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教學理念研究
時間:2022-06-28 09:02:12
導語:“校園足球”教學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21世紀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發達的媒體將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足球賽事呈現于全球觀眾面前,而世界杯、洲際杯、足球俱樂部等各大賽事也每每成了全球人們狂歡的主題。隨著比賽一次次拉下帷幕,足壇球星也由此誕生,然而中國足壇戰績卻差強人意,國足卻與像世界杯等能關乎一個國家的民族感、榮譽感的賽事無緣,著實令國人惋惜。國足之所以陷入難以走向世界的困境,很大部分是因為我國足球訓練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從兒童時期抓起。然而隨著校園足球這一教學理念的推出,填充了足球教學空白。本文針對校園足球的教學理念與訓練實踐展開了探析,希望以此為學校建立系統的培訓模式提出意見,實現通過職業培訓發展球員智力與潛能的目的。
關鍵詞:校園足球;教學理念;訓練實踐
足球運動已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運動,其魅力讓人為之瘋狂。隨著世界杯、歐洲杯、等各大賽事的舉辦,歐洲、南美足球屹立不倒,究其原因,是對足球的訓練得從兒童抓起。而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必將會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后備人才選撥與發展的必經之路。由此可見,校園足球開始進行系統科學的教學與訓練已成為當今我國足球振興的首要任務。賀新奇,劉玉東在《我國校園足球若干問題再探討》一文中提出,校園足球可以作為當前我國體育領域改革繼續前行的一個有效“支點”。在全國校園足球模式積極開展的基礎上,對合理的校園足球實踐訓練方法與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這一模式的完美結合,使其兩者的科學結合來促進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來填補中國足球史上的缺憾。因此就教學理念的探討,結合訓練實踐來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統一的校園足球體系刻不容緩。
1、校園足球應秉承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
李衛東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思考》中就指出,就目前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現狀的開展,呈現出了諸如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競賽體系以及校內學生足球活動、保障體系、評估體系等方面的問題,并在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做了剖析,同時他也提出了校園足球所面臨的可持續發展的感想。應對賽事的要求,我們應該秉承更新校園足球教學觀念,深刻把握校園足球活動的主旨;建立起以教育部門為主,體育部門為輔的規范化的管理體制。建立起完善的、統一的、具體的措施來推進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并且大力推動校內學生足球活動,以確保貫徹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而為確保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從構建系統而專業化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處著手,進而必須做出對校園足球基層管理員、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體系的完善,最關鍵的還是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評估體系。只有將這些體系一步步的完善后,才能確保校園足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
2、校園足球運動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
王崇喜、陳治的《校園足球運動縣域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以臨潁縣校園足球發展工程為例》中指出,對我國校園足球活動試點縣的發展模式進行了追蹤考察,在以校園足球區域性推進體系的構建下,分析了校園足球發展的現狀與一系列的問題。然后運用系統工程理論,構建了校園足球區域推進的系統模式。在目標的實施過程中,從運行、制度和保障三個子系統運行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校園足球發展工程的實踐探索。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區域的推進是校園足球運動的基礎環節;教育領導觀念轉變是校園足球發展的先導;完善的系統模式是區域校園足球事業的中心;當前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的推進應以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為重點。
3、校園足球應以參與作為訓練實踐的首要任務
眾所周知榮譽的光環背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苦訓練,有了艱辛的付出,才可能有機會擁抱成功,所以要想成功,參與必不可少。而校園足球的開展就更少不了教練、同學、裁判的參與。只有在確保同學們的參與的前提下,以下所有的工作的有效開展才能得以進行。而校園足球的推出也切實貼合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因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學校體育工作做出了具體的部署,明確提出了以“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為根本的教育政策。這是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頒布以來,黨中央對學校體育提出明確的要求。由于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缺乏合理的運動量,導致青少年體質水平下降。而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所以校園足球貼近了當今青少年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此學校體育的關鍵,就在于師生的參與,這樣不僅能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達到實現學生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作為校園足球訓練來說,青少年的體能訓練首先要符合身體生長情況。其次要符合學生的作息時間,讓學生在不影響文化課的前提下進行體能訓練。同時充裕的訓練時間是保證參與順利進行的前提,這就要求校園足球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訓練時間。因為對于青少年的訓練,不僅應該符合其身體生長的情況,還要確保其充足的作息時間。于是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時間與文化課學習以及作息時間的至關重要了,這就要求在訓練實踐中科學、專業的進行調整與安排所以在校園足球訓練的推行下,要以訓練實踐的參與性為主,調動全校師生參與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所以在以后的訓練實踐下要以師生的參與性為主。
4、校園足球訓練實踐應確保授以基礎的戰術為目的
足球活動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集體運動項目,不僅需要激烈競爭,還需要團隊的團結協作,那么校園足球訓練實踐中的戰術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的過程中,本著可以提高競爭意識與頑強拼搏精神的目的,以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品質為導向。以良好的體能狀態以及基礎的戰術作備戰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在參與足球活動過程中,良好的奔跑能力以及耐力、力量、靈敏、協調等素質是基本的體能狀態,而在平時的足球活動訓練過程中,這些基本的身體機能都可以通過訓練達到。學生在參與足球活動過程中,可以學習足球的戰術知識與技能,以及掌握足球的技巧,并可以從中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養成終身進行鍛煉的意識與行為。由此可見在快速發展的足球運動中,隨著校園足球的施行規模,足球運動人員規模的擴大,戰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規模要求的同時,質量要求也得跟上來。教練在校園足球訓練實踐過程中授予戰術將有利于發現有足球天賦的學生,由此可以儲備優秀的足球后備人才,為我國足球賽事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戰術的要求是所有賽事的基礎,沒有好的戰術能力無法完成一個良好的團體作戰運動,進攻或防守任務也依賴很高的戰術策略,所以在日常訓練中需要進行專項戰術的訓練。而作為優秀的的后備儲蓄足球運動員,他們更需要掌握足球的戰術。通過反復訓練來提高戰術運用的能力,而教練則應該根據不同運動員的不同實際水平做出相應的調整,以能達到使每個足球運動員都能夠掌握和運用的戰術,教練員應該與運動員們進行交流、溝通,幫助運動員完成各項訓練動作。
5、校園足球應以知識和技能普及價值作為校園足球運動的核心價值
國家出臺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指出:“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青少年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為宗旨,通過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建立和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在青少年學生中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足球文化,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國家之所以對校園足球的理念的推出,就是因為看到了中國足壇上缺少優秀的后備儲蓄人才的現狀提出來的。同時國家積極吸收并借鑒優秀的培養模式,在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基礎上,更提出了要提高中國足球水平的要求。但是因為我國校園足球正處于萌芽期,要想切貫徹國家關于《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指導思想的政策,必須提出科學合理的訓練培養模式,以實現增加足球運動員數量及提高足球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提高我國足球運動在世界足壇的競爭力為目的。在此基礎上,校園足球運動的核心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侯學華的《校園足球核心價值體系構建》中指出,校園足球蘊含著強身健體、陽光體育、素質教育、足球知識的價值觀,以及推進技能普及、足球人才培養需求。而在文化方面的建設,其價值理念是由其構成的價值觀的統一體。校園足球的核心價值體系可以分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價值體系和以足球為中心的核心價值體系。而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主要包含了與學生的健康、個體、集體教育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價值指標;而以足球為中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主要包含了與足球項目直接相關的普及、學校“窗口”和陽光體育等方面的價值指標。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對于價值認同的研究是基于價值論。綜上可得,價值認同是任何事情的核心內容,是群體價值約束個體觀念的表現,體現在人們之間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共同價值觀主要體現在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對于足球價值研究的體現,還表現在足球商業價值方面、足球運動社會價值方面以及五人制足球價值等方面的研究。我們在繼續加大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宣傳、推廣中,通過網絡、電視媒體、廣播、報紙等方式進行宣傳,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校園足球;增加對各類人員的培訓機會,不斷豐富校園足球培訓內容,在各個學校舉辦定期的足球課觀摩交流會,對足球校本課程建設優秀的學校進行經驗推廣與展示,充分發揮校園足球活動的綜合價值功能。
6、結語
綜上所述,校園足球的開展是為了順應時展的潮流,實現中國足球的快速發展,創造出屬于中國足球史上的光輝戰績,我國逐步落實的校園足球這一教育培訓模式,在實際開展教學理論與訓練實踐的過程中,應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前提,構建完善的校園足球為體系為理念,以教練員與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導向,以重視戰術的推廣為目的,采用以地方政府為主的擴散型管理,將足球隊的日常訓練視為初期的工作重心。由以學校為單位的模式直接管理教練員隊伍,運用恰當的經費配置比例,建立起流動的人才選拔與輸送體系,由此可以有利于校園足球的發展壯大。
作者: 魏洋 單位: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上官義勤.校園足球教學理念與訓練實踐[J].職業時空,2010,05.
[2]張長城,劉裕.校園足球內涵的邏輯學辨析[J].嘉應學院學報,2013,02.
[3]張廷安.我國校園足球未來發展中應當確立的科學發展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01.
[4]時立新,杜光友.高校體育專業足球資源助力中小學校園足球雙贏效應探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01.
[5]金國文.“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在校園足球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8.
[6]張廷安.開展校園足球活動需要理念引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08.
[7]王崇喜,陳治.校園足球運動縣域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以臨潁縣校園足球發展工程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04.
[8]劉樺楠,季瀏.上海市校園足球“一條龍”培養體系的集聚、輻射效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07.
[9]張鑫.探討校園足球的理念與訓練[J].科技展望,2016,05.
[10]馮丹.校園足球活動背景下初中足球教學內容研究與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5,28.
- 上一篇:高中化學互動式教學理念研究
- 下一篇:小學數學有度教學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