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11-17 03:17:27
導語:景觀設計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推崇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方式
現今的景觀設計必須從培養技術型人才轉向培養創造型人才,而個性則是創造的原動力,它要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方式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各個教學環節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而不是用單一化的模式去套用多元化的人。[1]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課程環節應以學生為中心。在規定的范圍內讓學生自己確定景觀設計任務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設計基地也可由自己選定,教師只是做適當的引導,這樣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更容易出現較有個性的設計方案,形成百花齊放的教學效果。圖1、2所示為某游園設計平面及節點示意圖,教師只是要求以植物為主題進行景觀設計,一個學生選擇某市的一塊基地進行研究,由于該市的市花是梅花,故以梅花為主題進行設計,構思巧妙,從植物配置、園路安排到小品設計等方面都體現出較強的設計個性;在設計輔導時,不應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甚至允許走一些彎路,要讓學生有充分表達的機會;在方案設計階段,也不宜規定景觀設計表現的方式,模型、手繪及各種軟件的應用,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方案特點及表現特長自由選擇。當然,模式化和個性化的關系是辯證的,如果一點也不談模式,也就無所謂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了,這樣顯然也是行不通的。在景觀設計教學過程中應避免走向模式化和個性化兩種極端,模式只能是相對固定,個性是在此基礎上的盡量發揮,從而真正做到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
二、重視提高景觀設計的動手能力
以往的景觀設計教學中,教師會非常重視景觀設計理論的講解。課堂上,有些教師會根據教材及講述的條理性,對設計內容、設計方法、風格流派及大師風范等采取系統的方式進行詳盡講解。這種講授方式突出了理論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比較景觀設計作品,但若僅此而已,遲遲不動手,不重視自己的設計方案,就容易眼高手低,整天陷于高談闊論,成為景觀設計的“空談家”。要讓學生知道,景觀設計畢竟是做出來的,景觀設計課程學習成果的好壞,不以理論說了算。在輔導學生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習慣于以自己為主,沉湎于景觀設計知識講解的過程;學生則不能覺得教師不講就無所事事,要改變來上課就是來“聽課”的習慣。景觀設計課堂應以師生間的互動為重。景觀設計的語言是圖紙和模型,要引導學生養成想到那里就畫到那里、做到那里的習慣,必須要求學生不僅是在進行設計成果表達時要動手,在與教師、同學交流時更要動手。設計輔導時要緊緊抓住能力教育這個核心環節,使資料收集、調查研究、問題判定、地形判讀、勘查分析、策劃創意、方案綜合、決策優化、社會協商、討論組織、圖形表達、多媒體表達和計算機運用等能力同時獲得進步。景觀設計教學宜采用以項目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項目如是擬定的假題,缺乏真實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與隨意性,老師講解得再多,學生也沒有直觀感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在一個具體的真實環境中進行設計,這樣,地形設計、植物配置、建筑營造、道路交通組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可進行“真題真做”或“真題假做”;如果條件允許,也可結合景觀設計競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圖3、4、5為第七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展園設計參賽作品的部分圖紙,由學生結合課程設計完成,設計任務書由競賽組織單位提出,學生興趣很大,因地制宜進行設計方案構思,在設計階段查閱各種資料,提出設計理念,根據要求完成各種圖紙的繪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作品。方案以“步履3600”為該區域設計想法的基點,讓游人從城市生活居住的“盒子”中走出來,步行于3600全景的空間環境中去懷抱大自然,將“精彩園藝、休閑綠洲”博覽會展園主題詮釋于空間景觀中,總體上安排合理,功能、生態、形式綜合考慮,節點設計構思新穎、獨特。經過這一環節,學生感覺在設計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當然,在景觀設計課程中,并非說可以忽略理論知識,關鍵在于把握好理論知識與動手能力的關系,要將理論知識付之設計實踐,再用設計實踐完善自我的理論知識,兩者相輔相成。景觀設計課程中一些基本理論的講解是不能缺少的,有一些景觀設計思潮如美國城市公園與國家公園運動、工藝美術運動與新藝術運動的景觀設計、現代主義景觀設計、大地藝術景觀設計、后現代主義景觀設計、解構主義景觀設計、生態主義景觀設計等非常重要,但授課應不同于一般的史論課,可結合學生自己的景觀設計課題,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這樣能最大地調動學生探究有關問題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形式可不拘一格,如師生問答型、隨堂討論型、專題研討型、課題研究型等[2]。可由教師提出問題,也可由學生參與或獨立提出問題,然后圍繞問題進行思考,以研究性的思維去查閱資料,通過分析、資料證明、理論驗證,提出相應觀點和解決方式,讓學生在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中獲得進步。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課程設計方案的形成。
三、豐富景觀設計相關科學技術知識
景觀設計課程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藝術、園藝科學、生物科學和工程技術等多種學科,是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綜合。但從教學現狀看,學生在學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重藝輕技”的現象,在設計作業中過分重視外觀造型及設計成果表現,而忽視相關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從而很難處理好景觀與環境、景觀與實用性的關系。有些設計作業,乍一看美輪美奐,但只是停留于花哨的表面,事實上難以實現。圖6所示的是一個學生的屋頂花園設計方案草圖,設計建議移栽大樹植于屋頂,并在構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力求營造富有自然意趣的景觀氛圍,純從外觀上看還是能吸引人的,但實質上這樣的方案是不科學的,大樹生長需要很厚的土壤層,屋頂上難以滿足這一條件,不可能達到設計的效果。中外高端絲巾品牌的包裝設計情形能給予很好的啟示。國外經典絲巾品牌包裝盒多采用經典的方型或圓型,常見天地蓋、翻蓋、抽屜式三種方式,看似平淡,實則大巧。這種包裝便于保護產品、方便運輸,消費者打開容易且能久藏;而國內絲巾品牌包裝會有多種花哨的造型,表面看來很漂亮,但有些既不能很好地保護產品,運輸又占空間,拆開還得費一番功夫。犧牲設計的技術性而求其藝術性,實則本末倒置。其實,設計要同時依賴科學技術和藝術創意,兩者缺一不可。光有藝術創意,沒有科學技術支撐,景觀設計就不能完成,變得虛無縹緲;但只有科學技術,沒有藝術創意及美妙構思,也就無所謂景觀了。具體教學過程中,除把握好景觀設計課程自身的各個環節外,必須加強與其他技術類課程的聯系。技術類課程如景觀工程學、園林植物學、景觀生態學等應該理解為支撐課程,都是為景觀設計課程服務的,掌握與否直接關系到設計的深淺與優劣。教師在設計輔導中應有意識地使學生的所學知識在設計中得到運用,強調景觀設計綜合知識掌握與運用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技術類課程的興趣。這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同時能自如地運用實地教學法。教師在教學、輔導時,應同時學習、補充自己的景觀設計與其他科學技術知識,這樣才能從整體上輔導學生,培養他們形成景觀與天文地理、歷史文學、園藝、工程等科學的整體觀。實地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在講述具體景觀案例時,可有選擇性地讓學生置身景觀實地,讓其親身體驗景觀與環境,景觀與實用,景觀與人文等的相協與悖離處,然后悟出景觀設計與其余科學技術必須協調的道理。實質上,從目前景觀行業的發展趨勢看,技術含量在不斷增加,教師在安排課程時應通過系統的訓練,使學生認識到景觀設計從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到施工圖設計的全過程,都需考慮景觀與其余技術的協調性。
四、加強景觀設計教學過程控制
以往的景觀設計輔導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往往看重最后的設計成果,即重視正圖的繪制,卻常常忽略景觀設計方案形成的整個過程,對景觀設計作業的草圖,即作業進行過程中用來研究討論和調整方案、記錄設計過程的構思草圖、工作模型、電腦模型等不夠重視。教師常以學生最終提交的設計成果作為評價學生成績的主要依據,教學和評價將正圖放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成為教學和評價的核心,這樣給學生帶來一種誤導,學生會過于關注方案結果的優劣和圖紙是否漂亮,而不在意方案是如何形成、如何發展的。其實,不管是經典的文學、音樂、美術等文藝作品,還是流行的汽車、手機、電腦等工業品,雖說最終是以成果震撼、吸引人,但背后莫不經過百千次的修改、調整。景觀設計教學中過分強調結果的重要性,最終會適得其反,讓學生設計能力的提高無從談起。其實,從輔導設計的角度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景觀設計教學和評價的重心應該從正圖轉移到草圖上來[3]。設計方案的成熟往往需要不斷修改草圖,教師務必給學生明確各階段圖紙的基本要求,明確逐步完善方案的重要性(圖7、8)。強調草圖設計整體進行非常重要,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效果圖要同時考慮。對草圖該有正確的理解,它可以是方案不成熟、考慮問題不全面,但并不等于可以草率,學生交的草圖經常有比例失調的現象,有的用線條、色彩修飾圖面,掩蓋設計不足,使設計草圖失去原有的意義。草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技術語言,應能有效、清晰地表達設計意圖。草圖設計過程中,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優秀的設計幾無一次成型,調整是必須的,方案往往是在曲折往復、不斷修改中尋求完善。師生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有些問題必須在互動中解決。除此外,學生之間討論能起很大的作用,可在每次草圖設計完成后實行學生分組互評,不直接告訴其答案,由學生討論解決,使學生能在與其他同學的設計作品的比較中認識到自己設計中的優缺點,這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并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幫互學的競爭氛圍。
五、結語
景觀設計課程改革牽涉的問題很多,對教師來說,最需要思考、研究的就是如何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的個性追求,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提高自己的設計動手能力,避免“重藝輕技”的現象,豐富相關科學技術知識,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設計過程的重要性,草圖比正圖更為重要。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作者:周玉明單位: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嬰幼兒室內空間色彩設計論文
- 下一篇:綠色工程價值觀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景觀設計熱點