把“教書”和“育人”真正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間,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幫助解決學生的品德問題和心理問題,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進行課程考核形式的探索與改革

積極推進教考分離和考試改革。各學院在總結經驗基礎上,著重在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等必修課中加大教考分離范圍。積極推進考試改革,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評價的需要,靈活運用多種考試形式。根據考試大綱或考試改革要求,來進行A4紙綜合性考試、口(面)試、開卷、課程論文、設計性考試、操作性考試、無紙化考試等考試形式嘗試。通過教考分離和考試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確定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徹底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并鼓勵教師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風、學風,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效果評價與信息反饋機制

(一)教學秘書例會制度

為加強教務工作,健全教學信息反饋機制,確保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正常運行,學校制定《教務工作例會制度》。秘書例會每兩周一次,例會主要工作為:采集、整理、反饋日常教學及專項教學信息;交流教學運行中的管理經驗;研究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措施,加強監督和管理;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和教學管理工作規律,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開展相關業務培訓工作。顯然,通過教學秘書例會制度,可以完善和提高教學秘書隊伍的有效執行能力,增強團隊意識,提高學校教學管理的效率。

(二)教學信息員制度

為充分體現以生為本、育人為本的辦學思想,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及時、準確的了解、收集教學運行和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信息,了解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狀況,加強教學信息反饋,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學校制定了《教學信息員制度》。建立校院兩級信息員隊伍,定期召開學生信息員會議,教務處會及時將教學信息員提供的信息進行匯總分類,向有關人員和部門反饋。對學生反饋的信息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研究和解決,以改進教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益。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可以實現教師、學生與管理者三者之間的信息交流與互動,推動教學理念的更新,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化,規范高校教學管理,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學生網上評學評教

學生評教是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重要形式。、為此,學校教務處制定《課程教學質量學生網上評價標準》,分為師德師風、教學內容、教學技能、教學效果、總體印象等五個方面,每個方面都可以給出具體評分。在綜合評語欄內還可以填寫任課教師上課特點、不足之處、給老師的建議等。評教學生的具體評價和建議,將對老師改進教學大有幫助。學校加大網上評教的動員宣傳,讓學生充分了解網上評教的重要性、嚴肅性,保證學生網上評教的參與率,根據以往學生網上評教情況統計數據顯示,各學期全校參與評教人數均超過90%,使學生網上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更加客觀公正。通過網上評學評教,不僅可以激發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傳遞反饋教學信息,幫助教學管理部門進行教學過程監控,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提升教學效果,樹立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教學督導制度

為保證學校教學秩序的穩定,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成立學校和學院二級督導組。二級督導組以常規或專項方式進行工作。學校督導組對全校教學基本建設方面的有關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或評價。、對全校教學計劃及其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對主要教學環節及其質量標準的執行,組織專項檢查或評價。對全校教學秩序進行常規檢查和隨機抽查,對教風、學風、考風進行督導、檢查。學院督導對學院教師的講課、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等工作進行督導,并組織或參加與學院有關的評價活動。、學院督導組是學校督導組的有機補充,是學校督導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督導工作是有形約束和無形約束的有機結合,是學校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有力保證。從全國各高校的實際來看,校院二級管理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和標準。、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應構建有效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來解決目前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校院二級管理體制,讓教學學院變成具有獨立辦學能力的實體,可以根據本學院專業設置情況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建立有效的教學運行管理監督機制,形成教學資源調配等一套完整的教學日常管理體系。發揮學院的主觀能動性,減少管理環節,縮短行政審批時間,提高辦學效益。

作者:杜娟高艷春單位:贛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