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商業簡報制作課程教學實踐

時間:2022-06-03 04:52:44

導語:高職商業簡報制作課程教學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商業簡報制作課程教學實踐

一、采用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理念,培養創新型實踐人才

我們培養的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只有滿足社會的需求,以就業需求為導向,做好社會需求的研究,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做為相關專業,相關學科的教師,必須積極投身到社會中做調查,利用各種方法,以及各種人力資源,調查研究社會對本專業,本行業的真正需求,為學科教學做好第一步教學準備。像本課程的教學,就要多了解廣告公司,企業等真正的人才需求,以此來選擇教材,進行教學設計,選擇教學方法,構建教學資源平臺,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真正的“可用型”圖形設計創作人才。進入新世紀以來,創新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特別是知識創新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這種大背景下,創新已經成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政策選擇。所以我們必須采用以就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才能培養出真正被社會,各種企事業單位所需要的人才,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水平與能力。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該學科最終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除了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才能夠使其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在傳統理論教學基礎上大大的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突出實踐教學重點是使畢業生很快適應用人單位要求主要方法,所以對實踐教學的不斷調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培養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型實踐人才的主要方式。

二、采用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以工作范圍為課程內容的組織邊界、以工作過程為課程內容的組織邏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完成工作任務為課程目標、以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為課程的實施原則。基于工作過程,為學生提供盡量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實踐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在明確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與課程教學相結合,構建教學項目,實施任務驅動。教學任務以掌握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鍛煉崗位技能,構建理論知識體系,形成職業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為目的,同時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實踐的融合。以具體的《商業簡報制作》課程教學為例。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型,打破學科型課程教學以知識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實施方式,形成主要進行任務實施、學生主動構建,融教、學、做一體的實施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個學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職業成長體驗,完成從明確任務、制定計劃內、實施檢查到評價反饋整個過程;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關鍵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的特點。主要表現形式為行動導向教學方式。其中包括項目教學和情境教學方式。開始進行上課時,首先創設情境,展示與本節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圖形,讓學生進行分析,分析該圖形的設計理念,分析該圖形的創作意圖,分析完成該圖形需要用到哪些工具,用到哪些方法。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假如讓你們來設計,你們會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設計制作該圖形。然后,在此基礎上,把相關的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等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再讓學生完成該圖形的設計制作。當學生完成后。再給學生提出問題,根據該主題,或者相關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思想,創作出自己的作品。例如,講到交互式調和工具的時候,以“春色”為主題的圖形進行講授,當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后,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創作出“秋實”這樣的圖形。使學生在基于工作過程中,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任務,能夠有目的地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教學內容。更能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作用。并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的意識與能力。采用這種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鍛煉了職業能力,培養了綜合的素質與能力。

三、采用小組協作方式,培養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小組的協作學習也是始終貫穿整個課堂中。在學期開始時,給學生分好組,讓學生自己選擇小組成員,自由組合,小組成員以2--3人為佳。上課時,讓學生小組成員坐在一起,教學過程中經常給出一個主題,讓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協商,共同完成該主題的設計創作,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并要求學生把設計理念也附加在作品的旁邊,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可以達到集思廣益,可以發揮出團隊的力量,創作出有意義的作品。同時,經常在課堂中給出一個主題,讓小組之間進行競賽,選出創意最好的,設計最好的作品,既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又發揮了團隊的協作精神,同時教學過程也變得更加有趣,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使得每一節課讓學生快樂學習,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四、采用多種信息技術方式交流,進行師生探討

課堂上師生可以面對面的交流,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的最優化,課后,師生采用多種信息技術方式進行交流,比如,師生QQ群,以及微博與微信。這些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變得非常的方面與輕松。為了一個設計理念,師生可以在群里,進行探討。可以通過微博的關注,通過微信的圖片,語音功能等隨時進行交流與溝通。這些現代的信息技術方式,都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改變了傳統中的教師在講臺上與學生在講臺下的這種距離感,改變了師生之間傳統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有助于教師的教學。使得這種教學行為變得更加輕松,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五、構建課程教學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為了方便學生課后學習,實現資源共享,可以構建教學資源庫,讓學生課堂外進行學習。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搭建教學網站,形成教學資源庫,讓學生能在課堂之外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和反饋。教學網站將課程教學用的各種資料,包括課堂上的教學素材,教學視頻,教學大綱,教學課件,以及學生的作業及優秀圖形作品分門別類,展示在教學資源庫中。學生可以方便的瀏覽到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各種教學材料,通過各種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課堂后,學生可以通過課程教學網站的評論系統,及時和老師進行線上交流。利用了社會化網絡更好的促進教學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實現教學者在課堂教學的線下和課程教學網站的線上的融合,達到教學最優化。通過上面對高職學院《商業簡報制作課程教學從以上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對于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我們有了深刻的認識。在課程教學中,要把各種教學資源,各種教學平臺進行協同,促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要積極和企業結合,了解社會需求,培養出真正能適應工作崗位的人才。要師生協作,生生協作,培養團隊意識。從多方面促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的質量。

作者:孫燕工作單位: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數學與應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