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英語課程理念研究
時間:2022-02-28 09:46:23
導語:學術英語課程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研究生英語培養目標中加入學術英語能力培養的要求,并將這一能力培養貫穿于研究生英語課程體系中。對“學術英語”教學理念和原則進行分析,從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的定位與目標、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探討“學術英語”課程理念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關鍵詞:“學術英語”;研究生英語;學術交流;專業知識
學術英語(AcademicEnglish)或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簡稱EAP)專注于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特別強調在專業領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其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學習學術交流常用的表達方式、溝通形式,培養在所學專業領域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選擇感興趣的學科補充知識,同時潛移默化地輸入學科英語語言,并且鍛煉批判性思維,拓展國際視野。事實上,學術英語課程存在于高端學生的需求,適合研究生英語教學。
一、“學術英語”教學啟思維、學語言、習技能
學術英語課程仍然以英語語言學習為主,同時側重學術技能和學術范式的培養與訓練。學術英語教學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同時還包括更高層次的作調研的能力(researchskills)、批判性思維的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以及創新思維的能力(creativethinkingskills)等。研究生階段學生需要提高學術英語寫作能力,輕松完成論文、報告、個案分析等常見寫作任務。學術英語教學內容涉及學術英語寫作的規范和技巧,包括語言風格、文獻索引等,將語言能力和學科領域內容融為一體,培養學生寫出規范和富于創見性的學術文章。研究生英語應以通用學術英語能力培養目標為核心,教學設計結合核心學術英語技能相關的知識、概念、應用、典型范例,例如主題相關的學術文章和學術講座,研究生課堂上應呈現思辨、閱讀、聽說、寫作、詞匯的模塊化結構,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學習學術英語。研究生英語應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科學術領域的英語運用能力。教學設計應結合知識、概念、應用和與核心學術英語技能相關的實例。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應從學術思辨入手,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基本知識、概念和應用;繼而進行學術閱讀,從獲取信息入手,培養學生用英語搜索查閱資料然后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的能力;從輸入信息到輸出信息,擴展學術英語聽說、表達與交流能力;再促進學術英語寫作,從句子到章節,培養學生學科和專業領域的寫作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在專業和學術領域的英語語言技能以及技能的應用和內化。
二、“學術英語”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的定位與目標。學術英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有效得體地使用英語進行初步的專業知識學習以及學術交流的能力,其中包括聽英語講座、閱讀英語專業文章、用英語進行學術討論、學術發言、論文寫作等。其目標是為學生今后使用英語進行更深層次的專業學習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和實現順利過渡。2.研究生學術英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生學術英語可以采用小班化教學,分EAP和Skills兩種課型。EAP課型以讀寫為主,教學生如何閱讀學術文章,抓住作者的觀點,并學會正確引用文獻并如何收集數據以及撰寫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論文。Skills課型培養學生聽說技能,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學術演講、小組討論及辯論的能力。教學形式除小班教學和自學外,還應開設大型講座,講授一些學術寫作基本知識,包括篇章、句法、詞匯的運用。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學術英語教學設計的語料應主題多樣,相關專業知識內容豐富。所有閱讀材料都應涵蓋專業相關詞匯,確保英語語料的可靠性和真實性。研究生英語教師應提供內容豐富、學習便捷、交互性強的學術詞匯、短語釋義、難句解析等資源,在培養學術英語技能的同時夯實語言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靈活采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和內容依托式教學法,以期通過EAP課程的學習,達到學生可以輕松應對英語原版教材和專業文獻閱讀的目的,同時使學生具備用英語完成一項專業主題論文的能力。研究生學術英語課程的開設以培養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為目的,重點是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及學術交流的能力。學生能夠閱讀英語原版教材和專業文獻、聽英語學術講座、圍繞專業課題用英語進行小組討論并發表見解、運用英語流暢地撰寫本專業論文,從而為今后的進一步專業學習、研究和國際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3.研究生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開設學術英語課程對教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雖然教學的重點仍然是注重學生英語語言的提高,但在教授語言時側重點不再是語法、詞匯甚至語言賞析類的教學,而是學術能力的培養,這需要教師通過適當地培訓來轉變觀念,更新理念,結合課堂實踐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研究生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團隊合作精神,每個專業方向小組中的教師都應獻計獻策,搜集相關資料,與團隊的教師共享,且所有資料和講義都應存放于學校內部網絡內供其他專業教師參考以及為今后教學作參考。研究社英語教師應探討教學內容和設計,保證教學的統一性,保證新教師按照語言中心的標準實施教學,避免隨意性和非標準性。此外,還應不斷嘗試加強與專業課教師的交流,了解專業課教學的方向甚至內容,并與專業課教師探討如何使研究生學好英語課以及更好地幫助他們學好專業課。
在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研究生英語作為高校的基礎課程,在培養國際化人才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學術英語”課程觀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已得到進一步探討,但難度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的觀念和知識結構卻還沒有準備好。因此,如何使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適合當前的社會需求和國際化發展,還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曾蕾,尚康康.學術英語教學與學科英語研究的互動模式探討[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8(3).
[2]龔嶸.中外高校本科生EAP教學概念譜系對比探究[J].外語界,2018(2).
[3]孟靜,孫蕊.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策略闡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2).
作者:劉迪 單位:哈爾濱體育學院
- 上一篇:工程教育認證理念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詞匯記憶軟件在英語詞匯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