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28 10:16:33
導語:高校本科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5年教育部批示:“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轉移,在規模持續發展的同時,把提高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我國開展了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2018年北京市開展市屬高校審核評估,學校在迎接評估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方案,極大地促進了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本科院校;教學管理;審核評估;五位一體
我國開展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為依據,以“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為原則。教育部于2004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對全國600多所普通高校進行評估。根據《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及《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2018年審核式評估也拉開了帷幕。用評建工作來檢驗高校日常教學與管理,檢驗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成效,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評建工作與日常教學和服務保障相結合,與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管理水平相結合。
一、審核評估及相關概念界定
審核評估從模式上看,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認證模式,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規定的標準,結論一般為“通過”“不通過”兩種。二是選優模式,主要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么水平,結論一般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等幾個等級。三是審核模式,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標,是否有自律機制。我國開展的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就屬于第三種。《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號)規定了“五位一體”的評估制度,其中審核評估是院校評估的一種模式。審核評估是由政府主導,針對2000年以來參加過院校評估并獲得“通過”的普通本科高校開展的制度性評估。審核評估重點是對學校教學工作“五個度”進行審核:一是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適應度;二是專業定位、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三是教師和教學資源條件的保障度;四是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五是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專家通過對這幾個方面的審核,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質量做出全面的判斷。
二、正視審核式評估過程中自查發現的問題
2018年北京市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共7個一級指標和24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包括:定位與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質量、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自選特色項目。在評估準備過程中,逐一對照評估的指標要求,發現我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將對日后的教學管理提供很好的啟示。第一,需進一步修訂培養方案,加強課程體系建設,適度提高實踐類課程的比例。根據麥可思2013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畢業生對教學方面的建議主要是“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目前全校已經開始啟用2016年新版培養方案,學校從原有的17課堂教學周加2周期末考試周的架構中,通過壓縮考試周換取到1周的教學實踐環節。但學校對教學實踐活動沒有具體明確的導向,只是讓各學院根據每門課程的性質自行決定教學實踐的形式,對教學實踐的成果也缺少查驗環節。第二,專業實習評價機制不完善,需設置明確的評價機制和規范化的評定標準。不同學院的培養方案中針對專業實習的管理,要求不一致。有的學院籠統地約定,專業實習中部分學分可通過完成校級以上的科研項目和學院安排的與教學相關的講座、沙龍等教學活動獲得,學院根據實際情況評定學生專業實習成績。對專業實習學分的認定沒有具體量化的標準,有些學院也沒有相關的支撐材料來佐證學生是如何獲取的這個學分。第三,存檔的教學資料需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教師檔案、課程檔案、教學資料(畢業論文及試卷)、其他教學活動資料的歸檔,應該做到分門別類,井然有序。畢業論文在格式、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問題;試卷批改存在評分標準不統一、個別試卷核分不準確、AB卷難易度差異很大、題型設計不合理等現象。第四,某些專業在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群建設與專業契合度不高。培養方案中設置的相關專業課程,因師資力量不足或開課學期設置不合理等因素導致無法正常開課,而這些課大多還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
三、整改措施
為更好地迎接審核評估,學校在各個層面上進行了整改,認真解讀學校的各類規章制度,做到“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教學單位重點開展畢業論文、期末試卷和課程檔案、看課聽課等方面的整改工作。首先,教務處修訂了一系列教學管理規定,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教學管理類,包含本科教學日常管理、學籍管理、學分管理、課堂教學管理、教材管理、調停課管理、學生成績管理、考試管理、教室借用管理、教學檔案管理、排課管理等;另一類是質量保障類,包含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管理、本科教學督導工作管理、聽課管理、創新學分管理、“雙培計劃”項目管理、畢業論文管理、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管理、教育教學成果評審管理等。用來指導全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明確規范了尺子,才能有效地量自己。其次,學校要加強對教學實踐周的頂層設計,統籌安排,審核把關。要有相應的教學安排、教師指導和學生實踐成果的考核要求。以質量為目標,以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綜合運用為標準,創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實踐形式提倡多元設計,體現專業特色,切實把專業教學內容融入實踐中,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教務處還應該加強對教學實踐過程的跟蹤和效果的把關。再次,加強對畢業論文的規范化管理。對畢業論文模版的格式進一步規范和統一;畢業論文指導手冊要做到記錄翔實,真實體現每一次指導教師對學生論文的指導過程。根據教務處規定,教學單位應抽取至少50%的學生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各院系答辯小組應由具有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有較高教學水平與科研水平的教師組成,一般為3人。對于參加答辯的學生,答辯小組當場給出答辯成績,同時結合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及我校畢業論文評分標準給出最終成績;對于未被抽中答辯的學生,學院組織論文評審小組,結合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及我校畢業論文評分標準給出最終成績。再者,期末試卷的規范化管理。期末試卷在印刷前要進行試卷審批,由學院教學副院長審核后方可印刷。期末考試結束后,要求在課程組內流水閱卷,每個課程組需做到評分標準的統一。為保證閱卷質量和準確率,每份試卷需要進行成績復核,由另外一名復核人對分數進行復查。期末試卷存檔做到全院規范化,每門課程需保存:監考記錄單、試卷審批表、成績單、試卷分析、考勤單(含平時成績)、空白AB卷、標準答案及評分標準、學生答題卷。
本科生的期末試卷和畢業論文存檔周期均為5年。另外,完善課程檔案和教師個人檔案。教師檔案包含:教師個人基本情況、發表的教學類論文及專著、獲獎證書、教學類項目、參加研討會及調研等信息;課程檔案包含:主講教師名單、教學計劃、使用教材、課程表、教學進度表、教案、講義、PPT、作業統計情況、試卷AB卷及參考答案、評分標準、試卷審批表、課程總結等。最后,相關專業應立即著手整改,凝練專業特色,根據專業特點和就業形勢,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指導,加強課程群建設。合理優化專業課程開設的學期,積極探討各門課程在整個課程群中的定位和發揮的作用,同時有效地與實習基地進行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校本科審核評估涵蓋了高等學院人才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需要全校各個職能部門和二級教學單位通力合作,無論在教學相關數據共享方面,還是在工作對接方面,都應該保持積極順暢,共同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做好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指南[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一點通[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梁建梅,陳少慧.教學檔案的管理與信息化建設[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4]劉理,董垌希.高校評估政策倫理分析———以我國首輪本科教學評估為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5]史國棟,袁益民.高等學院審核評估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張晶.評估視域下高校教學建設與發展[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7.
[7]趙德成.學校評估理論政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邢曉楠 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高校軟件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 下一篇:小學音樂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