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07 04:01:02

導語: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論文

一、課堂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分析

(一)課堂教學管理的現狀

由于生源層次、文化素質、學習心態、社會觀念等方面的原因,高等職業教育與傳統的高等教育不同,相對傳統的高等教育,高職教育課堂管理方面的問題更為普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較為嚴重,高職院校教學課堂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遲到:學生時間觀念不強,遲到五到十分鐘的學生居多,有些學生起床晚,來不及吃早餐,或者直接帶早餐到教室。玩手機:手機上網、發短信、QQ微信聊天,聽音樂。逃課:每個班都有幾名經常逃課曠課的學生,及時去上課也不能專心聽課。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的學生只有不到50%能做到認真聽講,老師提問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或者知道內容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睡覺:由于晚上睡覺太晚,導致早晨起不來,或者上課精神萎靡不振,出現打瞌睡等現象。

(二)課堂教學管理的現狀分析

引起上述高職課堂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出現上述表現,既有學生自身的問題也有社會和教師的問題,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1、學生的懈怠心理

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心理上普遍存在著一種懈怠心理,對于大學課堂學習重視不夠。面對許多只要考前突擊幾天就能“過關”的課程,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逃課。對于他們而言,進入大學就意味著不再需要像高中那樣辛苦奮斗就能輕松通過考試。而現在中國大學嚴進松出的制度也使得高校的考試變得越來越容易,60分萬歲的心理便很容易被大學生接受。教育中面臨教育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使學生很無奈迷茫,學了能不能很快有用,是不是可以就業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導致學生學習心理浮躁,甚至厭學的情況。

2、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缺乏主動性

在教學實踐中,即使教師采取各種教學策略,別出心裁地設計問題或互動環節,學生仍然只是作為觀眾,不愿意參與互動環節,或者被動的配合。傳統的學生依賴于教師的長期導向的思維的形成,并延伸到大學課堂,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大學的教學方法。部分高職教師仍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啟發性的問題比較少,加之教學內容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和思維空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開小差,玩手機等現象。

3、教師教學理念和手段的制約

大多數高職教師缺乏課堂管理意識,教師更多地在扮演著傳授知識的角色,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弱化了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有些教師上課就來,下課就走,課間很少與學生互動,認為講課是教師的事情,聽課是學生的事情,對學生的提問不詳細回答,敷衍了事,長期以往師生間的關系越來越不融洽。有些教師缺乏管理意識放任到課聽課狀態,雖然看到種種課堂教學管理問題,因管理無方而無可奈何。

4、對學生評價的標準和體系缺乏科學性

部分高職院校由于受教學條件或者專業的的限制課程設計更注重知識的傳授,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良差的唯一標準,課程內容與社會實踐脫節,脫離了社會的需要。教師應積極采用發展性評價標準,確定學生個人的發展目標,持續不斷地搜集學生發展過程中的信息,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學生的優點和缺點,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加強和改進課堂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班主任管理工作

加強班級管理,學校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動態。定時召開班會,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在創造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凝聚力。班主任要認真負責,對逃課曠課或者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個別談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班主任加強與任課老師的溝通,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到課率和上課情況。加強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溝通交流工作,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積極作用,協作完成課堂教學管理。

(二)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觀念

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觀念,全校教師統一口徑,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自覺增強教師的歷史責任感,做一個負責的教師。重視課堂教學管理。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把課堂教學管理當作分內的事情,把它提升到和傳授知識同等重要的高度,用優質的課堂教學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提高教師的上課質量

如果教師能把課講得層次分明、繪聲繪色,一定可以樹立威信,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該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通過上好課來吸引學生,而不是靠點名留住學生。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通過技能培訓、教學觀摩、講課比賽等形式提高教學水平,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盡量使用先進的教育技術例如現在的翻轉課堂和微課。

(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現在大學生與以往的不同,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不能總以老眼光來看待新學生,要與時俱進,經常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學生的朋友與老師,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課堂管理,但要注意把握度,有些教師和學生太過親密,在學生中樹立不了威信,同樣不利于課堂管理。

(五)加強課效研究

“有效課堂”,并不意味著教師是否完成要教的內容或教得不認真。主要通過這個教學過程,學生獲得了怎么樣的進步或發展,要以“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作為教學有效性指數。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必須確立學生的意識,關注學生的成長。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制約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順利推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高職院校的任課教師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者,對學生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高職課堂教學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作者:韓曉菲陳薇韓添翼單位:湖北體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